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婿比技

发布时间:2025-09-19 10:00  浏览量:2

民间故事:三婿比

清朝光绪年间,江南苏州府的枫桥镇上,住着个赫赫有名的张大户。张家世代经商,到了张大户这一辈,更是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镇上的绸缎庄、粮行、当铺,半数都挂着张家的招牌。张大户家宅占地百亩,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光是伺候的仆人就有上百号。

可这风光无限的张大户,却有一桩烦心事——他年近花甲,膝下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大女儿嫁了苏州府的捕头周虎,此人身高八尺,膀大腰圆,一手铁砂掌练得出神入化,寻常十几个壮汉近不了他的身;二女儿许配给了漕运帮的副帮主吴豹,水上功夫了得,能在水下闭气半个时辰,一手飞刀更是百发百中。每次提及这两个女婿,张大户都忍不住捋着山羊胡笑,觉得自家女婿个个是人中龙凤,脸上倍有光彩。

唯独三女儿张婉卿的婚事,让张大户愁得睡不着觉。这三小姐生得眉目如画,肤若凝脂,不仅模样俊俏,还精通琴棋书画,是张大户的掌上明珠。眼瞅着婉卿到了十七岁,上门提亲的媒人快把张家的门槛踏破了,可张大户一个也瞧不上。

“我那两个女婿,一个能捉贼拿凶,一个能镇住漕运码头,这三女婿,必须得有过人本事,才能配得上我的婉卿!”张大户对着夫人王氏叹道。

王氏劝道:“老爷,婉卿性子温柔,不爱那些打打杀杀的,找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安安稳稳过日子不好吗?”

“妇人之见!”张大户吹胡子瞪眼,“这世道不太平,读书人弱不禁风,要是遇上歹人,怎能护得住婉卿?必须得找个有真本事的!”

没过几日,张大户就让人写了张告示,贴在张家大门外的旗杆上。告示上写着:若有壮士能在技艺上胜过周虎、吴豹二人,便将三小姐张婉卿许配与他,另赠良田百亩、绸缎庄一座作为嫁妆。

这告示一贴出,顿时引来了满城围观。可几个月过去了,别说有人揭榜挑战,连敢上前仔细看告示的人都少了——周虎的铁砂掌、吴豹的飞刀,在苏州府那都是出了名的厉害,谁愿意自讨苦吃?

张大户急得团团转,整日在书房里踱来踱去。他心里琢磨着:“这榜文都贴出去了,要是没人来,我这张老脸可往哪儿搁?婉卿的终身大事也得耽误了!”

这天清晨,张家的大门刚打开,就见一个身穿青布长衫的年轻书生,背着个布包袱,慢悠悠地走了过来。这书生名叫苏文清,生得眉清目秀,面色白净,看起来弱不禁风,手里却提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盒。

他走到门房跟前,拱手作揖,声音温和:“劳烦小哥通报一声,在下苏文清,昨日在西山写生,不慎将一支画笔掉进了贵府的花园,还望能进去寻回。”

门房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撇撇嘴:“你这书生,净说胡话!我家花园墙高丈二,你的画笔怎么可能掉进去?快走快走,别在这儿捣乱!”

苏文清不急不恼,依旧笑着说:“小哥不信?那画笔杆上刻着‘文清’二字,是在下的恩师所赠,对我极为重要。劳烦你通融一下,若是寻不到,我自会离去。”

门房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不耐烦地说:“等着!我去瞧瞧,要是没有,你可别再来烦我!”

说着,门房就往后院走去。没过一会儿,他就拿着一支竹制画笔跑了出来,脸上满是惊讶:“真……真有你的画笔!你这书生,运气倒好!”

苏文清接过画笔,连连道谢,转身离开了。

可谁知,第二天一早,苏文清又来敲门了,说自己的一方砚台掉进了张家的池塘里。门房将信将疑地去池塘边查看,果然在水边的芦苇丛里找到了一方刻着花纹的端砚。

到了第三天,苏文清又来了,说自己的一本诗集被风吹进了张家的书房。这次门房不敢怠慢,赶紧跑去禀报张大户。

张大户正在花园里赏花,听门房一说,顿时来了兴趣:“哦?还有这等事?你把那书生带进来,我倒要见见他。”

很快,苏文清就跟着门房走进了花园。他见到张大户,躬身行礼,举止得体,丝毫没有寻常书生的拘谨。张大户越看越满意,笑着问:“苏公子,你这几日丢的东西,怎么都偏偏落在我家?”

苏文清微微一笑:“回张老爷,并非在下故意为之,只是昨日风大,今日手滑,实在是巧合。”

张大户盯着他手里的木盒,好奇地问:“你这木盒里装的是什么?”

