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洗脸有关?医生提醒:过了70岁后,建议洗脸记住这几个不要

发布时间:2025-05-23 13:06  浏览量:3

你可别不信,洗个脸也能洗出高血压来?听着像胡扯,其实真不是吓唬你。老张头今年74,早晨洗完脸,晕了过去,差点没把老伴吓瘫在地。

医院一检查,血压飙到了180。医生一问,才知道他用冷水猛地一泼,图个“提神”。结果,差点送了命。

这不是个例!上了岁数的人,洗脸这件小事,稍有不慎,就容易诱发血压波动、心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洗脸与血压到底有啥关系?今天,咱们就从中医西医两个角度,掰扯个明白。

你以为洗脸是清洁,其实是门玄学。

上了年纪,身体就像老旧的机器,零件磨损,反应迟钝。特别是血管这一大系统,早就没了年轻时的弹性。一旦遭遇冷刺激,血管骤然收缩,血压瞬间飙升,心脑供血吃紧,轻则头晕,重则中风

有研究指出:老年人在冬季早晨洗冷水脸,诱发血压波动的概率是常温水的2.8倍。这可不是瞎说,这是《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刊登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

你说,图个清醒,结果把命搭进去,值当吗?

中医讲究“面为诸阳之汇”,面部的气血运行,和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尤其是“阳虚体质”的老人,外寒一侵,内气易乱,动则伤阳,轻者头晕乏力,重者倒地不起。

你看那老李,常年用凉水洗脸,自觉“硬气”。

结果前不久洗完脸直接昏过去,送到医院一查——脑供血不足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医生说,他这不是硬气,是“傻气”。

中医经验告诉我们:

· 早晨洗脸宜温不宜冷,水温在35℃左右最为适宜。

· 阳虚、血瘀、气滞体质者,更要避寒保暖,早晨洗脸前应先温手暖面。

· 洗脸时循序渐进,先额头、后两颊、再鼻翼,最后下颌,忌一泼到底。

这不是讲究,是保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布的研究指出,冷水刺激面部,会激发迷走神经反射,造成心率骤降、血压不稳。而老年人本身心血管调节功能下降,一旦反应不过来,就容易发生晕厥、跌倒、甚至猝死。

你说这事听着吓人?

还真不是危言耸听。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过一名82岁老人,冬日晨起洗脸,突发脑出血,医生分析诱因:清晨血压本就高峰,再加冷水刺激,血管“绷断了”

别拿经验当科学,别拿习惯当健康。下面这几点,是本人多年坐诊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也是无数病例砸出来的血泪教训。

特别是冬天、清晨、刚醒来时。

此时血压本就处于高峰期,冷水一激,血管收缩,血压“更上一层楼”。

记住:三十岁洗冷水是清醒,七十岁洗冷水是冒险。

动作太猛,刺激太烈,血压波动大。

正确方法应该是:先用双手搓热,再用温水湿润毛巾轻敷面部,让面部适应水温后再洗。

很多老人洗脸时会习惯性憋气,这会引起短暂的缺氧,对心脑血管系统是一种负担

空腹时气血偏弱,洗冷水脸更易导致供血不足。

建议起床后稍微活动、喝点温水,再洗脸。

洗完脸后毛孔张开,老年人阳气不足,更容易受寒邪侵袭。建议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然后及时涂抹保湿霜、护肤油,防止风寒入侵。

别说理论太虚,咱来几个真实的。

案例一:山东临沂,王老太,76岁。

冬晨洗冷水脸后突感头晕,坐地不起。送医后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医生明确指出:冷水刺激是直接诱因

案例二:广东佛山,李大爷,72岁。

夏天贪凉,习惯用冷毛巾敷脸降温。结果一天中午突然晕倒,查出高血压引发心律不齐。医生说他“玩凉玩出了命”。

这类案例在中老年群体中并不少见。

洗脸这事,看似小,实则大。

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体质,洗脸也一刀切,这是大忌。

中医九大体质中,阳虚、气虚、痰湿、血瘀这四类体质尤需注意洗脸方式。

体质类型,洗脸建议

阳虚体质,忌冷水,宜温敷,重视保湿

气虚体质,洗前喝温水,洗后避风

痰湿体质,可适度热敷,促进气血流通

血瘀体质,洗前按摩面部,提高血流

洗脸,也是一场对体质的调理。

西医讲“冷刺激→神经反应→血压波动”,中医讲“寒邪入体,阳气受损”。

两者殊途同归,都指出老年人洗脸必须讲究“温和与节制”。

你以为洗脸是日常,其实是身体的“开机”仪式。

若开错了方式,轻则耗气耗血,重则伤命伤根。

· 清晨慢起床,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 饮食清淡,少盐多菜,不暴饮暴食。

· 保持情绪平稳,忌怒忌急。

· 适当运动,如步行、太极、八段锦等。

· 定期测量血压,心中有数,防患未然。

洗脸这点小事,老年人千万别马虎。血压与洗脸,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千丝万缕相连。过了70岁,洗脸这几个“不要”,一定记住,护的是脸,更是命。

若你身边有老人,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

你不说,他不知道;你一说,可能救命。

参考文献

[1]王志强,赵晓梅.老年人清晨冷水洗脸诱发高血压波动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04):367-371.
[2]宋立新,李文军.冷刺激对人体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11):998-1003.
[3]刘静,黄晓红.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人日常生活调护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31(02):129-13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