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反思和批判文革的荒诞,没有导演比谢晋做的更有突破性了!
发布时间:2025-09-23 13:08 浏览量:1
在谢晋的电影创作中,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那就是他电影中的历史评判与道德评判。这两种评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谢晋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本主义,这一源自西方哲学的理念,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和自由。它将人视为独立的个体,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的权利,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倡导个体在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歌颂,再到现代存在主义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探寻,人本主义贯穿了西方思想发展的脉络,不断丰富和深化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
在谢晋电影的语境里,人本主义集中体现在对人物个性的尊重以及对自由的弘扬上。影片中的人物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努力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价值。比如在《天云山传奇》中,罗群在政治遭遇的困境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展现出对自由思想的执着追求,他的不屈从、不放弃正是人本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谢晋电影中,人本主义更多地与历史评判相呼应。通过对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遭遇和挣扎的展现,反思历史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教训 。在《芙蓉镇》中,秦书田和胡玉音遭受了残酷的迫害,他们的尊严被践踏,权利被剥夺,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刻地批判了 “运动” 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让观众看到了历史的黑暗面以及个体在其中的苦难与抗争。
而人伦理想则侧重于道德评判,通过对人物道德情操的描绘,弘扬善良、正直、坚韧等美好品质,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同样在《芙蓉镇》里,秦书田和胡玉音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坚守着人性的善良和对生活的希望,他们的行为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人伦理想的典范。这种人本主义与人伦理想的交织,历史评判与道德评判的融合,使得谢晋电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
《天云山传奇》的故事起始于 1956 年,彼时,刚从学校毕业的宋薇和冯晴岚满怀热情地参加了天云山考察队 。年轻有为的罗群担任考察队政委,他的才华与魅力深深吸引了宋薇,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然而,1957 年的运动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他们平静而美好的生活。罗群被无端污蔑子,一夜之间,他从备受尊敬的政委沦为人人避之不及的 “罪人” 。
宋薇在压力下,痛苦地与罗群划清界限,并嫁给了诬陷罗群的吴遥。在罗群最艰难的时刻,冯晴岚选择了挺身而出,她离开考察队,来到罗群身边,与他结为夫妻,共同承受生活的磨难。多年后,宋薇成为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在调查冤案时,她得知了罗群的悲惨遭遇,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于是,她决定不顾丈夫吴遥的阻挠,为罗群平反。最终,罗群得以平反,可冯晴岚却因多年的劳累和疾病,在听到平反消息的那一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这部电影通过罗群、宋薇等人的遭遇,具有了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
《牧马人》的主人公许灵均出身于富裕家庭,然而命运对他却格外残酷。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被下放到西北敕勒川牧场劳动。在那里,他住马棚、睡草窝,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甚至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幸运的是,善良淳朴的牧民们给予了他温暖和关爱,董大爷、董大娘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他,帮他钉门帘、送饭 。郭谝子等牧民在十年动乱中,为了帮助他逃避造反派的揪斗,以山下草情不好为由,说服队长让他上祁连山牧马,使他免受了进一步的迫害 。这些来自底层人民的关怀,让许灵均重新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人性的美好 。
后来,从四川逃荒而来的李秀芝闯入了许灵均的生活。李秀芝举目无亲,无处安身,善良的郭谝子将她带到许灵均的家中,并帮二人领了结婚证。起初,许灵均因自己的身份问题而有所顾虑,但李秀芝的善良和坚定打动了他,两人结为夫妻,共同经营生活 。李秀芝勤劳持家,她不仅照顾许灵均的生活起居,还在精神上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
许灵均也教李秀芝读书识字,给她讲述外面世界的故事,两人相互扶持,感情日益深厚 。他们还有了儿子清清,一家三口过上了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1979 年,许灵均得到平反,重新走上讲台,教书育人 。此时,他的父亲许景由,一位事业有成的美籍华人,回到中国,希望带他去美国。然而,许灵均心中牵挂着草原上的亲人、朋友以及这片他深爱的土地,最终拒绝了父亲的邀请,选择留在中国 。
在这部电影中,人伦理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影片着重刻画了李秀芝及牧民等底层人物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的善良、淳朴和互助精神,构成了影片温暖而动人的情感基调 。比如,李秀芝不嫌许灵均的贫困和右派身份,坚定地与他在一起,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她的勤劳和坚韧成为许灵均生活的支柱 。牧民们对许灵均的关爱和帮助,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