苏文清打开木盒,里面竟是一套精巧的皮影戏道具,有小人、马匹、兵器,做工极为细致。他解释道:“在下酷爱皮影戏,这是我亲手制作的道具,闲暇时便会演上一段。”

张大户来了兴致:“哦?皮影戏?我倒想看看你的手艺。”

苏文清欣然应允,当即在花园里支起了皮影戏的架子。他手指灵活地操控着道具,嘴里还模仿着不同人物的声音,演了一段《三英战吕布》。那皮影小人在他的操控下,骑马、挥剑、打斗,栩栩如生,看得张大户连连叫好。

“好!好!苏公子这手艺,真是绝了!”张大户拍着大腿,“不知苏公子可曾婚配?”

苏文清面露愧色:“在下家道中落,至今尚未娶妻。”

张大户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当即说道:“我看你不仅手艺精湛,人品也不错。我有个三女儿婉卿,年方十七,容貌秀丽,若是你不嫌弃,我便将她许配给你!”

苏文清又惊又喜,连忙道谢:“多谢张老爷厚爱,在下感激不尽!”

就这样,苏文清摇身一变,成了张家的三姑爷。消息传开后,镇上的人都议论纷纷,有人说苏文清走了狗屎运,有人说张大户老糊涂了,放着英雄好汉不选,偏偏选了个耍皮影戏的书生。

周虎和吴豹得知此事后,心里更是不服气。他们觉得苏文清就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酸秀才,根本配不上张家的姑爷身份,一直想找机会好好羞辱他一番。

转眼到了张大户的六十大寿。这天,张家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周虎和吴豹也带着厚礼前来贺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周虎突然站起身,对着张大户抱拳道:“岳父大人,今日您大寿,小婿想和两位贤弟比试一番,助助兴如何?”

吴豹也跟着附和:“是啊岳父,咱们就比一比谁的本事大,谁赢了,您就赏他一块‘张家第一女婿’的牌匾!”

张大户正喝得高兴,当即拍手叫好:“好!好!你们三个就比试一番,让大伙也开开眼界!”

苏文清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周虎和吴豹是故意针对自己,可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比试的第一个项目是比武。周虎率先站出来,对着苏文清挑衅道:“三妹夫,我听说你只会耍皮影戏,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铁砂掌!”

说着,他运起内力,一掌拍在旁边的石桌上。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那坚硬的石桌竟被他拍得裂开了一道缝。宾客们纷纷惊呼,连张大户都忍不住点头称赞。

吴豹也不甘示弱,他从腰间拔出一把飞刀,对准院子里的一棵大树,手腕一甩,飞刀“嗖”的一声飞了出去,不偏不倚地钉在了树干上的一个小铜钱眼里。

轮到苏文清了,他却迟迟没有动静。周虎嘲讽道:“怎么?三妹夫是怕了?要是怕了,就赶紧认输,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苏文清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我不善武功,不过我有个小玩意儿,想让大伙瞧瞧。”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竹哨,放在嘴边吹了起来。哨声尖锐而奇特,不一会儿,就见一群鸽子从外面飞了进来,在院子里盘旋了几圈后,竟整齐地落在了苏文清的肩膀和手臂上。

苏文清从口袋里拿出一些米粒,喂给鸽子,然后又吹了一声哨子。鸽子们“扑棱棱”地飞起,在空中排出了“福寿安康”四个大字,引得宾客们阵阵喝彩。

张大户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文清这手驯鸽的本事,真是别具一格!”

周虎和吴豹脸色一沉,心里很是不服气。

比试的第二个项目是打猎。张大户让人牵来三匹快马,对三人说:“你们各自骑马去西山打猎,谁打的猎物最珍贵,谁就算赢!”

周虎和吴豹翻身上马,扬鞭而去。苏文清骑在马上,心里犯了愁——他根本不会打猎,这可怎么办?

