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社百名记者走基层|“兵支书”谢志安:“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5-09-24 08:25  浏览量:2

谢志安(右)与农户一起收集红香芋生长数据

金秋时节,走进宛城区汉冢乡竹园村,一幢幢新房错落有致,村头广场,紫薇花香扑面而来,村民或闲聊或健身,一派和谐融洽的景象。

“是谢书记带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多亏谢书记带着俺们蹚路子,他好事干了一箩筐!”说起变化,村民们都感慨不已。

村民口中的“谢书记”名叫谢志安,是一名退役军人。从部队退役后,谢志安依然保持军人本色,经过多年打拼,事业有成。“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2021年,汉冢乡领导找到正在外地企业当高管的谢志安,想让他回到家乡竹园村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于是,他毅然放弃在外的事业返回竹园村,担任了竹园村党支部书记。村民白天劳作忙碌,他利用茶余饭后时间,逐家逐户上门问计,收集意见建议。

“好好的工作不干,去捅什么‘马蜂窝’?”“几任村干部都干不好,就你逞能?”得知消息的亲友强烈反对。

“我是党员、是老兵,组织需要我、乡亲们信任我,我就要站出来。”一心想让乡亲们过好日子的谢志安,挑起了这副担子。

当时,竹园村村集体没有收入,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进村道路窄且坑洼不平,谢志安带领村民拓宽道路,并用水泥硬化。

治村先治穷,可竹园村远离交通干道、不靠县城集镇、没有工矿副业。上任之初的谢志安,只能在3850亩田地上描绘乡亲们的“致富梦”。

竹园村村民祖祖辈辈种玉米,产量低、收入少。谢志安先后到全国多地考察学习后,带领村民开展养殖业,以“规模化种植养殖业为主,家庭种植养殖业为辅”带动群众致富。同时,还引进优质蔬菜合作社落户竹园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提高农民收入。

建大棚蔬菜基地3个,家庭农场4个,玉米、小麦合作社3个,养牛场4个,养猪场3个,养羊场5个……如今,在谢志安的带动下,竹园村养殖业、种植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我们不能辜负村民的信任和期待,要从村民的需求着手,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村民切实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成果和实惠。”看着乡亲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谢志安兴奋不已:“真应了那句话,‘人勤地不懒’。只要大伙一条心,瞄准一个目标,竹园村一定能变富。”

“谢书记虽然已经退役,但平时看到他总是精神抖擞,军人风采依旧,面对困难总是充满信心,耐心又细致地解决问题。他就像一个标杆,带领广大村民攻克一个个难题。如今,村里每家每户的收入都翻了几番。”村民徐学春说起切身感受,总有说不完的掏心话。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农业结构调整又是产业振兴的切入点,农业结构调整做得好,乡亲们的日子才能过得好。”眼见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美,但谢志安并不满足于此,“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我们还要继续迈大步。”

先进党支部、土地流转先进村、小田并大田示范村……5年来,如同谢志安为乡亲们办的“好事”一样,他带领全村收获的荣誉也有“一箩筐”。谈起未来,谢志安说:“虽然早已脱下军装,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能忘。让群众满意是真本事,苦干实干是硬道理,我还会努力奋斗,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全媒体记者 张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