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晒太阳”错了?医生告诫:过71岁,晒太阳要尽量做到这3点

发布时间:2025-09-15 10:28  浏览量:3

人一旦年纪到了某个阶段,身体的很多功能确实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也不是危机意识太强,而是实打实的身体反馈。特别是过了71岁,不管原来底子多好、骨头多硬朗,有些事都得换个活法去面对。

很多人都听说过“早上晒太阳补钙好”,这个说法在不少老年人心中可以说根深蒂固。

只要一到清晨,公园里、街边、小区草坪上,晒太阳的老人随处可见,有的甚至会把脸抬得高高的,生怕错过一缕阳光。

但,真相可能让人有点难接受。

并不是早上太阳一出来就适合老年人去暴晒,更不是说晒得越多就越健康。

这种“早晒主义”,在过了71岁这个关口之后,有点风险。

不少医生其实早就说过,这个年龄段的人晒太阳,要讲点方法,甚至说,稍微晒错了方式,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好处还多,尤其是对一些有基础疾病或者皮肤状态比较差的老人来说,真不是一件可以随便对待的小事。

首先得明白一个问题,阳光确实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这个大家都知道。

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确实很关键,尤其是防止骨质疏松,它能帮助钙吸收,是骨头健康的“搭桥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越晒越好。

尤其是早上,很多人以为天刚亮就是最好的晒太阳时间,但实际上,日出后的两小时内,紫外线的强度往往处在一个“过渡期”。

也就是说,它可能不够强,根本没办法刺激皮肤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反而只是让人站在那吹风而已。

更关键的是,对于71岁以上的老人来说,皮肤屏障功能已经下降得很明显了。

年轻时候那种“耐晒体质”已经不复存在,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下降,黑色素分布不均,加上水分流失速度变快,很容易晒伤、晒红,甚至引发光敏性皮炎。

有的老人晒了一阵之后,脸上发红发痒,还以为是“补钙补得太猛”,其实是皮肤受损在前,晒太阳方式不对才是罪魁。

再者,早上的空气温度比较低,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其实不太友好。

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人群,早上气温一低,血管收缩明显,血压波动也比较剧烈。

这个时候如果一大早就出门去晒太阳,还没晒够10分钟,心跳已经开始加速了。

有些老人甚至出现了头晕、心慌、出虚汗等情况,殊不知这就是低温和早晨血压变化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

特别是在冬天或者季节交替的时候,早上晒太阳不但没起到好处,反而增加了意外风险。

当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说“早上晒太阳不行”,关键在于怎么晒、晒多久、在什么状态下晒。

数据显示,维生素D的合成效率并不是线性增加的。

根据2022年国内一项对比实验发现,老年人在上午10点到11点之间晒太阳20分钟,其体内25(OH)D水平提升明显,高于早上7点-8点和下午4点之后晒的那组人。

而且,中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是紫外线中波段(UVB)最强的时间段,这个波段正是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主力。

但问题是,中午晒也不能直接暴露太久,否则容易中暑或者晒伤。

换句话说,这里面需要一个“黄金时间”和“适量原则”。

其实,有不少老人晒太阳还有个误区,就是只晒脸、手背,穿着长袖长裤,这种“防晒式晒太阳”说白了,就是意思意思,根本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尤其是有些人怕黑,晒个几分钟就进屋,甚至还躲在窗户后面晒,隔着玻璃。

得知道,玻璃会过滤掉大部分UVB,这样的“室内阳光浴”几乎没啥用处。

还有一点也很值得提醒,有些老年人白天晒太阳完,晚上还继续吃维生素D补充剂,想着“内外兼修”,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容易补过头。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长期过量摄入容易导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乏力、心律不齐等等。

尤其是肾功能不太好的老人,更要避免这种不加控制的重复补充。

那有没有更合理的晒太阳方式呢?有的。

医学界早就有建议,对于年龄超过71岁的老年人来说,晒太阳最好避开清晨和正午最强光之间的时间段,选择上午9点半到11点,或下午3点半到5点之间为宜。

这两个时间段阳光温和,UVB适中,又不至于过度暴晒。

同时,最好选择在阳光能直接照射到手臂、小腿、背部等面积较大的皮肤区域,这样可以提高合成效率。

至于时间控制,夏天控制在15-20分钟,冬天可以稍微延长一点,但总时长不要超过30分钟。

除了时间点和部位的选择,晒太阳的姿势和状态也很重要。

不要一边晒太阳一边打瞌睡,尤其是坐在户外长椅上闭目养神,看起来很惬意,其实危险很大。

中老年人血压波动快,一旦出现头晕、乏力,在没有人照看的情况下很容易摔倒。

另外,不建议空腹晒太阳。

晒前可以适当喝点温水,吃点水果或者小点心,保持体力,这样更不容易出状况。

其实,很多健康建议不是一成不变的,年轻时候适合的东西,到了老年就不一定再合适。

像晒太阳这种本来挺普通的小事,真到了老年阶段,也要调整方式去应对。

就像有的医生说的,“71岁之后,晒太阳更像是做一道细活儿,需要掌握节奏,而不是胡乱上手。

这话说得不重,但挺有分量。

特别是近年来,皮肤科门诊里因为晒太阳导致皮肤问题的老人并不少见。

有的人本来是想“养骨头”,结果晒完后皮肤发红、长斑,甚至出现皮肤脱皮,还有的甚至诱发了带状疱疹。

这些问题都提醒着人们,晒太阳虽然是好事,但方法不对就会适得其反。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老机器,不能再按照年轻时候的那种方式去运作了。

晒太阳也得根据身体状况、季节变化、天气条件来灵活应对,而不是照搬年轻时候听来的“经验之谈”。

不能图一时的舒服,就忽略了长远的健康。

换句话说,71岁以后,晒太阳不能靠感觉,要靠方法。

该避则避、该晒则晒、该补的补,但千万别太随意。

健康的路,不是靠硬撑走出来的,而是靠科学和细心慢慢养出来的。

[1]陈立恒.老年人如何正确晒太阳补钙[J].人人健康,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