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怎么多了好几个“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5-09-12 20:29 浏览量:1
因为“爱情课”走红的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说过:谈恋爱有两个最好的年龄段,第一个是15岁,第二个是40岁——前者不被现实束缚单纯去爱;后者则是到了明白生活的年纪,更懂什么是爱。
这之间,是25年的岁月流转。与一座城市相处,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还记得千禧年左右上海的城景人文风貌吗?刚落成的金茂大厦带动陆家嘴热度,老外游客涌入田子坊,人们沉浸在申办世博成功的展望中……
其中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新天地的破茧而出。
上海新天地
2001年底,瑞安房地产完成了一期新天地广场建成,那是上海人集体震惊的时刻:小时候蜗居的石库门老破小,居然变成了洋气的露天商场。老房子不用被拆到完全消失,也能继续新生命。
从那一刻到今天,也即将迎来25年的周期。新天地也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像一个鲜活的生命般一直在生长、进化,与上海的生活方式演变息息相关。
相应的,对比25年前惊天动地的这场“上海初恋”,如今瑞安和新天地也有了新的角色与使命,与城市即将产生一段全新的关系。
“新天地”只是商场?
无边界社区正在成型
提到新天地,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一幅图景?
对老外游客来说,是他们跟着导游走过的北里南里;年轻潮人们,则会想到必打卡的新天地时尚商场;周边的本地居民,会想起在太平桥公园湖边闲坐遛娃的场景……
上海新天地太平湖
这些都是上海新天地,但上海新天地又不止这些。
从2021年开始,新天地就开启了东拓南进计划,向东拓展至肇嘉浜路,向南延展至建国东路,相比原来我们印象中的新天地,面积扩大了2.4倍之多。
至此,1.2平方公里的“大新天地”已经成型——这不仅是一片传统意义的所谓“商圈”,而是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复合功能都心区。
另一个重要的改变,则是在今天刚刚发生的。
作为新天地背后的打造者,瑞安房地产宣布,将旗下“新天地XINTIANDI”从商业品牌战略升维为社区品牌,并为此召开了一场新天地社区品牌焕新发布会,解释了将如何通过“社区”这一关键词,引领城市生活方式。
社区化的概念,便是塑就每一个新天地成为将商业、办公、文化、居住等综合配套融合的复合功能场域。
这是一幅近在眼前的生活图景,在这样的社区中,不再有明晰的边界感。
新天地东台里
想象一下,当你在办公室完成了一天工作后,不仅能走进街对面的商场寻觅美食,在舒适外摆和露台上体验世界风味;在“Foodie Social”感受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小吃,还能在夜色中邂逅多家餐厅延长营业的微醺酒单。
漫步在开阔的广场空间,目之所及还有AI CINEMA & Party King、Owner Club、Mei Plus这样的多功能影院娱乐、社交俱乐部。
星空间的沉浸式戏剧在你身边上演,从健身、普拉提到攀岩馆更是一应俱全。所需的一切购物要求,从服饰装备到居家好物,都触手可及。
夜深归家时刻,穿过人群,便是家的入口,回归一晚静谧,与家人私享天伦之乐。
上海新天地夜景
“在城市价值重构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空间调整,而是生活可能性的重新定义。”瑞安房地产副主席罗宝瑜女士这样解释道。
“通过将‘新天地XINTIANDI’焕新升级为社区品牌,我们将全面整合旗下住宅、办公、商业与文化生态,以更系统、更开放的方式,为未来城市提供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解决方案。”
罗宝瑜女士现场发言
将商业品牌焕新为社区品牌的本质,便是真正以人为中心,让城市从功能本位向人本位转变,提供更多元生活方式的可能。
城市以人为本
回应不同时期发展需求
发布会现场,我们再次见到了梁永安教授。在他看来,城市的本质,应该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容器。
“空间需要解决人们生活的具体问题,找到新的发展模式,转换高质量的发展思维,该快就快,该慢下来的时候也得慢下来。”
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是由充满生命力的社区构成的,而非一栋栋各自为战的、没有温度的建筑。
在未来,“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终极答案,城市的任务,便是回应人们的期待与需求。
