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顿悟与渐修|飞米粒心理培训连锁加盟机构创始人许定远文章分享

发布时间:2025-09-15 11:13  浏览量:1

飞米粒(Family)心理是国内知名中短程社会心理服务机构,2017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在每个县城开出正规连锁心理咨询室;首创心理咨询师孵化体系,帮您从零基础开出自己的心理咨询室。

我们知道,汉传佛教禅宗又分为两派:南宗惠能的顿悟派和北宗神秀的渐修派,最有名也最有代表的就是他们各自的偈语:

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强调“顿悟”,他认为,自性(本心)原本就是洁净的,既没有 “尘埃”(烦恼)的污染,也没有 “擦拭”(修行)的必要。烦恼的本质是 “执着”,只要瞬间破除对 “自我”“万物” 的执着,就能立刻觉悟(“明心见性”)。这种主张否定了后天渐修的必要性,强调 “直指人心”。就是如果你能看透一切都是“空”这个根本性规律,那么一切烦恼都没了。

而神秀强调渐修。

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强调觉悟不是瞬间的顿悟,而是通过 “时刻勤奋地擦拭(修行)”,逐步去除杂念、规范行为,最终让心性恢复洁净(觉悟)。这种主张重视 “次第修行”,强调持戒、坐禅、观心等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我们一般都认为慧能的顿悟技高一筹,,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顿悟,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神秀的境界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

就心理咨询来说,差不多也可以分为这两种情况:顿悟和渐修。

一、顿悟:瞬间觉醒但需要漫长重塑

顿悟型来访者往往在咨询的早期就能某一个关键节点,通过咨询师的某句话、某个提问,或是在咨询室中的特殊体验,突然对自己的问题产生了突破性理解,就像一束光照亮黑暗的房间,他们瞬间看清了问题的本质、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情绪产生的根源。

例如,一位长期受社交焦虑困扰的来访者,在咨询中偶然谈及童年时被当众羞辱的经历,在咨询师引导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成年后对社交场合的恐惧,实则源于这段未被处理的创伤记忆。这种突然的领悟,让他 “知道了” 问题的答案。

然而,知道并不等同于改变。顿悟后,来访者虽然在认知层面理解了问题,但行为和情绪模式的改变仍需漫长的过程。

这就如同一个人突然明白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但要改变多年养成的饮食习惯,需要日复一日的自我监督与克制。那位社交焦虑的来访者,即便意识到恐惧的来源,后续仍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暴露练习、认知重构,才能真正在社交场合中放松下来。

这类来访者的咨询周期可能相对较短,因为关键的认知突破来得迅速,但后续自我调整与行为重塑的阶段,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持续努力。但这种持续的努力不一定要靠做心理咨询来完成,他自己可能就能完成。

二、渐修:稳步积累后厚积薄发

渐修型来访者的改变则更像是滴水穿石。他们在咨询初期,因为深陷情绪困扰,无法反思思考,可能需要与咨询师花费大量时间梳理过往经历、剖析当下情绪、探索潜意识中的冲突。

这一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往往在讨论情绪,发泄情绪,理解共情等,甚至让来访者产生 “进展甚微” 的错觉,但每一次的探讨、每一个被重新审视的记忆片段,都在微小改变,这种改变微不足道,以至于我们觉得没有进步,但常年累月咨询之后,人就变化了,也就是通过心理咨询的渐修,达到了改变。这种咨询需要陪伴的时间就比较长。

以一位长期被抑郁情绪笼罩的来访者为例,在最初的几个月咨询中,他与咨询师不断回顾原生家庭中的情感忽视、成长过程中的挫败经历,逐步理解了自我否定思维的形成过程。

在这个阶段,来访者只是在认知层面逐渐清晰问题所在,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并不显著。随着咨询的推进,当咨询师引导他尝试新的自我对话方式、制定逐步的行为激活计划时,这些点滴积累开始发挥作用。最终,他能够主动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重新建立社交关系,情绪状态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这类来访者的咨询过程可能持续数年,但一旦完成心理疗愈,行为改变往往更为彻底,因为他们是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真正内化了新的思维与行为模式。

三、接纳不同节奏,寻找成长平衡点

无论是顿悟还是渐修,都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对于咨询师而言,要识别来访者的模式,采取不同的方式:

面对顿悟型来访者,需在其认知突破后,及时提供具体的行为训练策略,帮助他们将领悟转化为实际改变;

而面对渐修型来访者,则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陪伴,在看似缓慢的进程中持续赋能,等待量变引发质变的时刻。

在心理咨询的旅程中,来访者不应因他人的 “快速顿悟” 而焦虑,也不必因自己的 “缓慢前行” 而沮丧。

正如佛教修行中顿悟与渐修最终都指向觉悟,心理咨询中的两种路径也殊途同归 —— 只要保持觉察与行动,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实现心灵的成长与蜕变。

你是顿悟型成长还是渐修型成长呢,或者兼而有之?大家可以评论区留言。

许定远 飞米粒心理创始人

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员,浙江卫视特邀访谈心理专家,十年独立执业开咨询室,6500+小时个案经验,存在-人本取向整合咨询风格。对青少年心理,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创伤修复等具有丰富的咨询经验。提供终身师带徒服务。

我想对您说的话:

有我协助,一切痛苦终将成为过去,您将拥有自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