想要看穿一个人,有个最简单的方法,能3分钟洞悉他的本性

发布时间:2025-09-11 19:50  浏览量:2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别光听他嘴上说的,得学会“听音辨人”,这里的“音”可不是单纯的声音,而是言外之音。

再加上观察他的行为举止,3分钟就能大致洞悉这人本性。

有的人说话,表面夸你,实则暗讽。

比如同事新买了件衣服,他说“哟,这衣服挺特别啊,一般人可不敢穿”,表面看是夸特别,实际上是在说这衣服难看,不合大众审美。

所以,听人说话别只听表面,要琢磨背后的意思。

而且一个人走路的姿态、坐姿,都能反映他的性格。

走路昂首挺胸、步伐稳健的人,通常自信且有主见;走路拖沓、弯腰驼背的人,可能比较消极、缺乏自信。

坐姿也是,坐得端正、不随意晃动的人,往往比较自律、稳重;而坐没坐相,一会儿抖腿,一会儿瘫在椅子上的人,可能比较浮躁、没规矩。

与人相处时,把这两点结合起来用。

要是有人说话好听,行为也大方得体,那这人大概率值得深交;要是有人嘴上说得天花乱坠,行为却鬼鬼祟祟、不讲诚信,那就得留个心眼儿了。

掌握了注意言外之音、观察行为举止这两个小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你就能快速看清一个人,少走很多弯路,也能让自己少受点伤害。

1、为了防止你上头,偷偷告诉你3个人性铁律

第一,过度付出,换来的可能是“恨”

对一个人太好了,你以为他会感激你,可事实往往相反。

没有人会记得,漂洋过海来见你的人,却对自己跋山涉水去见的那个人,刻骨铭心。

小李,是个特别热心肠的人。

他有个同事小张,刚来公司的时候,啥都不懂,小李就主动帮他熟悉工作流程,教他怎么跟客户沟通,甚至连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像带饭、修电脑啥的,小李都一手包办。

一开始,小张还挺感激小李的,天天“李哥李哥”地叫着。

可时间一长,小张就习惯了小李的好,觉得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有一次,公司有个重要项目,小李因为家里有点急事,没能帮小张一起完成。

结果项目出了点小差错,领导批评了小张。

小张不但不理解小李,反而埋怨他:“你平时都帮我,这次怎么就不管我了,害我被领导骂!”

从那以后,小张对小李的态度就变了,还经常在背后说小李的坏话。

小李特别委屈,跟我说:“我对他那么好,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呢?”

我就跟他说:“老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你对一个人太好,一开始他可能会感激你,但时间久了,他就会把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一旦你哪次没做好,他就会记恨你。”

其实啊,在生活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就像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可有些孩子长大了,不但不孝顺父母,还觉得父母给得不够。

所以啊,对人好没错,但得有个度。

别让自己的付出变得太廉价,不然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就像那句歌词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第二,关系长久,靠的是筹码对等

想要长久维持一段关系,就得看双方的筹码是不是对等。

一旦有一方跑得太快,关系肯定会出现破裂。

说好的白头到老,有时候不过是人们用来自我安慰的。

有的人,是一起生活的;而有的人,却只能用来怀念。

我有个表姐,她和前夫是大学同学,那时候两人感情特别好,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毕业后,他们就结婚了。

刚开始,两人都在小公司上班,工资不高,但日子过得也挺幸福。

可是后来,表姐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而她前夫呢,还是在那家小公司里混日子,工资没怎么涨,也没有什么上进心。

慢慢地,两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

表姐开始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她前夫却觉得现在这样挺好,没必要那么累。

有一次,表姐跟他说自己想换个大房子,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她前夫却说:“现在的房子不是住得挺好的吗,干嘛非要折腾?”

从那以后,两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感情也越来越淡。

最后,他们还是离婚了。

表姐跟我说:“以前觉得只要两个人相爱,就能白头到老,现在才知道,爱情在现实面前,有时候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其实啊,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需要双方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

就像两个人一起爬山,如果一个人走得太快,另一个人跟不上,那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所以啊,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在关系中拥有足够的筹码。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时,和身边的人携手前行。

第三,遗憾是人生的常态

人就是贪心的,人的一生就是从不满足到满足,从满足到不满足,一直循环,直至死掉。

终其一生,都是充满遗憾的。

世界上没什么幸福,也没什么不幸,一切都是对比出来的。

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感觉到极度的幸福,只有靠近过死亡的人,才会知道活着有多好。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

那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顿饱饭吃,有一件暖和的衣服穿。

后来,他做起了小生意,日子越过越好,有了房子、车子,孩子也很有出息。

按说,王大爷应该很满足了,可他却总是抱怨:“唉,现在虽然有钱了,但身体不如以前了,以前想吃啥吃啥,现在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

他还经常怀念小时候在农村的日子,说那时候虽然穷,但大家都很单纯,邻里之间关系也很好。

其实啊,这就是人性的贪心。

当没有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渴望拥有它;可当真正拥有了,又会觉得不过如此,甚至还会怀念以前没有它的日子。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要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很多人总是在追求目的地的路上,忽略了沿途的风景。

学会珍惜当下,感恩生活。

不要总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而要看看自己已经拥有的。

幸福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

2、最真实的本性

打小起,好多人就给我们灌输各种规矩和道理,可这些东西大多经过了层层包装,并非最纯粹真实的。

那最真实的人性到底是啥?

其实,“趋利避害”就给出了答案。

只要是心智正常的人,对于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儿,肯定不会太上心。

有些人做了看似没好处的事,别急着下结论,很可能是你没看透。

因为好处有物质和精神之分。

就说助人为乐吧,帮了别人后,对方没给物质回报,可你内心满足,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这不就是精神层面的回报嘛。

每个人做任何决定,都不是平白无故的,背后肯定藏着原因。

要是只被表面现象迷惑,那就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学会从人性出发看问题,不掩饰、不做作,这样才能看到背后的真相。

不过,真相往往很残酷,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容易伤人。

所以,很多时候得给真相裹上一层美丽的外衣,别让吃相太难看,才能让更多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