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妇名下惊现138辆机动车!背后暗藏“背户车”黑色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5-09-18 23:58 浏览量:1
一张丢失的身份证,让山西左权县的普通农妇李某莫名其妙地成为了138辆机动车的“车主”,也揭开了二手车交易中盗用身份证明的黑色产业链。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7月,山西省左权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排查机动车档案时,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系统显示当地一位普通农妇李某名下竟注册有十几辆面包车,且多辆车存在逾期未年检的情况。
交警多次电话提醒年检,但李某和家人均表示,家里只有一辆车,对其他车辆完全不知情。进一步调查后,结果更加令人震惊——这位女子名下竟然挂着138辆机动车。
左权县交警大队按照公安部和山西省纪委监委相关部署,对辖区机动车档案进行例行排查时,发现了李某名下的异常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交警的电话提醒,李某和她的家人反复强调自家只有一辆车,对名下其他车辆一概不知。这一反应引起警方高度怀疑,初步判断可能涉及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车辆登记业务的 “背户”行为。
所谓“背户”,是指在当事人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人冒用其身份,用其身份证注册车辆。由于主要犯罪嫌疑人和案发地点可能在晋中市榆次区,案件随后移交榆次分局立案侦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警方调取所有相关车辆的过户档案,逐一核对经办人和过户资料等信息后,一个以晋中市某二手车市场内的检测机构和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核心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警方摸清了整个犯罪链条。2021年底,代某在左权县捡到了李某丢失的身份证。
2022年,代某在晋中市某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办理业务时,将身份证交给了相识的二手车中介韩某和芦某,并告知可以用于“背户”。
两名中介看到李某户籍地址偏远、年龄较大,认为她不易察觉,是“背户”的理想人选。
随后,韩某、芦某与二手车交易市场机动车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赵某、郝某等人勾结。他们将李某的身份证长期放置在服务站,明知身份证来源不明且本人毫不知情,仍伪造车辆过户委托书,大量受理“背户”业务。
从2022年6月到2023年12月,这一团伙疯狂作案,累计使用李某的身份证违法办理车辆“背户”138辆。每成功办理一辆,他们就能非法获利100到200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被“背户”的李某来说,这种莫名其妙的名下车辆带来了难以估量的风险。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李志伟表示:“如果‘背户’到被害人名下的车辆出现交通事故了,或者用‘背户’车辆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对被害人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购买“背户车”的人,往往是为了规避政策或逃避责任。这些车辆可能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而原车主却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在掌握了充分证据后,警方先后将代某、韩某、芦某、张某、赵某、郝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抓获。9人因涉嫌“盗用身份证件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规定,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盗用他人身份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5年3月,灵宝市人民法院曾审结一起盗用身份证件案件,判决孙某拘役三个月,赵某拘役二个月,均适用缓刑,并处罚金,依法没收违法所得。
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社会化机构管理漏洞,公安交管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涉案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检测机构和登记服务站进行了停业整顿,并约谈了企业负责人。
同时,全面升级了业务审核系统,强化了人证一致性检验和事后抽查回访,严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山西省纪委监委驻省公安厅纪检监察组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贾洪涛表示:“今年以来,全省先后抓捕移送非法中介376人,会同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对237家登记服务站进行停业整顿和整改。”
图片来源于垣鬼薰
警方提醒,居民身份证作为个人最重要的证件,公民应妥善保管,一旦丢失要及时补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捡到他人的身份证件,应及时交还公安机关,不要随意使用他人身份证办理其他业务。
截至目前,山西省公安交管部门已启动“黄牛”“黑中介”专项整治,坚持“反向纠偏”和“正向引导”共同发力,尽最大努力杜绝类似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你对身份证安全使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