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先锋丨张鑫泽:九年坚守山区,用忠诚奉献诠释 “火焰蓝” 信仰
发布时间:2025-05-23 17:08 浏览量:2
张鑫泽,男,中共党员,1996年9月出生,2017年9月入伍,现任汉江支队林区大队松柏消防救援站给养员、卫勤员。作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杰出代表,他始终以“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为行动纲领,扎根神农架偏远山区,在后勤保障、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等岗位上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先后荣获“全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消防员”3次、“先进个人”2次、“总队优秀卫勤员”3次等荣誉、2025年经林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给予记个人三等功,用青春与热血诠释了消防救援人员的使命担当。
赤子之心映山红:在偏远山区筑牢初心阵地
逆向而行,家国情怀照亮基层选择
2020年9月,江城武汉的梧桐正泛新黄,张鑫泽却在此时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放弃省会优越条件,申请回到平均海拔1700米、冬季漫长的家乡神农架林区。面对战友的不解,他坚定地说:“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如今换我来守护她。”这份选择背后,是父亲作为老党员对他的嘱托:“走到哪里都要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句家训,也成为他扎根基层的精神灯塔。
2021年3月,调任松柏消防救援站后,他迅速融入基层生活。作为给养员,他深知“后勤不后,保障先行”的重要性。神农架冬季冰雪封山,为确保食材新鲜,他坚持每日验收食材,逐项检查菜品新鲜度,严格执行“留样制度”。为保障队员营养,他结合训练强度制定每周食谱,甚至细化到刀具消毒必须“沸水煮3分钟”。作为卫勤员,他将武汉支队所学的急救技术转化为“救援实用手册”,针对林区常见的跌落伤、蛇咬伤,开展针对性学习,手把手教会队员“斜坡固定搬运法”“野外止血急救法”,把急救知识传播给林区人民。
多面坚守,责任铸就服务标杆
在松柏镇,张鑫泽的志愿服务足迹遍布每个角落:从马拉松赛事的安全保障到公务员考试的考点执勤,从留守儿童的“消防课堂”到养老院的“暖冬行动”。2022年暑期,他观察到部分群众消防意识薄弱,主动向消防站提议发起“消防知识进万家”活动,用神农架方言讲解“湿毛巾捂口鼻”“低姿撤离法”等,一次次的重复一次次的嘱托,被群众称赞,“看到那身火焰蓝,心里就踏实。”
在队站建设中,他更是“全能管家”:后勤仓库的物资整齐有序,卫勤药品按有效期精确排序,就连训练服的晾晒位置都画有标识线。队友调侃他“有强迫症”,他却认真道:“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救命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铁血丹心铸忠魂:在生死一线彰显使命担当
绝壁救援,180米深谷的生命接力
2021年9月1日深夜,暴雨倾盆,一辆货车因路基坍塌坠入180米深谷,5人被困。张鑫泽随队抵达时,山间云雾弥漫,车灯照亮处,可见崖壁上的碎石正随雨水滑落,被困者的呼救声断断续续从谷底传来。“我熟悉地形,让我下去!”他主动请缨,穿戴好安全装备后,顺着陡峭岩壁缓缓下降。
黑暗中,手电筒的光束突然扫到悬崖底部的灌木丛——一名头部重伤、意识模糊的男子。“坚持住!我们来了!”他大喊一声,双手抓紧下降绳下滑,其间他跪在碎石之中为伤者清创止血,反复鼓励:“大哥,看着我,别睡!”。撤离时,70度的斜坡布满荆棘,担架每移动一步都险象环生。张鑫泽用身体顶住担架,让队友抓住他的腰带借力,任由手掌被荆棘划出道道血痕。途中,一块磨盘大的山石突然滑落,他转身护住伤者,石块擦过后背砸入泥地。历经6小时“峭壁接力”,5名被困者全部获救。当最后一名伤者被抬上救护车时,他才发现手套早已磨穿,掌心的血泡与泥土粘成一片。后来谈及此事,他说:“在被困者眼中,我看到的不是恐惧,而是信任,那一刻,所有疼痛都不值一提。”
火场逆行,无畏烈焰守护百姓安宁
2024年12月24日凌晨2时,松柏镇清泉村一栋木质民房突发火灾,火舌窜出屋顶,将夜空映得通红。作为攻坚组主力,张鑫泽顶着浓烟冲入火场。深夜低温导致器材装备性能一定程度受到影响,考虑到体能因素,战友申请轮换他休息,他却说“我是老兵,我有经验,我来,其他人比我更需要轮换!”当得知房主是一位七旬老人,且毕生积蓄仍在屋内时,他几度折返,更换气瓶,在高温中抢救出存折、相册等物品。在他看来,消防员的“火场勋章”,不是伤疤,而是百姓眼里的希望。
淬火成钢谱新章:在千锤百炼中书写青春答卷
千次淬炼,赛场争锋背后的极致追求
2024年11月,张鑫泽被总队层层选拔参加第八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备赛期间,他将宿舍变成“训练场”:深夜12点,在室外练习心肺复苏,计算按压频率与深度;深夜11点,对着镜子反复推演创伤包扎流程,用红笔在手臂标出关键止血点,力求“每快0.1秒,就能多救一条命。”
最终,他以精准动作和流畅流程斩获佳绩,将理论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战能力。
传承革新,改革浪潮下的忠诚底色
2018年消防部队改革转隶,面对“橄榄绿”到“火焰蓝”的转变,张鑫泽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在训练场上,他主动学习山岳救援、水域救援等新科目,并取得红十字急救师资证书;在生活中,他化身“兄长教员”,为新队员讲解林区救援特点,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一步步的传授给队员们,也把武汉支队所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带给林区。
初心独白,平凡岁月里的坚守誓言
九年消防生涯,每当遇到挫折,他就翻开日志,看看自己写的:“当你觉得苦时,想想被困群众的眼神;当你想放弃时,摸摸肩上的消防徽。”如今,作为队里的“老大哥”,他依然保持着定期复盘研究工作笔记的习惯。有人问他:“回来山区,不觉得枯燥吗?”他望着远山笑道:“你看,每座山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的故事,就是成为守护这些故事的人。”
从都市青年到深山卫士,张鑫泽用九年时光诠释了“火焰蓝”的深刻内涵——在后勤岗位,他是精益求精的“粮草官”;在救援一线,他是舍生忘死的“逆行者”;在群众心中,他是随叫随到的“守护者”。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每一次负重前行诠释“火焰蓝”的信仰;无需豪言壮语,只因在风雪交加的寒夜、烈焰翻腾的险境、群众期盼的目光中,他早已将誓言化作无声的行动。
恰如神农峭壁上的青松,越是风霜凛冽,越是挺立昂扬。张鑫泽以青春为笔、热血为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篇章,用忠诚与奉献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他的身影,是山间最亮的一抹蓝;他的故事,是扎根热土、心系家国的最美诗行。
青年信箱等你来信
青年的困难
是团团的努力方向
青年的建议
是团团的智慧之源
“青春神农架”特别开设了“青年信箱”专区,征集青年建议、倾听青年声音、回应青年诉求帮助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有什么问题、困难或者解决建议、方案,统统都可以投递到“青年信箱”。
▲以下事项不在征集、受理范围:求决、申诉、举报类事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学术理论;重复提出、内容空泛、无实际意义的事项;不属于我省管辖的事项等。
期待你的来信
期待你为团团的工作建言献策
图/文来源:林区消防救援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