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一条街,绽放一座城!看太原城市更新的“迎泽大街样本”
发布时间:2025-09-27 15:19 浏览量:1
在中国,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地标性的街道: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深圳的深南大道、成都的天府大道等。它或许不是最宽阔的,也不是最繁华的,但它一定是嵌入城市肌理最深、流淌在市民血液里最暖的文化根脉。
在太原,迎泽大街便是这样的存在。
“十里长街,华丽绽放”“崭新、宽阔、平坦、大气”“焕发新活力、又不失韵味,妥妥太原地标!”“街心游园与小品景观穿插成趣”……你一言,我一语,从网友“密集”交流中,可以感受到迎泽大街西段刚刚焕新后的满满活力值。
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迎泽大街东段和西段的改造,被赋予了多重意义,成为太原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跨越。
以人为本
“改”出来的温度
从迎泽大街的长度、宽度、历史价值、文化底蕴、政治意义等方面来看,它是见证太原乃至山西历史变迁、时代发展的“窗口”。
高起点规划,高站位谋划,高品质策划。如何让“三晋第一街”更好释放出契合时代发展的感召力,给予人和城市更深远的滋养?“以人为本”,成为这条街、这座城继往开来的锚点。
完成改造的迎泽大街,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15厘米的落差,增加了行人的安全系数;沿街数十个街头公园、口袋公园,成了放学后儿童的美育课堂;哪怕交通标线表面凸起的一个个“小圆珠”,在雨夜中反光还防滑,安全感拉满……这些细微改造,以“绣花功夫”织就民生幸福图景,将城市更新化作有温度、有质感的“民心工程”。
走进一条街,品味一处景,打开一座城。能保留的大树尽量保留、能拆除的围墙尽量拆除,“辗转腾挪”在迎泽大街的绿化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一座城“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样本。沿街数十个街头游园和口袋公园,仿佛就是一个个微缩世界,一花一草、一石一山,细心地去欣赏,就能发现它们的与众不同。“通过拆围透绿,把院落打开,绿地空间豁然开朗。”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静介绍。
添置座椅,增设城市综合驿站,沿街游园绿地规划建设了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把一个个角落变成了暖人的“港湾”——减少机动车的绝对路权,增加人的停留可能,背后是这座城市街道空间从“车本位”向“人本位”的回归,是从“功能单一”向“多元复合”的升级。
“这些改造看似微小,实则是城市治理理念的一个转变。”业内人士表示,“街道改造更新的目的是回归人的需求,让上班族、外卖员、残障人士都能找到便捷的路,让需要休憩的环卫工人、等候孩子放学的家长、推婴儿车的母亲都有舒适的空间。”
“硬件”升级,“软件”也在提升。迎泽大街西段,商场和写字楼林立,道路两侧曾混乱停放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改造完成后,路牙石上不去了,执勤人员会将骑车人指引至专门的停车区……整条街道市容秩序井然,成为附近居民和游客饭后散步休闲、晨跑夜跑、拍照打卡地。
迎泽大街的热闹,不只是本地人的日常,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采访时,恰逢来自山东日照的齐珊珊一路忙着拍照打卡,并向亲朋好友推荐:国庆快到了,快来太原吧,迎泽大街绝对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迷人景色、动人温情、醉人烟火,每个瞬间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以品质提升筑就宜居空间,迎泽大街之变,映射的是太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街的焕新实践,为新时代做好城市更新写下温情注脚。
智能治理
“改”出来的高度
高空俯瞰,以香槟色为主色调的迎泽大街,犹如一条金色的绶带,优雅地铺展于城市的心脏地带。
这条贯穿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将并州城的山、水、城、园等多元景观有机串联。
外有颜,内有料。迎泽大街维修改造中,太原首次为道路装上“健康监测仪”。这场“向美而生”的街道焕新,既是民生工程的“硬投入”,也是治理能力的“软升级”:9月10日通车的迎泽大街西段,在13个关键路口,安装井盖监控器200套、燃气泄漏智能探测仪35套、井室温度液位监测仪22套、土壤温度计220套,试点推进供水、供热、燃气、排水等“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让地下看不见的管网变得更智能,构建起“看不见的防线”与“可感知的生态屏障”。市民还能从沿途设置的约2300个设施铭牌、110套视频监控设备中,窥得“城市生命线”的端倪。
数据监测让地下管网会“说话”,更为道路隐患排查从“广撒网”转向“精确打击”。去年,在迎泽大街东段改造中,沿线排水管网布设了37个监测点,安放监测设备63套,对改造后的排水管网进行全面监测分析。针对管网异常监测指标,对上游管网隐患问题进行溯源排查,初步诊断出迎泽大街东段有雨污水管网入流入渗、管网错接风险点近10处,赋予了道路更多的“感知力”。今年5月,包括迎泽大街监测网络在内的太原市城市“排水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项目,入围中国智慧城市大会智慧城市先锋榜。
迎泽大街智能感知系统的上马,揭示着城市更新的未来图景。“数字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有温度的治理伙伴。”市市政建管中心主任王海滨表示,“智慧化不是用‘数据铁笼’取代人间烟火,而是以‘数字绣花功夫’编织更有韧性的城市生活网络。”
暮色四合,中华灯亮起,大街的夜晚被装扮得分外妖娆。
春节时的喜庆红色、中秋时的温馨黄色,国庆时的庄重蓝色,这些,路灯都能完美呈现。配备了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控制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中华灯,能够实时感知并响应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交通流量及天气状况,进而智能地调整路灯的亮度:在人流密集或车辆往来频繁的时段,路灯会提升亮度,确保人车安全通行;而在夜深人静或交通稀疏的时段,则会自动降低亮度,以实现能源的有效节约——改造后的智能路灯系统相较于传统路灯,节能效果显著提升了30%以上,降低了城市的运营成本,减少了碳排放。
变“治理”为“智理”,让城市“舒筋活络”,太原这波操作有“面子”,更有“里子”!
