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完人!不要抱“纯忠思维”处世,以“竞合思维”指导人生更好

发布时间:2025-09-18 19:45  浏览量:1

人生路上,需要这样的一种朋友,那就是,既是你的对手,让你不得不提升自我去战胜他,同时他会让你有一股动力,去奋发努力,不敢有一丝懈怠。

反之,一个朋友,如果是对你唯命是从,认为你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顺着你,这样的朋友不会促使你进步。

或许有一些人,抱有着某些天真的想法,交朋友,就是要双方都绝对忠诚于彼此,不能有一丝的杂质,对方的人品要绝对的完美,不能有私心,这才能相交出天长地久的友情。

然而,抱有这样想法的人,一定会失望的。

因为人无完人,这个世界就不存在没有一点私心的人。

并且认为有这种人存在的一种想法,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达尔文的那句话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们就是要在竞争中,不断的求生存,求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不断的进步。

因此,本人认为,拿“竞合思维”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比拿“纯忠思维”来处世为人,是更合适的。

你自己都做不到绝对忠诚于某一个人,又为什么要求别人绝对的忠诚于你呢?

竞合思维,就是竞争和合作。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就是要跟大自然进行一个对抗,从而得到一个活下去并且繁衍后代的机会。

那么,人与人之间,才有了各种各样的互相协作。

这样的协作和结盟,就是为了更好的打到猎物,种出粮食,从而更好的生存。

而人本来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所以人天性里,就是有着动物与生俱来的“竞”基因。

无论这种竞,是明显的竞技相斗还是暗竞,都是处于一种对抗以及较量状态。

这才是最正常的一种人类生存状态,而非处处都是绝净无瑕的友善和温情。

友善和温情,是人类进化到极高级的时代产物。

但不管人类再进化到怎样的高级,动物天性,都依然会存在的。

友善和温情,是应该有的,也必须尽可能的多一些。

但如果忽略以及抛弃了人应该有的竞争和对抗,就是反人性,不顺应人性。

只要这种竞争和较量,并非是野蛮的,并非是不公平的,那么这样的竞争和较量,才是促进人类的提升和发展。

并且也在竞争和较量的过程中,互相产生一些敬仰和情感,也互相学到对方身上的良好特质,甚至敬佩对方的精神。

有这么一个出自外国文学作品的故事:

一个打猎的少年,他跟一个崽豹不断的追逐,但怎么也追不着。

结果他天天上山寻这个崽豹,这个崽豹似乎也在寻他,然后一碰见就展开一场追逐。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少年的奔跑本领提升了许多,变得无比健壮,而崽豹也同样越来越跑得快,并且长成了一只真正的豹子。

两个人的竞逐,已经变成了彼此获得乐趣的源泉一般。

某一天,少年终于追上了这只豹子,豹子却是向他张开大口,露出獠牙,少年手里的刀也拨了出来。

眼看着,你死我活的较量将要展开,可是豹子没有真正咬这个少年,少年也没有挥刀砍死这只豹子。

因为,双方都舍不得这个对手。

他们俩,就像一对玩耍的小孩,只是在那里假装打架般,最终都很快乐。

这个少年后来在某一天,再次上山,寻那只豹子,却怎么也寻不着找不到。

他最终证实,豹子掉下山崖死了,他那一刻只感到天塌下来,内心伤痛无比。

后来他找到了豹子的尸体,跪在那里许久的一段时间。

自此之后,少年像失去了人生动力,人生变得颓废不堪,因为他再也找不到一只猎物,是可以成为他的对手,让他追不上,打不着。

最近经常看庄子,并没有被他那一套“逍遥思想”同化了,反而是因为里面的一则典故而感触。

庄子有一个老对手,惠施,整天跟庄子辩论,并且和庄子有着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

庄子的弟子们,都以为庄子是很讨厌这个老对手惠施的。

但惠施死了之后,庄子竟然觉得很悲痛,仿佛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甚至每次经过惠施的坟地,都不断回头张望叹息,显得怀缅不已。

甚至有人问庄子,他最好的朋友是谁,庄子说,是惠子,也就是惠施。

这让很多人不解,明明惠子生平跟庄子针锋相对,为什么庄子却认为惠子是最好的朋友?

因为庄子认为,惠子促使他真正的进步。

而反观之,孔子跟他的弟子颜回是相当亲密无间的,两个人几乎完全没有任何的分歧和矛盾冲突,颜回总是对孔子唯命是从,对孔子的观点和教诲,无条件的接受。

可别人问孔子,颜回是不是他最好的学生和朋友,孔子却摇头。

孔子认为,颜回虽然跟他相处起来,两个人都很舒服,没有任何的意见相左,但这只会让他停滞不前,无法真正的得到提升。

再说一个例子,那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曾国藩大人。

曾国藩跟左宗棠,就是相交了三十年的老对手。

但他们俩在人生路上,虽然不断的互相暗竞,但又互相欣赏,互相合作结盟,互相支持,给人一种亦敌亦友的关系。

有人说,左宗棠心里其实看不起曾国藩,但其实从他在曾国藩死后写的挽联可以看出,他对曾国藩更多的是折服和敬仰。

这副挽联是这样的:

上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下联:"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可以看出,平生素来高傲自大的左宗棠,竟然在这副挽联中表达出自己不如曾国藩的感慨,并且表达出他心里有着跟曾国藩的深厚情感。

后来,也从一个细节看出,左宗棠真的把曾国藩视为挚友。

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一度因经济窘迫,向左宗棠借钱,左宗棠二话没说就借出这个钱,并且叫曾纪泽不用急着还。

我们大部分人,都接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教导,那就是,交朋友要真诚真心,绝对的友好善良,不能有任何的对抗和不友好,那才是真正的友情,真正的君子之交。

但实际上,我们又难免陷入到争夺以及角逐之中,因为我们都要求生存,求发展。

那么,我们就会拿道德来绑架别人,认为别人不够朋友,可事实上,我们自己也做不到,真正的够朋友。

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诚挚,没有绝对的毫无私心。

如果你本着找一个毫无私心绝对忠诚的人来交朋友,你将没有任何朋友。

友情本来就不可能绝对纯真,没有一点杂质的。

爱情都不可能,友情就更加了。

因此我们如果要不违背自己的天性,其实更应该的是,以“竞合思维”去处世为人,才是符合天道。

人与人之间,是两个世界,本来就是有对抗性的。

人与人之间,也会很难免的会产生“竞”,然后或者会奔向“合”。

然后在这个“竞”和“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情义,产生了诚信,产生了互相敬佩和景仰,互相尊重,情感也就出来了。

-全文完-

-希望我的文字,能温暖你的心灵!

-你的评论,转发,收藏,关注,点赞,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