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喝出来的?医生警告:即使是铁打的肾,这4种水也要少喝
发布时间:2025-09-27 07:00 浏览量:1
说到肾脏,很多人平时不会太在意,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就算随便喝点什么也没事,殊不知,很多肾病患者回头想想,问题其实早就在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埋下了。
肾脏是负责过滤废物和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一旦负担太重,慢慢积累,就可能走向肾功能衰竭,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尿毒症。
近些年,医院里的病例越来越多,有医生说过一个很扎心的现象:不少人并不是因为药物或者遗传才出问题,而是因为日常饮食习惯,尤其是喝的东西出了大问题。
大家平时都强调“多喝水”,没错,清水对身体确实好,但并不是所有的水都一样,某些饮品喝得太多,反而可能让肾脏越来越吃力。
先说碳酸饮料,这东西在年轻人中几乎是标配,不管是聚会还是熬夜,总有人喜欢来上一瓶。碳酸饮料里含有大量的糖分和一些添加剂,喝多了不仅让血糖血脂波动,也会增加体重。
体重增加又会影响到肾脏代谢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人以为零度饮料就没事,殊不知人工甜味剂在体内分解后也会对肾脏造成一定负担,研究发现,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的人,肾功能下降的风险更高。
这类饮料刺激口腔和胃部的同时,还会改变人体酸碱平衡,肾脏不得不更加卖力地工作来维持稳定。
特别是那些已经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基础问题的人,如果再不控制,碳酸饮料几乎就是雪上加霜。
很多人说偶尔喝一两瓶没关系,但问题是,一旦形成习惯,每天都离不开,就很难真正控制量,久而久之,肾脏就像机器一样超负荷运转,出毛病只是早晚的事。
再说浓茶,很多人习惯饭后来一杯觉得解腻,也有人喜欢用浓茶提神。茶本身是好东西,茶多酚对身体有不少好处,适量饮用完全没问题。但问题出在“浓”字上。
浓茶里含有较高的咖啡碱和草酸,喝得多可能导致钙质流失,容易形成肾结石。
肾结石如果不及时处理,反复发作就会损伤肾功能,特别是有人晚上还喜欢喝浓茶,结果睡眠质量下降,第二天继续靠茶提神,长此以往,不仅肾脏受累,整个人的免疫力也在往下掉。
研究显示,长期饮用过浓茶的人群,肾脏结石发生率更高。还有一些人本身喝水就少,平时以茶代水,实际上补水效果并不好,反而增加了草酸盐沉积的风险。
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碱,在高浓度时会让肾脏排泄负担加大,这种情况下即使年轻,也可能出现肾脏方面的小问题,只是早期不容易被察觉。
说到酒,很多人觉得不喝不合群,聚餐应酬少不了,酒精代谢主要靠肝脏,但其产生的乙醛和尿酸最终还是要通过肾脏排泄。
酒精会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让尿酸水平上升,痛风患者最清楚那种折磨。尿酸长期偏高,会直接伤害肾脏,形成痛风性肾病,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中,慢性肾病的比例明显增加。
有人说红酒适量对心血管有益,这个话题争议很大,但再怎么说,酒精本身对肾脏并没有任何好处。肾脏不喜欢刺激,酒精偏偏就是刺激性的物质。
很多人喝酒的时候喜欢搭配高盐食物,结果对肾脏来说就是双重打击。
长期如此,不仅肝脏累,肾脏也跟着拖垮,尤其是一些人有高血压病史,酒精让血管扩张收缩不稳定,对肾小球的损伤就更明显了。
总的来说,不管是啤酒、白酒还是红酒,只要过量,都会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至于“少量有益”的说法,更多是心理安慰。
浓肉汤很多家庭都有习惯,觉得营养丰富,喝一碗就能补身体,其实汤里溶解的不是蛋白质,而是大量的嘌呤、脂肪和盐分。
嘌呤代谢会生成尿酸,尿酸偏高会伤害关节和肾脏,长期喜欢喝浓肉汤的人,尿酸高的几率明显增加,这一点医生早就提醒过。
与此同时,高盐分会增加血压,而高血压又是慢性肾病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喝浓汤看似补营养,实际上却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研究显示,经常喝浓肉汤的人群里,肾功能指标异常的比例并不低。
特别是一些人喜欢用大量骨头长时间熬汤,汤里的钠含量和脂肪含量会更高,喝进去的全是让肾脏受累的东西。
再者,很多人喝汤的时候还会加调料,咸上加咸,肾脏只能拼命工作来排除多余的钠离子。长此以往,慢性肾病的风险自然水涨船高。
这些饮品单独看可能觉得没什么,关键在于日常生活里的频率和总量。大家常说“毒药在剂量”,喝一两次未必立刻出问题,但如果成为习惯,就会慢慢累积,最终变成无法逆转的损伤。
肾脏的特点是代偿能力很强,早期出现损伤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真正出现水肿、尿少、乏力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了。
近来不少医生反复强调,慢性肾病其实并不罕见,只是大家平时没重视。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每十个人里大概就有一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只是大多数人并不自知。
因此,生活中最好的做法还是尽量以白开水为主,适量饮用一些淡茶或淡汤,不要依赖碳酸饮料、浓茶、酒和浓肉汤。
尤其是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尿酸的人群,更要注意,肾脏承受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这些饮品的长期刺激,病情只会加重。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身体没事,殊不知等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无法逆转。
总的来说,保持一个简单的饮水习惯,就是对肾脏最好的保护。并不是说这些饮品完全不能碰,而是要明白其中的风险,不要天天当水喝。毕竟,健康这件事,说白了就是积少成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尿毒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症状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丁春花;王德琴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