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与睡觉有关?医生忠告:上了年纪,睡觉一定注意这几点
发布时间:2025-09-22 10:56 浏览量:6
很多人以为脑梗是突然来的,其实它往往早有“蛛丝马迹”。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晚上睡觉这件事,真得上点心。别小看一个睡姿、一杯水、半夜起夜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它们有时候和脑梗之间,就差了一层窗户纸。
先说个让人警醒的事情。近些年,很多研究发现,凌晨四五点钟,是脑梗发作的“高峰期”。这个时候,人还在睡觉,血压却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白天高、晚上低,这是正常的血压节律,但有些人到了夜里血压降得太猛,血流变慢,血液变得黏稠,再加上本身血管就不那么通畅,就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段发生血栓。而一旦血栓堵住了脑里的动脉,就容易出现脑梗。
睡眠质量也跟脑梗挂钩。有研究发现,长期睡不好的人,不仅情绪差、记性差,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
晚上老是醒、夜里总做梦、刚睡几个小时就醒了,这些都不是什么小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大脑本来就处在“节能模式”,再加上血管老化,一旦睡眠质量差,大脑供血跟不上,慢慢地,脑梗的风险就悄悄累积起来。
有些人晚上喜欢趴着睡,觉得这样呼吸顺畅。其实这个习惯对颈椎、对大脑血管都不友好。颈动脉是给脑供血的重要通道,趴着睡容易让脖子受压,血管受压后血流变慢,时间一长,对脑供血有一定影响。
还有一些人喜欢高枕头,觉得睡得踏实。这种做法也不利于血液从心脏流向大脑,尤其是本身就有动脉硬化的人,更容易因为枕头过高导致供血不足。
另外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细节,是晚上临睡前喝水的问题。很多人怕夜里起夜,干脆不喝水。但这其实是个误区。
老年人本来身体里的水分就少,如果晚上这段时间水分再跟不上,血液就更容易浓稠,容易形成血栓。临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适量喝一小杯温水,让血液维持一定的流动性,对于预防夜间脑梗确实有帮助。
还有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情况,那就是打呼噜。很多人觉得打呼噜是睡得香,其实不然。医学上有种病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就是打呼噜时呼吸会断断续续,有的甚至短暂停止十几秒。
这种情况每晚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会导致大脑反复缺氧,久而久之,大脑的血管就会受到损伤,脑梗的风险自然也就高了不少。特别是体重偏重、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人,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睡觉时室内温度也不能忽冷忽热。有些老年人晚上喜欢开空调直吹,或者冬天盖太多被子,反而容易造成体温波动大。
温度一冷,血管会收缩,血压升高;温度一热,出汗多,血容量减少,也会让血液变浓稠。这种忽冷忽热的环境,是血管系统的大敌,容易诱发血管堵塞。
还有人喜欢一觉睡到底,觉得半夜醒了就睡不好了。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当起夜反倒是件好事。
因为人在熟睡时,血压容易降低、血流速度慢,如果能在夜里起来活动一下,哪怕只是去趟厕所,也能让血液稍微流动一下,相当于给血管做个小体操,有利于预防血栓。
不少最新研究也提到,睡眠时间的长短对脑梗有影响。2023年《Strok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和超过9小时的人群,脑梗发病率明显高于每晚睡7小时的人群。
也就是说,睡得太少不行,睡得太多也不行。尤其是躺在床上时间长、但睡得断断续续的,更容易打乱生物钟,对大脑的伤害更大。
有些人退休后生活节奏变慢,白天小睡一阵,晚上又睡不着,时间一乱,身体的生物钟也乱了。老年人的睡眠不需要追求“整觉”,关键是睡得安稳、呼吸顺畅、血压平稳。
白天可以小憩,但别超过半小时,晚上也尽量在固定时间上床,把身体调到一个稳定的节奏上,这样对预防脑梗是有实实在在帮助的。
再说一点冷门但重要的:有些药物也可能影响睡眠,进而影响血压和脑供血。比如部分降压药如果晚上吃,可能让夜间血压降得太低,尤其是老年人本身体质偏弱,更容易因为血压过低诱发脑供血不足。
现在一些医生已经开始把降压药分时段服用,早上吃一部分,晚上吃一部分,目的是让血压控制得更平稳,而不是一味压低。
还有些人睡前爱喝点“小酒”,觉得助眠。其实酒精虽然一开始能让人放松,但它会干扰大脑的深度睡眠,还可能影响呼吸节律,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更容易因为酒精的影响出现夜间低氧、血压波动这些问题。
长期下来,不但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加重脑血管负担。
关于脑梗,现在还有一个比较新的发现,那就是“晨起高血压”。有些人早上起来血压特别高,甚至比中午还高。这种情况尤其危险,因为早上本来就是脑梗高发时间段,如果血压一下子飙上去,很容易引发问题。
医生建议,晨起后别急着起床,先在床上躺两三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再慢慢坐起,让身体适应一下,不容易因为血压波动出问题。
还有不少老年人忽略的一点,是夜间低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晚上吃得太少、胰岛素打多了,可能会在夜里血糖过低,导致大脑缺能,严重时甚至诱发脑梗。
晚上可以吃点小点心,比如一小片全麦面包或者一点燕麦牛奶,不要空腹入睡,对保持大脑供能非常重要。
说到底,睡觉这事,不是简单的“闭上眼就行”,而是一个全身系统的调节过程。脑梗虽然看着突然,其实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只要我们在睡觉这件事上多留点心,注意姿势、温度、水分、血压、血糖这些细节,很多问题是可以提前预防的。
别等到问题来了才后悔,也别觉得年纪大了就无所谓。身体是自己的,健康这件事,从来不是别人提醒你几句就够的,而是你自己每天都要用心去守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