产城人融
“改”出来的深度
迎泽大街不仅仅是一条街,它更是一条城市中轴线。今年6月,迎泽西大街更名为迎泽大街,起止点同步调整,现东起东中环路、西至西机路,由原先的5.8公里延长至12.3公里。去掉“西”字,将整条道路统称为“迎泽大街”,极大地强化了这条中轴线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使其作为“三晋第一街”的形象更加突出、响亮。
此次维修改造,迎泽大街西段在标准、风格等方面,与去年竣工的东段如出一辙。
这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的“暖心工程”,更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琳琅满目的美食、鳞次栉比的商铺、流光溢彩的灯光……行走在这条历经岁月洗礼的长街上,只觉生机与活力扑面而来。多家知名商场明确表示,迎泽大街西段的升级,给商场带来人气涌动和活力沸腾的商机。这里,激荡着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一池春水:以山西第一高楼——信达国际金融中心、万柏林区三大活力商城之一——公元时代城等为代表,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现代服务业等头部企业、潜力企业兼容并包,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奏响着夜经济、潮经济、青春经济的华彩乐章。
城市不应该只有高楼大厦、霓虹彩灯,更应有市井长街、人间烟火。朝朝暮暮的烟火气,才是大街韵味的安放之处。在公元时代城青砖灰瓦的古槐巷中,经营着一家地方特色美食的赵贵生,总在打烊后试吃菜品:“这道菜凉了都好吃,才算合格。”这份偏执,让他的小店每天人流涌动。在迎泽大街,像赵贵生这样拥抱变化、扎根传统的创业者还有很多。
灯火可亲,笑语盈巷,这条大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城市更新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建筑拆与建、空间调与换,而是持续激发城市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于太原而言,对迎泽大街的维修改造,追求的绝非是一条街的“流量”,而是重塑城市空间、实现东城与西城联动的大棋局。有分析认为,统一命名后,迎泽大街商业体可形成东段金融港、五一广场文化核再到西段科创谷、高端商业综合体的产业走廊,商业价值提升20%以上。
一轴串两翼。迎泽大街正在向东向西展开有力的臂膀,编织起一张更大的经济网,撬动经济多元活力,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的新高地。
文旅新IP
“改”出来的宽度
当中华灯点亮太原的夜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街区的繁华,更是一座城市在文化觉醒中书写的未来简史。
按照原始风貌予以整修的太原火车站建筑,与迎泽大桥桥头堡遥相呼应,满满的怀旧感;迎泽大桥的汉白玉栏杆集中展现了“晋阳八景”,带着鲜明的太原印记,让“老太原”触摸乡愁,让外地游客阅读城市;带“迎泽大街”字样的地砖和路侧石,随处可见的如意纹样,让街道更具辨识度……你可以漫步在整洁清新的街道上,感受时光的清浅;你可以驻足欣赏古老晋阳的人文记忆、历史变迁,体会和谐的人居氛围。大街犹如一条时光纽带,串联起太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迎泽大街的前身,可溯源至600多年前的明太原城南城垣外一条连接“迎泽”“承恩”两座城门的环城土路。20世纪50年代,时任太原市市长的岳维藩,提出修建70米宽的迎泽大街。而在当时,太原城市道路最宽仅有六七米,这便是迎泽大街成为“三晋第一街”的由来。
“城市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钢筋森林,而是要有城市特色、人文温度。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功能完善,更要让每条改造后的街巷都带着太原特有的文化属性,就像‘双面绣’一样,一面是现代化的便利舒适,一面是绵延千年的太原韵味。”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9月21日,清晨的阳光洒在空旷的迎泽大街上,不远处,太原火车站标志性的大钟时针走至7时30分,“砰”的一声发令枪响,第一波选手率先出发,欢呼声与加油声瞬间“炸开”,一座城市被一场马拉松赛唤醒。从五一广场出发,经过柳巷、迎泽公园等城市地标,远眺晋商博物院、文庙、纯阳宫等文物古迹。在网络、电视上,观众也跟随他们的脚步一同领略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活力。世界田联路跑事务部官员肖恩·琼斯说,要想认识一座城市,跑步是最好的方式。赛道沿途的风景、城市的建筑风貌、民俗文化的展示,都通过赛事直播和参赛者的社交媒体传播,呈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的眼前。
“太原人越来越懂得文旅推介的‘流量密码’!”有网友如是评价说。迎泽大街上,“国风国潮”不断推陈出新:起初有人伴着民乐跳起了古风舞;后来有人身着蓝色军装、头戴红五星老式军帽、背着帆布军挎包,骑上“二八大杠”单车在街上穿行;近来,有市民偶遇众多披甲武士“手执长剑”,锦衣夜行……市民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演绎着“青春风暴”与千年古城的双向奔赴!
以文脉赓续守护城市根脉,以迎泽大街为代表的城市更新,展现出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的交相辉映,展现出文化根脉与科技文明的弦歌相和,展现出人民幸福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迎泽大街是凝固的历史长卷,亦是流动的时代脉搏。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怀揣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厚意,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