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犯罪也得交DNA?美国海关这波操作,太欺负人
发布时间:2025-09-24 15:57 浏览量:1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2017年1月29日,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哈茨菲尔德-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发生抗议活动期间,一名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官员在航站楼内观察现场。
一份最新分析显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官员在2020年至2024年间,采集了约两千名美国公民的DNA样本,其中最年轻者仅十四岁,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未面临过刑事指控。
该报告披露,2021年3月,一名二十五岁的美国公民在途经芝加哥中途机场时,遭到美国边境巡逻队的拦截。尽管未被指控任何罪名,这名公民仍被迫接受了口腔拭子DNA采集,样本被送往联邦调查局(FBI)。该匿名公民最终获准入境,但其DNA样本在未受刑事指控的情况下被录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基因数据库。
这份由美国乔治城大学隐私与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最新公开数据得出的报告指出,该机构的官员甚至从年仅十四岁的公民身上提取了遗传物质。
“美国国土安全部在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持续采集美国公民的DNA,这种公然且令人震惊的权力滥用已构成违宪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乔治城大学隐私中心研究与倡导主任斯蒂维·格拉伯森指出。
移民当局采集的DNA样本与联邦调查局共享后,这些信息将存储于“联合DNA索引系统”(Codis)数据库。该系统由地方、州及联邦执法机构全国通用,用于通过DNA识别犯罪嫌疑人。乔治城大学隐私与技术中心在2024年5月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曾收集所有被拘留移民的DNA信息。根据该机构数据,边境巡逻队还收集并共享了移民儿童的DNA信息。初步估算显示,约十三万三千名青少年和儿童的敏感基因信息正被永久上传至该联邦犯罪数据库。
最新披露的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文件特别记录了在包括主要机场在内的各类入境口岸被采集基因信息的美国公民数量。该机构汇总的数据包含了边境人员采集DNA样本者的年龄及所涉指控。与那名二十五岁公民类似,约四十名美国公民在未被指控犯罪的情况下,其DNA样本仍被海关与边境保护局采集并共享给了联邦调查局。其中有六人为未成年人。
现行法规允许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采集任何被逮捕、面临指控或已被定罪者的DNA样本,无论其公民身份如何,同时也可采集被拘留的非美国公民样本。
格拉伯森强调,法律禁止边境巡逻人员仅因拘留就采集美国公民的DNA样本。但她指出,最新披露的数据表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缺乏核查采集DNA是否合法的机制。
在某些特殊案例中,美国公民仅因民事违规而非刑事犯罪而被采集DNA,例如“未申报”行为——这可能仅仅是未申报在国外购买的物品。在至少两起公民被采集DNA的案例中,海关官员仅在指控栏填写“移民官员检查”。
“这是海关自己的行政数据,”格拉伯森指出,“这些记录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栗。大量案例表明,海关人员毫无理由地将美国公民单独带离并强行采集口腔拭子。”
在近两千起美国公民遭到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采集DNA的案例中,约八百六十五起并未被提起正式的联邦指控。格拉伯森指出,这意味着相关案件从未提交给法官等独立的仲裁者审理。
“这些人未必都会接受法官对拘留和逮捕合法性的审查,”她表示。
DNA数据可能暴露极其敏感的信息,包括个人的遗传关系及其亲属信息,无论其公民身份如何。 格拉伯森指出,这些信息可被纳入用于调查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数据库,可能导致人们卷入本不该涉及的调查。
“如果你认为公民身份能免于专制行径的侵害,这恰恰证明它既不能,也不将能做到,”她强调。
作者信息
乔安娜·布伊扬,美国《卫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