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达禾以案说法:送出去的彩礼还能返还吗?
发布时间:2025-09-19 10:14 浏览量:2
小阳村村民李某,是个大龄未婚男青年。李某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均对李某的终身大事还是很关心的。经李某大姨介绍,李某与在隔壁村A村的乔某相亲成功并交往了大半年。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李某却陷入了另一种烦恼中。
乔某温柔体贴,样貌姣好。李某对乔某很满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乔某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父母重男轻女。如果李某与乔某结婚,李某必须要出18万8的彩礼。李某父母离婚且各自组建家庭,无法为李某提供那么多钱。李某自己在工地做建筑工,收入不稳定,没有那么多存款。
为了彩礼,李某与乔某多次争吵,两人情感与关系陷入危机。最后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李某终于凑够了18.8万。乔某父母终于同意订婚了。因为双方交往时间短,了解得不够深,三观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双方因为琐事不断发生争执。某天李某因为与乔某的感情问题,烦闷无比,故与邻村好友张某约好在镇上如意烧烤店吃烧烤。
期间,李某喝了酒,结束之后开其面包车回家导致车祸。李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公安机关收押。乔某与李某的矛盾彻底爆发,双方决定不再结婚了。乔某主张解除婚约,李某表示同意,但因为彩礼的事情,李某欠亲戚很多钱,故要求乔某返还18.8万彩礼。双方因为彩礼的问题诉至法院。
《民法典》彩礼返还法律问题解读:
彩礼是指以缔结婚姻关系为目的,由男方给予女方的财物,彩礼又称为聘礼,是一种非常悠久的传统习俗。彩礼是由各个地方根据公序良俗自己约定的,所以彩礼的标准各地不尽相同。但普遍看来,相对于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言,给付的数额往往很大。有的当事人为了能满足这一要求,不得不全家负债。在现代彩礼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彩礼在婚前给付后,如果双方最终未缔结婚姻关系,给付人多会要求返还。如果双方离婚的,也发生彩礼问题要求返还的情形。
审判实践中,解决彩礼问题比较棘手,除了缺少法律明文规定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相关行为及现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婚约与彩礼的关系问题、关于彩礼与“借婚姻索取财物”“包办、买卖婚姻”的关系问题等。
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返还彩礼诉讼的当事人。在实际生活中,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并非仅限于男女双方,还可能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和亲属,这些人均可以成为返还彩礼诉讼的当事人。而在诉讼中,大多数也是由当事人本人或者父母起诉,因此应诉方以起诉人不适格作为抗辩时,以不支持为宜,以便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也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对于被告的确定问题,也应作一体处理,诉讼方通常把对方当事人的父母列为共同被告,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责任。一般习俗是父母送彩礼,也是父母代收彩礼,故将双方当事人父母列为共同被告为宜。
二、关于彩礼返还的范围。确定彩礼返还,要根据已给付彩礼的实际使用情况,考虑到双方是否为筹办婚事支付了必要的费用或者是否已经在实际共同生活中发生了必要的消耗等,在此基础上予以适当返还。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双方没有共同生活,但可能已经为筹办婚礼购买了生活用品或支付了其他费用,对于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彩礼双方可能已经在实际共同生活中消耗。故在处理方式上应当灵活把握,真正体现公平原则。
三、其他特殊情形的考虑。彩礼虽未被法律明确认可,但其仍具有强大的社会生活惯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彩礼问题产生的纠纷是司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彩礼作为习惯,其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其内涵和方式。
从近20年的社会发展情况看,由于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因素,彩礼数额越来越高,但对婚姻的影响和约束反而在降低,尤其是在农村,女性“闪离”后并不愁嫁,相反,男性家庭因为给付高额彩礼,在离婚后,无力负担再娶的彩礼,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为此,司法实践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当事人在离婚时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彩礼用途、是否生育子女,并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等因素,酌情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数额,以妥善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案法院经过审理之后认为,婚约是依据当事人自愿订立,不受法律的保护,依婚约产生彩礼的性质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是双方以送现金和财物的形式,增强婚约的稳定,以达到结婚的目的。但是本案当事人没有完成婚姻登记手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收受彩礼方理应适当返还彩礼,因此乔某应当返还彩礼。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内容来源:山东高院——法院判决返还彩礼的3个条件+审判实践应注意的3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