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清醒一点,人家不是真拿你当大哥,而是要拿你当炮灰
发布时间:2025-09-22 22:30 浏览量:1
晁盖,清醒一点,人家不是真拿你当大哥,而是要拿你当炮灰!
雷横一行来晁盖家打秋风
山东郓城的村学教书先生吴用,蓟州能呼风唤雨的道士公孙胜,东潞洲的江湖落魄人士刘唐,济州府石碣村的穷困潦倒的打渔人阮氏三兄弟。这六个人,居然不约而同认一个人为大哥。
被他们六个人追着认大哥的,就是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晁盖。这六个人中真正和晁盖打过交道的,只有吴用一个。吴用自幼与晁盖结交,晁盖有什么事就会和他商议,因为吴用主意多。
连同晁盖在内,这七个人本来各自有各自的营生,就像在不同轨道运行的行星,本来是不会有交集的。但因为一件事,却让他们有了交集。这件事情就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的生辰纲。
这时,正是北宋末年,徽宗当政,穷奢极欲,骄奢淫逸,仅一个花石纲,就搞得天下民怨沸腾。天子纵情声色犬马,朝政大权任由奸佞小人掌握,他们大举压榨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
这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是当朝太师——当时祸乱朝政“六贼”之首蔡京的女婿。梁中书的夫人时时提醒他,没有老丈人哪有他今日高官厚禄,为此,年年备好生辰纲给老丈人送去。
上一年的生辰纲,在半路上不知道被什么人给劫了,到现在还没破案,都不知道是什么人干的。梁中书恨得牙根痒痒的,却又无可奈何。十万贯啊,最终打了水漂,想想都肉疼得要命!
所以,梁中书吸取教训,今年一定得找一个得力的人,帮他把这十万贯生辰纲平平安安送到京城岳丈蔡京府上去。也不知道是梁中书手下的人嘴不紧,还是因为大家根据上年的惯例。
反正江湖上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梁中书今年又会把搜刮百姓得来的十万贯金珠宝贝作为生辰纲,派人押往京城。就连押送生辰纲具体的时间和经过的路线,都传得尽人皆知。
这七个人中,最先得知这个消息的是刘唐、吴用和公孙胜,阮氏三兄弟和晁盖却不知道此事。在东潞州的刘唐本来就是在江湖上浪荡的混混,虽然有一身不错的武功,头脑却不咋地。
刘唐听闻这个消息,心动了,但知道自己势单力薄,脑子也不够好用,凭自己一个人劫不了这个生辰纲。但他立刻想到了去找晁盖,他认为晁盖在江湖上仗义疏财,由晁盖来挑头最好。
可是这厮的混混本性不改,这么重要的消息要跑来找晁盖通报,竟然还先喝醉了酒,在灵官庙里光着身子睡着了,被郓城县的步兵都头雷横巡逻时,带人抓个正着,把他当贼给绑了。
抓到刘唐的时候,天还没亮,雷横就带着二十个土兵,跑去附近的东溪村保正晁盖家里打秋风。雷横是郓城县的步兵都头,晁盖是东溪村保正,相当于县里的科级干部去村主任家打秋风。
睡梦中的晁盖被庄客叫醒,只好翻身起床,马上设宴款待雷横一行。看来雷横来他家打秋风,绝对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天还没亮,就要做好酒饭,客客气气招待雷横一行。
在聊天时,晁盖得知雷横抓了个贼,赶紧偷偷跑去看,私下问刘唐时,刘唐说明他的来意,他仰慕晁盖仗义疏财,特意跑来要送给晁盖一趟富贵。晁盖一听,是来投奔他的,马上决定救人。
雷横一行在灵官庙捉住刘唐
雷横一行一共二十一个人,这一顿饭菜酒食其实就要花不少银子,为了救刘唐,晁盖给了雷横十两花银,花银就是成色较足的上好的银子。同来的二十个土兵也得了银子,真下血本。
刘唐和晁盖甥舅相认,雷横也不拆穿这样的把戏,看破不说破,顺水推舟,卖晁盖一个面子就把刘唐给放了。谁料刘唐的混混本性难改,他见晁盖送了十两花银给雷横,竟然要去讨回来。
雷横气得七窍生烟,心说这真是个二百五,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你一马,你倒跑来找我的茬?没想到这个二百五武力值还挺高,两人打了五十个回合,雷横还处于劣势,这下麻烦大了。
再打下去,雷横很可能会被刘唐一刀砍了。在这关键时候,智多星吴用出场了,他这个教书先生,竟然敢用两条铜链,从中隔开用朴刀打得难舍难分的两个人,看来他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吴用和晁盖自幼相交,对晁盖知根知底,他知道晁盖这个所谓的外甥是假的。但刘唐和雷横并不听他劝,两人马上就要开打的时候,晁盖慌慌张张从家里赶来,及时制止了这场斗殴。
被刘唐这么一闹,雷横肯定憋了一肚子的火,晁盖花血本的巴结,在雷横心中自然也大打折扣了,这就是刘唐的本色,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更关键是,他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混混。
刘唐作为混混,已经是社会的最底层,一无所有。对他来说,如果有人挑头,带他一起去劫了这十万贯生辰纲,他当然愿意赌一把。赌对了,以后就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何乐不为?
