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重塑教育,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未来课堂?

发布时间:2025-09-13 16:11  浏览量:1

讲座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13日讯(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谭兴茂)9月12日下午,长沙市开福区近300名教育管理者、校(园)长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参加由区教育局主办的“开福教育大讲堂暨校长管理素养学习班”第五期第七讲。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担任主讲嘉宾,以《技术重塑学校案例研究》为题,带来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如何深刻改变教育的精彩报告。

“人工智能不是要替代教师,而是要赋能教育。”焦建利指出,在技术浪潮席卷社会的今天,教育必须主动迎变。他通过多个国内外学校案例,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课程设计、教学互动、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强调技术应服务于育人本质。

“教师和学生都应具备良好的人工智能素养。”焦建利说,“这不仅包括使用工具的能力,更包括人机协作、自主学习、批判思维等核心素养。”他特别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知识传递的方式,促使教育从“一对多”的批量教学模式,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

面对“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问题,焦建利指出,未来学生的核心能力应包括技术赋能下的自主学习、人机协作、好奇心、抗挫力和人际沟通等。

焦建利特别提醒教育者要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误区。“人工智能是工具,教育才是目的。”他提出“教学法第一,人工智能第二”的原则,呼吁教师在应用技术时始终保持主导权,做好“监督者”和“把关人”。

“我们要站在AI的肩膀上,把人的智能与机器智能结合起来,拓展教育的可能性和创造力。”他说。

多位参会校长和教师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表示“焦教授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案例,帮助我们厘清了AI在教育中的定位和实施路径。”“人工智能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已经在改变课堂的工具。我们要主动学习、积极应用。”

本次讲座不仅为开福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前沿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案例,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教育现代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