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笔网评】初心永守点亮乡村教育梦
发布时间:2025-09-12 15:20 浏览量:1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代表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华社2025年9月8日)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不仅是特岗教师的深情礼赞,更彰显了党中央对乡村教育的战略重视,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坚守教育初心,以教育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06年启动的“特岗计划”,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已累计为中西部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农村学校输送118万名教师。他们中,有像全国“最美教师”一样的代表,用责任为农村孩子打开通往世界的窗户,以初心守护乡村教育的火种。无论是扎根大山18年从教的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新州镇中心学校教师郑建彬,还是驻守14载活成大山里一棵树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小岭乡小岭中心小学教师刘轩,他们都以教育初心照亮乡村教育之路,用青春诠释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深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力军”。他们的坚守,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穿透山海,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用心用情育人,以师者仁心呵护幼苗成长。“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特岗教师这一群体的殷殷嘱托。乡村儿童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浇灌,更需要情感的滋养。特岗教师们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辛勤园丁”,也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更是引领乡村孩子成就美好未来的“筑梦人”。他们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用手机屏幕架起与外出家长的沟通桥梁,用科学、体育、美育等特色课程点亮孩子们的多元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全国1891万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背后,正是无数特岗教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让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有了“引路人”,铺就了通往精彩人生的幸福之路。
扎根乡村奉献,以青春之火点燃未来希望。“特”别有爱,坚守“岗”位。从初出茅庐的高校毕业生到扎根乡村十余年的教育“老兵”,特岗教师们用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在云南怒江,他们背着学生蹚过汛期的河流;在贵州黔东南,他们用双语教学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在四川大凉山,他们用直播课堂连接山外世界;在新疆天山脚下,他们前赴后继、化作春泥与烛火,用知识和热血点燃了乡村孩子的希望。这份奉献,早已超越职业本身,成为一种照亮彼此的生命之光——孩子们因他们看到更远的世界,他们因孩子们找到人生的价值坐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中所寄望的,他们正以“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的自觉,培养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从“特岗计划”实施二十载的坚实足迹,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殷殷期许,乡村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当更多青年学子循着特岗教师的足迹奔赴乡村,当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我们必将迎来乡村教育繁花似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