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好东西,但是得知道是练什么的,本文让你明白

发布时间:2025-09-12 19:42  浏览量:1

站桩在传统武术中地位殊胜,既显神奇又带几分神秘。它究竟有何作用?核心在练什么?为何同练一种桩法,有人能出功夫,有人多年习练却收效甚微?有人说站桩是静态练肌肉,此说不尽然;有人说站桩为求稳固,这也不全对。

桩功的修习,首重 “知己” 与 “知彼”。所谓知己,是在站桩中体察自身躯体结构,提升身体做功效能。人因后天习惯不当,常导致躯体变形;常人对自身躯体的感知往往模糊,有时连腰胯的准确位置都难以分辨,更谈不上精准调控,甚至分不清骨肉筋的界限,发力时往往筋骨肉僵成一团,既耗气力又难见效。

因此站桩第一步是学会放松:通过松沉,让变形的身体回归先天本然 —— 气血下沉、虚颈收颌、虚胸实腹、圆背松腰、溜臀坐胯…… 由此逐渐提升意识对躯体结构的感知力。经此阶段,知己功夫日深,发力时便能分清是筋骨做功还是肌肉用力。此阶段师父多不允许徒弟进行负重训练,须待真正松透方能进阶。

站桩的第二步是伸筋拔骨。已然分清筋、骨、肉之后,站桩时便要做到筋绷、骨撑、肉松,专练筋骨。若第一步根基不牢,未能辨明骨肉筋的分野,直接练此步则近乎徒劳。传统武术中,徒弟若未达此要求,师父不会传授后续练法,怕的就是急于求成、基础不固而导致功夫难成或掺杂不纯。

桩功理论源自道家思想,道家讲求自然与返本归真。与现代体育理论不同,道家认为 “劲” 非后天练出,而是人本有先天之力,只因后天陋习导致躯体变形、肌肉僵化,才生出拙力。故桩功的过程,实为不断卸除拙力、返还先天自然力的过程。我常说,初级站桩的核心,就是卸掉拙力。

那么实战中的劲力究竟源自何处?现代体育理论认为源于肌肉收缩,内家拳理论则另有见解:劲力根植于五脏六腑的强健与丹田的鼓荡。此说颇有道理 —— 若脏腑有恙,人便会感到四肢乏力。明了劲力来源,站桩时便需着力两件事:一是滋养脏腑,使其强健;二是疏通劲力传输之路,避免途中损耗或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