他骑着马,慢悠悠地来到西山脚下,看着漫山遍野的树林,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哭泣。

苏文清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一个老猎人坐在一棵大树下,手里拿着一张断了弦的弓箭,正在唉声叹气。

“老人家,您怎么了?”苏文清下马问道。

老猎人抬起头,擦了擦眼泪:“我本来想打一只鹿给我生病的孙子补身体,可谁知弓箭断了弦,鹿也跑了。我这孙子要是再不吃点好的,恐怕就……”

苏文清心里一软,安慰道:“老人家,您别着急,我帮您想想办法。”

他环顾四周,看到不远处的草丛里有动静。苏文清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只见一只小鹿被困在了一个陷阱里,正在惊慌地挣扎。

他赶紧找来一根树枝,把小鹿从陷阱里救了出来。小鹿似乎通人性,对着苏文清点了点头,然后蹦蹦跳跳地跑进了树林里。

没过一会儿,那只小鹿又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只体型硕大的梅花鹿。梅花鹿走到苏文清面前,对着他弯了弯腰,像是在道谢。

苏文清心里一动,想起了自己的皮影戏道具。他从包袱里拿出皮影戏的架子和道具,对着梅花鹿演了起来。他演的是一个猎人救了小鹿,梅花鹿为了报答恩情,带着猎人找到了一片长满灵芝的山谷。

梅花鹿似乎看懂了皮影戏,转身对着树林深处跑去。苏文清赶紧跟了上去,只见梅花鹿带着他来到了一个山洞前,山洞里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珍贵药材,有灵芝、人参、当归,还有一些他叫不上名字的草药。

苏文清喜出望外,他挑了几株最珍贵的灵芝和人参,又帮老猎人修好了弓箭,然后才骑着马,带着草药往回走。

当苏文清回到张家时,周虎和吴豹已经回来了。周虎打了一只野猪,吴豹打了一只狐狸,两人正得意洋洋地向宾客们炫耀自己的猎物。

“哟,三妹夫回来了?”周虎阴阳怪气地说,“你这是去山上逛了一圈,什么都没打到吧?”

吴豹也跟着笑道:“我就说嘛,一个耍皮影戏的,怎么可能会打猎?”

苏文清没有理会他们的嘲讽,从马背上拿下一个布包,递给张大户:“岳父,这是我在山上找到的一些草药,据说对身体很有好处,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张大户打开布包,看到里面的灵芝和人参,眼睛都亮了:“这……这是千年灵芝和百年人参啊!文清,你真是有心了!”

宾客们也都围了过来,纷纷称赞苏文清运气好,能找到这么珍贵的药材。周虎和吴豹脸色铁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老爷!不好了!漕运码头来了一群海盗,抢了咱们的粮船,还伤了不少人!”

张大户脸色一变,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周虎,你赶紧带人去码头看看!”

周虎领命,正要起身,吴豹却拦住了他:“大哥,那些海盗个个身怀绝技,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不如我们一起去!”

苏文清也站起身,说道:“岳父,我也想去帮忙。”

张大户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你们都去,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人骑着马,很快就来到了漕运码头。只见一群海盗正在抢夺粮船上的粮食,码头边躺着几个受伤的水手,场面一片混乱。

周虎大喝一声,冲了上去,与海盗们打了起来。他的铁砂掌威力惊人,一拳就打倒了一个海盗。吴豹也拔出飞刀,对准海盗们扔了过去,几个海盗应声倒地。

可海盗的人数太多了,而且个个凶狠狡诈,周虎和吴豹渐渐体力不支,身上也添了好几处伤口。

就在这时,苏文清突然吹起了竹哨。哨声响起后,只见一群鸽子从四面八方飞了过来,围着海盗们盘旋。海盗们以为是暗器,纷纷举起武器抵挡。

苏文清趁机从包袱里拿出皮影戏的道具,支起架子,对着海盗们演了起来。他演的是一群官兵骑着马,拿着武器,正在追杀海盗。皮影戏的画面栩栩如生,海盗们以为真的有官兵来了,顿时慌了神。

周虎和吴豹趁机发起反击,很快就把海盗们打得落花流水,纷纷逃窜。

码头的危机解除了,水手们都围了过来,对着苏文清连连道谢。周虎和吴豹也走上前,不好意思地说:“三妹夫,之前是我们不对,不该小看你。你的本事,比我们大多了!”

苏文清笑了笑:“两位姐夫客气了,我们都是一家人,就应该互相帮忙。”

回到张家后,张大户听了事情的经过,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即让人拿来一块金灿灿的牌匾,上面写着“张家第一女婿”四个大字,亲手递给了苏文清。

从此以后,苏文清成了苏州府有名的人物。他不仅和张婉卿夫妻恩爱,还利用自己的皮影戏手艺,编了许多劝人向善、爱国爱家的故事,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而周虎和吴豹也对苏文清心服口服,三人经常一起商量事情,帮张大户打理生意,张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多年后,有人问苏文清:“你当初是怎么想到用皮影戏和鸽子来对付海盗的?”

苏文清笑着说:“世间万物,皆有其用。武功高强固然厉害,但智慧和善良,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话传到了苏州府的大街小巷,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苏文清的故事,也像他的皮影戏一样,在江南水乡流传了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