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寄语新生:争做信仰信念信心坚定的攀登者
发布时间:2025-09-21 18:57 浏览量:1
争做信仰信念信心坚定的攀登者
——在2025年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汇报大会上的讲话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彭双阶2025年9月21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教官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5年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汇报大会。我谨代表立新书记和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5512名本科新生、5950名研究生和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311名国际学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承担军训任务的教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寸山河一寸血,14年的浴血奋战,14年的艰苦卓绝,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团结拼搏、接力奔跑。同学们,在奔涌向前的时代征程中,如何跑好属于你们的光荣一棒?我想通过“信仰、信念、信心”三个关键词和大家一起思考。
一是以崇高信仰指引青春航向。百廿华师,星河璀璨。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恽代英校友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他将信仰比作“如黑地有灯”,在晦暗年代照亮无数青年的人生之路。著名诗人光未然校友作词的《黄河大合唱》,以磅礴之力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从中华大学陈时校长毁家兴学、教育图强,到章开沅校长敢为人先、引领新风;从陶军教授深耕讲台、以哲启思,到邢福义先生严谨治学、润育桃李;从“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老师甘守清贫、以爱育爱,到特岗教师的优秀代表费宝莉校友点亮梦想、播撒希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华师人以赤诚之心践行师道,以坚实步履铸就教育家的风骨与脊梁。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中,殷切期望广大教师“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不论同学们将来是否从事教师职业,都希望大家从这些身影中汲取精神能量,不仅精通专业之术,更注重立德修身,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广阔天地中大展作为。
二是以坚定信念夯实青春定力。9月3日,同学们观看了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领略了“大国重器”的硬核力量。从过去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歼-20S双座战斗机呼啸苍穹、东风-5C洲际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时间见证伟大,大国崛起的背后是华夏儿女刻在骨血里的坚韧与自强。大学阶段,正是同学们锤炼真知、锻造真功的关键时期。求学之路从来不是坦途,真正的学问,往往诞生于无数深夜的积累和日复一日的坚持。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的刘守华教授,用“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坚守,为中国民间故事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在这个追逐“速成”的时代,热点会转移、风口会转向,但真正改变行业、推动社会进步的颠覆性创新,从来都源于长期的钻研与深耕不辍。唯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才能淬炼出真金、成就为大器。希望你们秉持长期主义,不急于绽放、不追逐一时喧嚣,找准自己的发力点,深耕细作铸就硬实力,持之以恒练就真本领。
三是以必胜信心激扬青春斗志。国际舞台风云变幻,青春旅途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不确定性,什么才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纵有万难,志不可夺。1796年春天,19岁的哥廷根大学数学系学生高斯,成功用尺规作出正十七边形。多年后,高斯回忆说:“如果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多年没有解开的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来。”必胜的信心照耀前方,前行的征途才能不畏风雨。我校计算机学院机器人团队融合科技与文化,勇于创新,精诚团结,共克难关,斩获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多项荣誉。体育学院学子出征第26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勇夺两金一银……信心源于底蕴,奋斗书写荣光。同学们,你们即将开启一段充满未知与可能的旅程。面对更自主的节奏、更复杂的知识、更多元的选择,不必因一时得失而自我怀疑。大学真正的魅力,恰恰不在于“做一题对一题”的即时反馈,而在于奋斗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风景。希望大家勇敢拥抱变化,学会自我调适,在挫折中磨砺意志,在挑战中拓展边界,走向更加从容、坚定的自己。
同学们!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学校竭力为大家的全面发展创造优渥的环境。今年是华师版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学校盘龙城校区夯基垒台的破局之年,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布局之年,你们将见证并参与这些宏伟蓝图的实施落地,共同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
人生没有“公式”,相遇是最美的“变量”。愿同学们和学校一起奋勇前行、向上攀登,学有所成、不负青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