村学的教书先生吴用,和晁盖自幼相交,对晁盖知根知底,甚至晁盖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找他商量,问他拿主意。这就让吴用有十足的把握拿捏晁盖,他一个穷教书先生,生活也是清贫的。
这十万贯生辰纲对吴用的诱惑力当然是巨大的,值得他去赌一把。在后面劫生辰纲的过程中,其实吴用才是这八人团队中的核心。从发起到组织到善后,整个过程都是吴用在拿主意。
先看看这十万贯生辰纲到底值得多少钱?吴用去石碣村寻找阮氏三兄弟的时候,他用一两银子买了这么多东西去:一瓮酒, 二十斤生熟牛肉,两只大鸡,还替阮小二还了欠了的酒钱。
一贯钱相当于一两银子,十万贯就相当于十万两银,从吴用这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来看,十万贯简直是天文数字的财富,难怪刘唐和吴用这样的人会眼红。阮氏三兄弟也一样,穷困潦倒。
所以,当阮氏三兄弟听吴用说出,要组团去劫十万贯生辰纲的时候,他们拍胸脯表忠心,都非常兴奋。任何时代都是这样,只有相同处境、相同立场的人,才有共同语言,才有共同目标。
刘唐、吴用和阮氏三兄弟,都是穷困潦倒的人,都非常愿意拿自己的未来去赌一把,他们都铁了心,要劫这个生辰纲。但他们都心照不宣,都找了各种理由,不愿意去做这个带头大哥。
这个本事最高的入云龙公孙胜,他不是凡人,他有法力,能够呼风唤雨。虽然他是道士,但他也垂涎这十万贯生辰纲。哪怕他本事这么大,他和其他五个人一样,也不当这个带头大哥。
吴用去石碣村找阮氏三兄弟
刘唐、吴用、阮氏三兄弟和公孙胜都不当这个带头大哥,谁来当?来自五湖四海的这六个人,内心出奇的一致,都把这个带头大哥的位子,一致推给了在江湖上以仗义疏财闻名的晁盖。
晁盖祖上就是本县本乡的富户,到他手里,也算家大业大,一是有好大的庄园,养得起许多庄客;二是他长年累月仗义疏财,可别小看了这个仗义疏财,它的开销有多大?是没有深浅的!
就拿那天凌晨,雷横一行二十一个人来晁盖家里打秋风来说,饭菜酒食最少要五两银子,送给雷横一个人就十两花银,其他二十个土兵,最少也要给他们五两银子吧,否则拿不出手啊。
晁盖为应付雷横一行,最少就要花三十两银子。可想而知,他这仗义疏财,是要有巨大的财力做保证的。也因为如此,他没娶妻,把钱都花到这个上面去了,为他赢得大哥的好名声。
可以看看,来投奔晁盖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刘唐这样的人。说白了,晁盖在江湖上的形象就是,这个人钱多人傻,还巨好哄。你给他多戴几顶高帽子,他就屁颠屁颠的为你掏钱又担责。
傻子都可以看得到,晁盖本应该是活得最潇洒、最没有压力的人,凭着祖上了留下来的基业,他不仗义疏财,好好经营自己的小日子,刘唐、吴用、阮氏三兄弟和公孙胜,怎么比得上他?
但很遗憾的是,晁盖明显非常享受仗义疏财带来的这种虚荣,真把自己当做大哥了。和刘唐、吴用、阮氏三兄弟和公孙胜相比,他除了比他们有钱,在武力值和智慧方面,他并不出色。
从书中所写来看,晁盖只不过是空有一身蛮力,武力值未必比得上刘唐和阮氏三兄弟,就更不要和拥有法力的公孙胜相比了。至于智慧,最多比刘唐强一点,远远不及吴用和公孙胜。
但很遗憾的是,晁盖已经被自己的虚名所迷惑——除了吴用,刘唐、阮氏三兄弟和公孙胜,一开口都是说如何如何仰慕仗义疏财的晁盖,我们都是冲着你的威名,心甘情愿来给你打下手。
打下手干啥?由你晁盖挑头,做我们的带头大哥,带我们去劫那十万贯生辰纲!至于吴用,更是在心里有十足的把握拿捏死晁盖,他知道,只要使劲给晁盖戴高帽子,这事准能成功!
很快,晁盖就上了他们的套,乐呵呵地给他们当起了大哥,他的庄园就成了这个准备劫十万贯生辰纲团队的基地,所有经费开销全部由他出,所有号令全部以他的名义发出,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晁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这个准备劫十万贯生辰纲团伙的首犯。一旦东窗事发,他们这个团伙被抓,首犯毫无疑问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抄家、掉脑袋,什么都躲不掉的。
其他六个人只能算是这个团伙的从犯,尤其是吴用这个家伙,保不齐他还会在后面拱一把火,说大家都是被晁盖胁迫的,晁盖怎么都免不了一死,这就是大家要他当大哥的真实目的。
可怜的晁盖,对这些全部一无所知,还被蒙在鼓里,还乐呵呵、屁颠屁颠地当起了这个团伙的带头大哥。他哪里知道,大家哪里是真的把他当大哥?其实只是要拿它当炮灰而已!
智取生辰纲
他们劫生辰纲成功后,不久就东窗事发,官兵来他家里抓人,他虽然在宋江的帮助下侥幸逃脱,但只能一把火把庄园给烧了,从此亡命天涯,直到他死,再也没能回到郓城县东溪村!
不知道晁盖临死前是不是醒悟过来,大家并不是真的拿他当大哥,只不过是拿他当炮灰!晁盖的悲剧告诉我们,不要瞎当什么大哥,里面的水太深,不要给人当了炮灰还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