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平凡≠躺平:普通人的人生也能发光

发布时间:2025-09-19 23:05  浏览量:1

你有没有某个瞬间,突然停下来愣神,原来我就是个普通人啊?前阵子我重看《平凡的世界》,孙少平那一段特戳我。

他十七八岁的时候,丢了些感情里的温暖,突然就想通了,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是普通人,但得做个不平庸的人,在平常事里拿出不平常的想法和做法。

这感觉我太熟了,身边好多朋友聊起来,都有过类似的瞬间,可真要坦然把“普通”这俩字装心里,好像没那么容易。

我发现好多人不敢认“普通”,首先是从小被期望架着走。

你想啊,身边多少家长,从小就跟孩子说“要考第一”“将来当精英”,很少有人会摸着孩子的头说“你以后平凡过日子,爸妈也高兴”,久而久之,咱们心里就刻下了个念头,不证明自己厉害,就是没本事。

我有个发小,都三十了,还因为没考上公务员,被他爸妈念叨“没出息”,搞得他现在一提“普通”俩字就烦。

再就是现在的社会评价太单一了,好像只有“出人头地”才算活得好。

职场里比谁升职快、赚得多,朋友圈里比谁房子大、旅行的地方高级,连养个孩子都要比谁报的兴趣班多。

我之前也陷进去过,看到同事涨薪,自己没动静,心里就发慌,总觉得自己是不是比别人差。

后来才想明白,搞不清为啥要把人生搞成竞技场,好像除了赢,就没别的活法了,这其实挺傻的。

还有个原因,现在“绩优主义”太盛了,一说自己普通,就有人觉得你要“躺平”。

我之前在群里说“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不想卷了”,立马有人接话“你这是放弃了吧”。

很显然,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啊,承认自己有局限,不想硬撑着跟人比,怎么就成躺平了?明明是认清自己,不想瞎折腾罢了。

其实啊,能坦然接受自己普通,反而是种勇气,好多人觉得,认了普通就是背叛了以前的“雄心壮志”,是被现实打败了。

但我不这么看,你想啊,连自己真实的样子都不敢面对,那才叫怯懦,敢说“我就是这样,有能做到的,也有做不到的”,这才是清醒。

就像那些天赋好的人,也不是一直能“厉害下去”,以前学“江郎才尽”的故事,那人本来挺有才,后来不琢磨写作了,慢慢就写不出好东西了。

本来想,天赋好就不用努力了吧?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再厉害的人不踏实积累,也会掉队,反过来,普通人要是肯下功夫琢磨自己的长处,也能找到发光的机会。

我之前刷到个叫李庆恒的快递员,他没什么特别天赋,就是天天记地址、练分拣,最后成了全国技术能手,还评上了高层次人才。

你看,普通不代表没机会,就怕你连自己的长处都懒得挖,还有些人正处在低谷,觉得自己特别倒霉,好像全世界就自己最惨。

我想说,真没必要这么想,你把那些“比来比去”的念头放一放,看看身边的人,谁还没经历过得意和落寞啊?今天可能顺顺利利,明天可能就有点糟心,这都是常事。

如此看来,接受这种“不完美”,反而能活得轻松点,不用总想着“必须比别人好”,做好当下的事,问心无愧就够了。

好多人觉得普通就没价值,可你细想,咱们身边的大事业,哪件离得了普通人?往远了说,以前写历史,总盯着王侯将相,可现在看,真正推动时代走的,是一群群没名字的普通人。

就像抗日战争的时候,多少老百姓帮着送粮食、救伤员,没有他们,哪来的胜利?

往近了说,咱们身边那些平凡的人,做的事一点都不平凡。

张桂梅老师在山里办女高,天天围着孩子转,看着就是个普通老师,可她扛着多少山里女孩的希望啊,王继才守着一个小岛守了30多年,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可这份坚持,比好多“大动作”都有力量。

还有那些农民、快递员、环卫工人,天天干着重复的事,可没他们,咱们的日子怎么过?

汪国真不是写过嘛,“风很平凡,如果吹在夏天,水很平凡,如果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咱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生下来就很平凡,但这不代表咱们没价值,把每天的事做好,对家人好,对工作负责,就算是普通人,也能活出自己的意义,说到底,不用因为“普通”就心有不甘。

优秀从来不是只有一种样子,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得踏实、活得开心,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是啥时候接受自己普通的?有没有什么小故事?评论区咱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