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部长发表英文博客文章
发布时间:2025-09-24 22:13 浏览量:1
据“微言教育”9月24日消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以“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成员”身份在该组织网站发表英文博客文章。
这篇名为《优先发展教育服务支撑现代化发展》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将实施2030年教育议程融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取得显著进展的成就与经验等。
2030年教育指导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指导机构。目前,距离2030年教育议程终点只剩5年。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多国领导人聚集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当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30教育行动框架》,提出教育是“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要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不让任何人掉队,并致力于解决全球当前和未来的教育问题。
“教育2030行动框架”建立的原则是,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和适应性权利。
其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少年完成免费、公平及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并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确保所有儿童接受优质的儿童早期发展、保育及学前教育”“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增加拥有相关技能的人员数量”“消除教育上的性别差异,确保残疾人、原住民和弱势儿童等弱势群体享有平等接受各层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等。
2017年,教育部对外提到,面向2030的教育,应该是更加开放的教育,突破时空界限和教育群体的限制,人人、时时、处处可学;应该是更加适合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应该是更加人本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幸福;应该是更加平等的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应该是更加可持续的教育,强调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对于我国来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
当前,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此外,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新时代中国教育努力承担大国责任,已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就在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到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
“十年来,中国将实施2030年教育议程融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怀进鹏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文章从“坚持依法治教,规划引导”“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先行”“坚持公平为重,推动教育更加普惠包容”“坚持服务为要,实行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坚持面向未来,以数字化塑造教育新形态”“坚持对外开放,深化教育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文中还列举了多组数据,比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8%,每年毕业生超1000万,其中50%以上是理工农医类。职业院校供给了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新增从业人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4.3年,文盲率下降到2.67%”等。
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与复杂挑战,世界需要和平,各国需要发展,人民企盼幸福,教育需要有更大作为。文章对全球教育新议程几点建议:
一是普及全纳普惠的高质量教育。确保未来全面普及包容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初等和中等教育。使所有人都能享受公平包容普惠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二是构建智能化的未来教育。运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建设未来教育新生态,普及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学习,更好服务每个人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
三是实现科技与人文教育协同。推行能力导向和问题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学会共处、学会跨文化交流合作。
四是构建开放协作的全球教育。拓展国际教育交流空间,丰富教育选择。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合作,更有效地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