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福见·我的调解故事丨邹丽娜:旧宅牵念续亲情 “近邻和家”促和解
发布时间:2025-09-13 18:32 浏览量:1
搭建沟通桥梁,维护家庭和谐
当生活的褶皱里悄然生出小摩擦
总有一群人用专业与温度
为家庭撑起一片晴空
省妇联、省司法厅、省总工会联合启动
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技能“大比武”活动
和闽姐姐一起走进
“家和福见・我的调解故事”专栏
共同感受“婚调理顺 家和福见”的温暖微光
见证活跃在八闽大地的婚调员们的
动人风采和生动实践
老房子的拆迁,有时拆散的不只是砖瓦,还有亲情。我曾接手连家九兄妹的纠纷,他们为一套即将拆迁的老宅争执不休。更棘手的是,小弟连军(化名)与六位姐妹已十多年不来往。这场调解,既要分拆迁款,更要修补亲情裂痕。
连家老宅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父母所留,无遗嘱。大哥连伟(化名)认为自己照顾父母多应多分,还称嫁出的女儿无继承权;六姐妹坚持男女平等要均分,强调常照料父母;小弟连军因早年矛盾拒调解,一提老宅就激动:“当年她们那样对我,现在还想分钱?”
拆迁公告贴出后,兄妹矛盾激化,有人提议打官司,有人扬言“谁也别想好过”。法律层面,九人本应均分,但大哥的赡养付出能否多分,是调解关键。
我的策略是先谈心再算账。两周内我走访六姐妹,她们虽怨连军“自私”,却也有人念及他儿时绕路送二姐回家的旧事。连军起初闭门不见,直到我提及这段往事,他才开门。
经协商,大哥因赡养多份额略增;连军主动放弃多分,但姐妹们坚持给他均等份额;六姐妹各拿10万元作娘家心意。签协议时,连军对二姐说:“今年要不要来我家过年?”二姐红了眼眶,案件撤诉。
拆迁款终会花完,但重新牵起的手不会松开。后来回访时,连家兄妹建了个微信群,名字叫“连手连心”。最让我触动的是连军的朋友圈——去年除夕,他发了一张全家福,背景是拆迁前的老宅门框,配文:“房子没了,家还在。”
作为厦门妇联婚调委的调解员,我深感我的工作不只是化解一场纠纷,更是帮一个家庭找回“家”的本质:钱会花尽,但重新牵起的手、重新温热的心,才是能一直延续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