在这20年中,瑞安始终在回应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深化,中国城市发展即将步入全新阶段。这个关键节点上,传统以规模和速度为导向的城市化模式,将难以持续。
如何将社区本质回归到“人”与“生活”,将冰冷的建筑集群转化为活力有机体,新天地将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以上海新天地为例,不久后的九月底,无数上海市民翘首以盼的新天地东台里,就将在东区核心地段正式亮相。这是继新天地湖滨道2015年开业后,10年来的首次上新。
它位于太平桥公园东侧,8.8万㎡的商业体量,几乎等同于新天地广场+两期新天地时尚的综合。
6500㎡的超大天幕是这里的标志性设计,以东台广场为核心,星形放射状动线四通八达,串联起五栋商场、办公楼等多维业态。
此外,在过去二十年中,基于在上海进行“开发性保护”改造的丰富经验,瑞安将实践逐步拓展至武汉、佛山、重庆等地,以每一处在地文化为基准,打造了武汉天地、重庆天地、岭南天地等诸多具有影响力的地标级超级符合功能社区。
期间,瑞安也回到上海,将瑞虹天地、虹桥天地、蟠龙天地等项目打造成近年来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网红商业地标。
虹桥天地将改名为虹桥新天地
在焕新升级为社区品牌后,原以“天地”命名的六大项目,将统一更名为“新天地”,既武汉新天地、重庆新天地、岭南新天地、瑞虹新天地、虹桥新天地、蟠龙新天地。
这显然将会颠覆不少消费者的认知,我身边有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才意识到:原来平时常去的虹桥天地、蟠龙天地,和市中心的新天地本就是一家?怪不得总有种熟悉的氛围感。
承载在地文化与热爱
生活总有新天地
接下来,理想的新天地社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以超复合社区生长新可能、在地新生的文化新可能、碰撞灵感的创意新可能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新可能为支柱,致力呈现未来生活方式的全新图景。
人们既能在功能复合的无界场景中自由穿梭,享受工作、居住与休闲无缝衔接的现代节奏;也能在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的深度对话中,获得身份认同与精神共鸣;既可在开放的创意生态中激发灵感、实现自我,又能在可持续的环境与全龄友好的设计中,实现与自然共生、身心滋养的体验。
“在地性”是其中的一大关键词,也是上海普罗大众最家喻户晓的新天地标签。早在25年前,上海新天地的诞生,就伴随着浓浓的石库门海派人文质感,从而获得了本土消费人群的青睐,同时吸引着大量外来游客的好奇。
瑞安创始人罗康瑞之所以为它起名“新天地”,是因为它紧邻一大会址——“一”加上“大”,就是个“天”字,有天就有地,这又是一个跨越新世纪的项目,新天地由此得名。
此后各地的“天地”项目也各具在地文化特色,保留各地历史建筑之余,武汉新天地的自然风貌和武汉地道夜生活,重庆新天地的湿地公园景观,岭南新天地对粤剧、陶艺、武术等非遗文化的巧妙运用,都给游客们留下过深刻印象。
岭南新天地镬耳墙
在之后的社区化升级中,在地化的内容创新也将继续成为连接一切的关键动力。这样也避免陷入“每处新天地都千篇一律”,能为消费者打造具有精神属性的差异化空间。
这些“新天地”社区,亦是承载内容的优雅容器。
在岭南新天地与蟠龙新天地,中秋将分别上演“烟火岭南”与“月满蟠龙”;瑞虹新天地的“蔚冉生长花鸟市 Ether Bloom”,将常设花市、周末市集与节庆活动;“Art To Gather新天地艺游季”则将于9月19日起在三城六个新天地社区同步上演。
蟠龙天地也将改名为蟠龙新天地
至于老一辈上海人最关注的新天地东台里,将以百年东台路为主轴,串联文化艺术中心、章太炎故居、喇格纳小学等十余处开放文化场景。
最新落地的 “东台集珍” 公共艺术展,把新天地东台里首层商业街面的 16 扇门转化为“艺术橱窗”,让全域街巷成为一座露天艺术展廊。
这场展览,以东台路的历史脉络为创作灵感,邀请多领域创作者,用 12 段珍物故事串联并阐释独特的“东台”文化,呈现一座可游、可逛、可互动的露天历史文化档案馆,让东台路的记忆在互动中不断流动、更新与传承。
最新落地的“东台集珍”公共艺术展
本周六,CREATIVE X创意大会就将在新天地东台里亮相。它不仅是一个创意论坛,更像是一场城市实验,将思想、艺术、品牌与生活方式借由新天地社区的舞台重新拼,以“破界”为主题,共同探讨公共空间与创新创意的未来。
通过“新天地XINTIANDI”的社区品牌焕新,瑞安专注于以人为本,拓展城市与社区边界,向人们传递“生活总有新天地”的美好理念。
“生活总有新天地”,对于未来的期许,城市生活方式的更多可能,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文、编辑 /外滩君
图片来自新天地XINTIA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