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账户大变局!个人余额也能全家共享,跨省转账终于实现了
发布时间:2025-09-17 19:35 浏览量:2
随着“嘀”的一声轻响,四川德阳71岁的刘大爷通过儿子从河北邯郸转来的医保资金,成功支付了1912.7元的药费。曾经困扰无数家庭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沉睡”问题,终于在2025年迎来了破解之道。
“医保个人账户不光能自己用,还能给家人‘钱包转账’。”这条消息在2025年9月中旬迅速引爆社交媒体。许多人好奇:这项功能如何操作?能否真正实现跨省共济?它又将如何影响每个家庭的就医体验?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
医保钱包并非实体钱包,而是医保部门为参保人开通的资金账户,与个人医保码紧密关联的新型医保支付载体。它代表了医保数字化服务的重要延伸。
以往,医保个人账户只实现了省内共济,如果参保人和家人不在同一个省份参保,无法实现共济。这个限制导致大量资金闲置——2024年,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余就超过1.44万亿元。
2024年12月2日,国家医保局在江苏苏州正式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推出医保钱包功能。从此,只要家人在当地参加基本医保,参保人就可以使用医保钱包向家人转账,实现近亲属之间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使用。
医保钱包的实际应用案例已经涌现。四川德阳的刘大爷因眼疾需要近2000元的药品,不舍得缴费取药。他在河北邯郸工作的儿子立即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开通了医保钱包,将个人账户中的2000元转到了父亲的医保钱包。
在结算窗口,1912.7元药费通过医保钱包划转支付成功。这个案例展现了医保钱包如何打破地域限制,解决老年人舍不得看病的问题。
医保钱包里的钱既可用于家人就医购药结算,还能用于缴纳居民医保个人费用。国家医保局最新信息显示,今年1—7月,全国通过医保钱包转账方式进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跨省共济共17.06万笔,转账金额达1.16亿元。
开通医保钱包流程简单。首先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并登录。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首页点击“医保钱包”,待开通信息出现后确认使用钱包。
确认使用地和手机号信息后,点击“立即确认使用”,医保钱包功能就开通完成了。目前,还有少数省份只有部分统筹区开通了医保钱包功能,但未来所有统筹区将实现全覆盖。
使用医保钱包界面返回成功之后,点击“医保钱包转账申请”,填写被转账人基本信息,点击提交即可。当然,要实现转账,接受共济转账的一方也要开通医保钱包。
医保钱包转账有一定的规则限制。每个医保钱包账户单日限3笔转账,每笔转账金额不超过2000元,每日22时至次日6时不能进行转账。
如果被转账人没有开通医保钱包,不能及时接收钱包转账,发生的金额将在次日6时前退回转账人账户内。
需要注意的是,医保亲情账户并不等同于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医保亲情账户是指绑定在参保人本人医保账户下的家庭成员子账户,可代为家庭成员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相关权益,但无法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跨人共用。
各地医保共济服务正在积极推进。无锡市已有43家医院接入“江苏医保云”App,支持通过该平台进行线上预约挂号和医保缴费。
青岛市医保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医保服务的重要抓手,打造“承诺即办”的个账家庭共济绑定业务模式。目前一名青岛职工医保参保人可以同时绑定多名山东省内参保的近亲属。
截至2025年1-8月,青岛市参保职工使用共济账户支付近亲属个人负担医药费用近3000万元。这充分表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丰富了使用主体,拓展了使用广度,对盘活个人账户“沉睡”资金起到积极作用。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通过医保钱包转账方式共济17.06万笔,转账金额达1.16亿元。但更多家庭仍在观望:哪些医院支持医保钱包?转账安全如何保障?
青岛市的案例已经展示了成效:2025年1—8月,参保职工使用共济账户支付近亲属医药费用近3000万元。
未来,随着所有统筹区实现全覆盖,更多老人将像德阳的刘大爷一样,不再因费用问题而放弃治疗。
你试过医保钱包转账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和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