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的不代表就是好的,大众的喜好往往容易肤浅

发布时间:2025-05-23 17:01  浏览量:1

畅销是什么概念?可以理解为选择的人足够多吧。但选择的人多,就代表是优质的或者是好的吗?这还真不一定。

举个例子,是文学小说畅销还是那种爽文畅销?是爆米花电影票房高还是文艺片票房高?看书的人多还是刷视频的人多?除了少数雅俗共赏的优质作品外,大部分还是肤浅的东西更受欢迎,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本身就是肤浅的。这并没有把肤浅作为一个贬义词,而是作为人群的特点。

肤浅是什么?它代表的是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入的。而畅销的本质,就是符合人性。那么人性的特点是什么?是欲望、是懒惰、是急功近利,所以肤浅的东西最符合这些要求。

比如成人系的东西,满足欲望,从来市场都很大。比如短视频,满足人们的浅薄和急功近利,所以肯定受欢迎。甚至说过分一点,很多名著虽然畅销,但原因可能是由于购买者的虚荣。

人的从众心理,在互联网各种榜单的加持下,导致社会导向越来越肤浅。但有个观点我们必须引起我们对畅销的警惕,就是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并不是说不跟着畅销榜就会成功,也不是说成功的人就不肤浅,而是成功的人看得到肤浅,并且还能利用肤浅,而大多数人只是变得肤浅而已,这才是最大的区别。

那我们如何能分辨肤浅,如何能让自己不那么肤浅呢?

首先一点,人们蜂拥而至的,大概率是因为肤浅,要么是内容肤浅,要么是人群因为肤浅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先放下主观去观察。第二,快速得出的确定结论,比如刚曝光某个事情,就一大堆结论出来了。第三,流于表面的评价,而没有背后的逻辑,比如某部电影评价的是演员帅不帅,有没有绯闻等等。

要想不那么肤浅,首要的条件就是心态开放,对不同的看法不要固守己见。第二,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大众的观点。第三,深入思考,懂得反思,凡事多关心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敢于自我否定。

肤浅是人性,并不可怕,也不用凡事必须追求反肤浅。因为反肤浅有时就落入了清高和装,结果还是肤浅。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哪些事情可以肤浅,哪些事情不能肤浅,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维高度。

这篇文章没有访问量的话,有可能是平台肤浅,也可能是阅读者肤浅。当然,也许是我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