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深圳标注“AI潮流”风向标 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吸睛又吸金

发布时间:2025-05-23 07:29  浏览量:2

化身演讲提词器可同声传译的AI眼镜,智能语音互动会数十种方言的AI玩具,实时监控身体健康给出诊断分析的AI装备……昨日,在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上,记者看到,人工智能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借助大模型原本看似普通的传统物件纷纷走向智能化升级,带来趣味十足的使用体验。

这场代表全球人工智能终端风向的专业大展,既吸睛,更吸金。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焕发勃勃生机的深圳终端产业,吸引更多资金进场。展会现场,深圳正式发布两只产业基金,其中,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50亿元。一股股金融活水,正为人工智能终端企业注入澎湃动力。

传统眼镜有了黑科技

展会现场,雷鸟创新展示了AI眼镜新品X3Pro,仅仅76克重量下蕴藏着大能量。记者体验后发现,用手指滑动左右侧的镜腿即可完成手势操作,可实时完成同声传译、百科问答、AI录音等多种功能。

这款新品前,大批观众排队体验。来自北京的专业观众高先生从事人工智能产业与投融资研究,他这次特意来到深圳调研AI应用新趋势。“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与实体产业结合将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赋能消费电子行业创造新机遇。传统眼镜搭载AI功能后,既可以有演讲提词器功能,也可以用来记录美好生活瞬间。”高先生说。

AI眼镜正是展会第一天的人气亮点之一,传统眼镜企业正跃跃欲试,力图以科技赋能实现转型升级。

在全国拥有超过1000家销售门店的乐活(LOHO)眼镜带来爆款AI眼镜。该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江嘉民表示,乐活有设计和渠道优势,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再搭载大模型技术,让眼镜满足日常佩戴需求的同时具备拍照、摄像、录音等功能。“眼镜行业智能化升级是大势所趋,未来将在教育、医疗、运动、直播等多场景应用,乐活也将加大投入抓住这一行业风口。”

AI陪伴玩具活起来

玩具、IP、人工智能三者叠加,又一传统产业迎来焕新升级。展会上,不少展商带来了最新推出的AI玩具,大模型赋能让呆萌可爱的毛绒玩具“活起来”。

玩具产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科技范儿”,背后靠的是日益成熟的语音交互技术。国内AI语音交互领域领军企业北科瑞声展出一款《山海经》中动物形象的毛绒玩具,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把玩。

记者发现,这款毛绒玩具不仅可以流畅完成语音对话,进行声音克隆,还精通各地方言,可以便捷自由地进行切换。北科瑞声参展负责人表示,北科瑞声依托自研的“潜岳”语音大模型与端侧智能技术,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动态知识图谱及深度对话管理系统,重新定义人机陪伴边界。

AI+玩具已经成为人工智能企业加码布局的赛道。展会现场,主打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优必选发布新品萌UU陪伴机器人,小巧可爱的形象因搭载大模型实现智能化;TCL展出计划于明年上市的AI陪伴机器人AiMe,可搭配可移动的太空舱底座,并通过深度学习用户习惯,管控家居智能。

智能终端化身专职医生

在医疗与健康领域,AI技术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位专职医生。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脉象检测机器人可以像老中医一样通过望、闻、问、切做出诊断结果;搭载AI算法,机械臂化身专业理疗师为患者服务……在展会现场,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诊疗设备吸引观众排队体验。

卓世智能科技今年在深圳设立“大湾区AI研发中心”,这家以垂直大模型技术见长的企业通过本次展会展出了AI戒指、AI血压仪和智能手表。“我们是一家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能力的企业,三款智能设备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健康数据,同时基于我们自研的康养行业大模型提供分析报告,像专业医生一样给出分析指引。”该公司市场负责人王涛说。

人工智能技术为终端产业升级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展会现场,深圳发布两只产业基金以支持产业链做强做大。其中,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重点投向算法模型、AI+行业应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具身机器人本体等;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影像设备、全屋智能产品、工业级人工智能终端、其他新型人工智能终端以及有关软硬件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