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人形机器概念继续升温
发布时间:2025-09-17 17:43 浏览量:1
板块题材上,光刻机、多元金融、风电设备、机器人、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涨幅居前;贵金属、旅游及酒店、猪肉、白酒、零售、物流板块跌幅居前。
中芯国际创新高
“芯片一哥”中芯国际A、H股盘中股价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在其带动下,半导体产业链全面走强,细分的光刻机产业链领涨。波长光电、奥普光电、福晶科技涨停,苏大维格、茂莱光学、国林科技等跟涨。
消息面上,SEMI报告显示,25Q2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到3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国大陆销售额达113.6亿美元,同比下滑2%,环比增长11%,以约34.4%的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此外,9月16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宣布,目前腾讯已经全面适配主流的国产芯片,并积极参与和回馈开源社区。
国信证券指出,半导体自主可控再度成为市场焦点。与此同时,Deepseek、阿里先后表态对国产算力的适配力度和采购比重都有所加大,而国内先进制程的配套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本土算力链正经历戴维斯双击。我们对于2025年电子板块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估值扩张”的乐观判断。
人形机器概念继续升温
今天,人形机器人、宇树机器人概念延续涨势,首开股份11日10板,豪鹏科技涨停,胜蓝股份、长盈精密等涨超12%。
消息面上,宇树科技9月15日宣布开源UnifoLM-WMA-0——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
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也有重大进展。据财联社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称,计划周六对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下周将召开关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Optimus机器人、车辆产量的会议。
华创证券表示,关注人形机器人核心三个逻辑:(1)新技术方向为降本和轻量化,关注轴向磁通电机、MIM粉末冶金、旋转变压器;(2)应用场景端的“机器人+”标的,场景先行不仅决定了国产机器人量产的路径,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空间的上限。B端率先放量的趋势已较为明确,尤其是在智能物流、纺服、特种行业等高复购、高刚需、低容错的应用领域;(3)机器人1到10的两大板块:设备、数据与视觉。
东方证券认为,马斯克于9月12日增持257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近10亿美元,侧面彰显马斯克对特斯拉未来实现规模扩张及市值提升的强烈信心。预计特斯拉OptimusV3即将于4季度发布,后续预计零部件供应商定点也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逐步落地。随着2026年起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在百万级销量目标指引下,预计能够获得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订单的零部件公司未来将具备较大增长弹性。预计特斯拉及马斯克将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等领域,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风电设备概念股异动
风电设备概念股午后异动拉升,多只个股涨停。
广发证券研报称,风电行业整体ROE(净资产收益率)企稳回升,风电机组与齿轮箱环节盈利拐点或将率先显现。铸锻件和叶片环节受益于低资本开支及大兆瓦产能稀缺,头部企业有望持续获益。电缆及装备板块ROE处于历史高位,反映行业景气度良好。
华泰证券认为,新能源发展进入电价变化的新阶段。电力市场化政策细节正在持续丰富,继续看好风电、储能、电力设备结构性机会。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
恒生科技指数午后大涨。百度集团-SW一度大涨近20%,阿里巴巴股价暴涨5%,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年内涨幅约100%。
机构认为,恒生科技指数大涨,主要有三大催化因素。
一是主要得益于恒生科技成分股的优异质地和经营层面持续向好,以及AI技术对企业经营端的正向影响,尤其是相关企业在广告、云服务和细分垂类场景的收入端受益。华创证券表示,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相关企业的收入增速,在2023年四季度后稳定在10%以上,2025年二季度收入增速为16%;归母净利润增速呈现加速趋势,在2025年一季度出现同比大幅改善,多数公司聚焦主营业务、优化经营效率,盈利显著提升。
二是百度集团、阿里巴巴、中芯国际等AI相关个股大涨,AI关注度不断提升,推动恒生科技指数重回AI叙事。天风证券表示,百度集团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在训练AI大模型方面利好消息不断,强化了国内大模型发展在算力安全与成本优化上的战略价值。在全球AI算力紧缺与国产化加速的背景下,将推动互联网公司与AI生态企业的估值逻辑发生重估。
三是恒生科技指数的表现与流动性密切相关。机构认为,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美联储新一轮降息周期有望启动的背景下,港股9月或迎来内外资流入共振。
编辑: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