《芙蓉镇》的故事发生在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1963 年,胡玉音与丈夫桂桂凭借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省吃俭用,将米豆腐摊子经营得红红火火,手中积攒了一笔可观的财富,还盖起了新房 。然而,“四清运动” 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一直嫉妒胡玉音的原国营饮食店经理李国香与二流子王秋赦联手,将胡玉音定性为 “富农婆”,她的丈夫桂桂身亡,自己也被派去与 “右派” 秦书田一起清扫大街 。“文革” 开始后,世道愈发荒谬,胡玉音和秦书田在苦难中相互扶持,逐渐生出感情 。他们计划成为一家人好好生活,却遭遇了诸多阻碍 。在最艰难的时刻,粮站主任谷燕山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最终,“文革” 结束,胡玉音和秦书田的生活迎来了转机,他们重新开起了米豆腐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影片深刻地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通过胡玉音和秦书田在困境中对美好人性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秦书田虽装癫卖傻保护自己,但内心正直善良,他为了爱人和孩子,努力争取做人的尊严和权利 。胡玉音在爱情不断遭受践踏、生活陷入绝望的情况下,依然坚强地 “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他们的爱情赋予了彼此做人的勇气,通过爱情夺回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与权利 。同时,人本主义的历史评判通过道德评判的人伦理想得以彰显 。
影片中,谷燕山等善良人们的存在,以及胡玉音和秦书田之间的深厚感情,构成了充满温馨的人伦小环境,与灰暗的社会政治大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
谢晋注重电影意识的体现,他强调导演对文学剧本要进行深入的酝酿和发酵,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影像 。他认为导演应该用镜头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调动综合艺术的各种手段,细腻地刻画人物独特的性格,烘托人物的感情矛盾 。
在拍摄《天云山传奇》时,谢晋对剧本进行了反复研读和思考,深入挖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精心设计的镜头和画面,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对电影意识的重视,使得谢晋的电影在叙事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他的作品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故事讲述,而是更加注重对人物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挖掘,通过影像来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
在镜头景别方面,谢晋电影多采用中近景、特写镜头。这些镜头能够拉近观众与人物的距离,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从而深入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在《天云山传奇》中,当冯晴岚到罗群劳动改造的地方看望他时,罗群
表达自己坚定信念的那场戏,导演从中景镜头推到罗群的面部,通过特写镜头突出了罗群坚定的面容、纯真的眼神以及他在逆境中的忠诚与信仰,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罗群内心的强大力量 。《牧马人》以许灵均在敕勒川牧场的生活为叙事主线,同样大量运用中近景或特写镜头,饱含着对劳动人民美好道德情操的赞美之情 。在表现许灵均与李秀芝的爱情时,特写镜头捕捉到了他们幸福的笑容和深情的眼神,让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份爱情的甜蜜和温暖 。
画面构图上,两部电影注重突出人物的高大形象或美好心灵 。《天云山传奇》刻画罗群时,常常运用明亮的天空、巍峨的远山等自然元素来衬托他的开阔心胸和光明磊落,将他塑造为一个 “既平凡又伟大” 的完美形象 。当罗群在山上眺望远方时,背后是广阔的天空和连绵的山脉,这种构图不仅展现了他的壮志豪情,也让观众对他的形象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牧马人》则运用柔美的光影和画面来表现人物 。许灵均与李秀芝结婚的那场戏,大红蜡烛在镜头中占据三分之一的画面,跳跃的火花后面是李秀芝幸福的面容,整个构图柔美、温馨,将李秀芝美好的心灵完美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份爱情的美好 。
对比蒙太奇影像思维的运用,也是这两部电影的一大特色 。在《天云山传奇》中,导演通过对比罗群和吴遥的生活环境,展现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 。用破房屋、烂窗帘、旧毛衣以及煤油灯和厚厚的研究资料等,表现罗群生活的贫困和他对理想的赤诚之心;而描写吴遥的家境时,展示的是宽敞的房屋、昂贵的衣服、丰美的酒菜以及他的生活享受,这种对比鲜明地揭示了两人的性格差异和道德高下 。同样,在《牧马人》中,拍摄北京的戏色调暗淡,暗示了许灵均在城市中感受到的孤独和迷茫;而拍摄牧场的戏则采用温暖的色调,体现了他在草原上感受到的温暖和归属感。
镜头景别上,《芙蓉镇》较多使用中远景、长镜头以及景深镜头 。远景镜头能够展现宏大的场景和环境,使观众在感情上对正在观看的场面采取超然态度,与保持时空相对完整性的长镜头一样,都有助于使影片的历史反思更为客观 。在表现芙蓉镇的混乱场景时,导演运用远景镜头,展示了全镇群众大会上人们的疯狂和混乱,让观众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荒诞。影片中还有较多的景深镜头,这些镜头能够使画面具有多层次的景深和内涵 。比如秦书田带着富农的孙子写完墙上的标语,拿着梯子走在路上碰见谷燕山,后景是胡玉音与黎桂桂在丈量王秋赦宅基地的这个镜头,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
第一个层次是秦书田走在路上,看见谷燕山鞠躬让路,直到谷燕山走远,体现了 “右派” 所受到的人格压抑 。第二个层次是谷燕山心安理得地接受秦书田的鞠躬,若无其事地继续走,表明在那个年代,连谷燕山这样正直的人也失去了是非判断,揭示了悲剧根源的认识需要从自省开始 。第三个层次是胡玉音和黎桂桂在兴奋地丈量王秋赦的宅基地,在那个环境下,预示着后来必然的悲剧结局 。
相比同时期一些作品,或是对运动的表现流于表面,仅展现一些形式上的运动场景;或是过度渲染苦难,缺乏对时代本质的深度挖掘。谢晋导演则是深入到社会肌理之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人性等多个维度,全面且深刻地呈现那个时期的风貌。他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细腻的人物刻画、震撼的场景设计,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故事,让人们在观影后能够对那段历史进行深刻反思,这无疑是他的突破性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