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篇章:为父母补缴养老保险带来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5-09-13 14:07  浏览量:1

人性篇章:为父母补缴养老保险带来的思考

新近为母亲办理了养老保险待遇事宜,因为母亲缴费不足15年,所以需要补缴欠缺的年份费用。在补缴过程中,计算金额和缴纳金额可谓是简单又复杂。等我捋清楚逻辑,给几位挚友分享,每个人的考虑都很有道理,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现在梳理出来,分享一下,请问诸君你们如何看?

在此之前,我想抛出2个问题。下面就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

1先说第一个问题,养育子女的意义是啥?

l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老话——养儿防老。通常大家都是这样理解的,这么说也没毛病哈。毕竟父母养育子女小,子女养育父母老嘛。注意,抛开情感那方面,本质上养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就是一种人性的交换,不是吗?不要说什么父母伟大,也不要说子女孝顺,因为前提是交换的利益决定的,而非情感。也可以这么理解,父母之所以爱护子女是因为防止自己年老的时候指望子女赡养,而子女的赡养也是为了报答父母在自己年幼的生养之恩情!还有一句老话,也是辩证的说明父母养育子女的意义,那就是“父母不慈,儿女不孝”,意思就是父母如果不慈爱,那么子女就会不孝顺,反过来说,如果想要儿女孝顺,那么父母一定要慈爱,也是直接阐述了养育子女的意义。

l 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要知道能做成这样已经是非常的难得了。还有一小部分人,即便是父母不慈爱,或者是子女不孝敬,但彼此也会保持基本的契约精神去尽到责任义务。怕就怕有不讲武德的人,父母或者子女对自己不错,但是自己人品卑劣不肯进到责任义务,因此也有了不好的家庭关系。

l 我之前问过我妈妈,说养我的目的是啥?妈妈说是为了养老呗。然后就为了我如何如何,各种不容易和苦难,以及省吃俭用。还说一切都是为了我。说句实在的,我与母亲的想法有些出入。可能养儿防老这件事在古代是相对现代是比较重要的,但纵观古今,除了养老之外,还有及其他因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繁衍生息,完成生物性本能作业;其次是享受下一代抚育成人的乐趣享受家庭和幼儿的天伦,最后才是养老(养老这件事可不能保证,从古到今都不能保证)。我认为,人存活一世,首先是需要保证自己的,其次才是其他,这不是没有责任心。像我妈妈那般,一味的为了我,这样是有极大的风险的,倘若我是一个不孝顺的人,那么母亲全部心血恐怕会付之东流,原本依赖养育我的初初衷也就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所以说,为孩子可以,但是也要追求自己的生活。人生不是说就是为了孩子而活的,我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养育孩子的意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方组成的,不要道德绑架,更不要牵扯其他,养育和赡养的关系是契约诚信问题!

好 再说第2个问题,既然说阳儿为防老,那么是否生育子女更多才会能加享受更好的养老生活呢?

l 这个问题恐怕答案也是不一定的,为啥呢。举个简单的案例,以我自身哈。我现在要给父母补缴养老保险,因为有欠缴的年份较多,想着办完养老待遇后,父母可以尽可能多的领取一些,所以需要补缴,并且是按照当年欠缴的最高档去补缴费用(因为养老金是先领取自己提前缴纳的总额,等到差不多10年后,本金领取完,国家还会继续按照这个标准去发放),所以要先交钱(不是小钱,差不多3w-5w),而后再领钱。交钱的话,就涉及一个问题了。当然了,我家是姐弟两个,姐姐已经出嫁,所以我理论上是独子,不管家里未来的钱多钱少都是我的。所以我一个人主动承担了补缴的费用,办理了此事。

l 后来我跟云慧聊了补缴的注意事项,云慧表示也要给父母补缴,且自己作为姐姐,也会跟弟弟分担,一起为父母补缴上。她还没有结婚,但是弟弟结婚生子了。不管是她未婚还是有格局,总之她是心甘情愿的与弟弟一起要为父母补缴这笔养老费用的,算下来,她跟弟弟起码每个人要承担4-5w。如果她不管补缴费用,其实也挑不出理来,毕竟人家是闺女,但是人家能主动承担,说明就很有契约精神,值得褒赞。当然了,或许跟她未婚,有很大的关系。倘若她有婆家,或许就不会了,这东西也说不好哈~

l 再然后我跟小铭说,小铭明确表示补不起。小铭是刚结婚2年,妻子是独生女,他还有弟弟在读大学。所以小铭如果要补的话,差不多是20w,关键是现在双方老人的问题比较乱。一是岳母不顾自己境况经常接济娘家弟弟;二是自己家还有个弟弟现在没有能力,且自己结婚父母帮衬很少,自己给家庭补贴过多。自己的小家也在准备要孩子,一旦要了孩子,经济压力很大,所以这笔钱他也没办法去补。

l 之后跟东兰讲,东兰也说够呛!她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各自成家了。即便是她提出来补缴,三个人AA制,恐怕姐姐和弟弟也不会同意的。因为各家有各家的事情,虽然都知道是好事,但是分摊到个人头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作为闺女来想,家里的地 买车 买房 都是给了男生,自己啥都没有,甚至自己买房了,娘家父母也不给。但是娘家父母有了大病或者意外,却要闺女与儿子平摊风险和经济,这本身就不公平。仔细想想,也是言之有理的。

l 所以呢,养儿为防老,但子女过多不一定能更好,就是这个道理。像前段时间电视上新闻,4个儿子和闺女争着去赡养老娘的事情,其实生活中是很少的。人性一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矣!就拿多子女的来说,有的人给父母买吃喝或者金钱觉得她们吃了喝了哪怕糟蹋了都可以,但就怕父母省吃俭用舍不得,转头就给了其他兄弟姐妹。一次两次没关系,时间一长,谁心里都不舒服。就以补缴养老钱来说,倘如大家AA交了,等后面领钱的时候,父母舍不舍花,给了另外兄弟姐妹而没有平分,这就造成家庭矛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假如交了养老钱,中间老人驾鹤西去,这笔钱可以取出来,取出来是否平分还是一个问题,所以,背后的事情很复杂,一点儿不简单。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其实也蛮简单,都是为了自己父母,钱可以慢慢赚,有格局和懂事的,也不会有矛盾。我呢,虽然有姐姐,但是对待父母的问题上,我并没有过多的苛求她要与我平摊,补缴养老的事情我也没有给姐姐姐夫商量,我自己直接补缴了,补缴后发到家族群里,姐姐姐夫也没有接茬儿(虽然我心里有点儿不舒服:是因为云慧也是闺女,主动跟弟弟分担),但是转念一想,这样也好,之后没有纠纷冲突,父母领取的钱,能够自足,是为我自己减轻了之后的压力,多与少,都是我自己的,与姐姐姐夫无干,如此想来,也就释然了。任她装糊涂也好,真不明白也罢,无所谓了。

在生活中,现实问题就是很现实,因为涉及到利益,说到底,赡养老人与子女的多少有关系,又没关系。倘若大多数(不要求全部子女)都很懂事儿,那么老人晚年生活一定差不了。如果都不咋地,子女再多也不管用,真正孝顺的有一个,老人就享福了。

但是,有个前提,那一定是老人是真的会做人!尽量的不偏不倚,不要让孩子挑理,嘿,这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本质就是等价利益交换。

因为父母慈爱,所以子女孝顺;

要想子女孝顺,父母一定要慈爱;

是故,诸君如何看待?

2025年9月13日星期六 13:34 乙巳蛇年七月廿二 雷阵雨转晴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西大街 大兴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