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最刻薄的皇帝,杀恩师屠功臣,为何还被后世尊为千古仁君?
发布时间:2025-09-28 17:36 浏览量:1
有个当了皇帝二十多年老师的人,被中尉哄上马车,说要去朝廷商量正事,结果马车直接拉到长安东市,身上还穿着上朝的官服呢,就被腰斩了,这人就是晁错。
汉景帝刘启,前阵子还一口一个“老师”叫得特亲热,转个身就下命令把晁错全家都杀了。
汉景帝明明刻薄到记仇还能灭人全家,却能跟他爹汉文帝一起,顶着“文景之治”的名头当千古仁君,这背后藏的事儿可不少。
首先得说清楚,做人好跟当皇帝好,根本就是两码事。就像晋惠帝,这人本性不算坏,看到嵇康的儿子嵇绍为了保护他战死,哭着说别擦嵇侍中流的血,对死人都能念着情分。可他是个傻子,看到灾民饿死,居然问为啥不吃肉粥?傻子能当个心软的好人,却当不了能治理国家的皇帝。
反过来,像汉景帝这种人,人品不算好,却有本事稳住江山,照样能成好皇帝——他不是傻,是精得只打自己的小算盘,只算自己的利益。
晁错的悲剧,打一开始就跟汉景帝的自私绑在了一块儿。当年秦始皇统一全国,搞郡县制,结果秦朝传了两代就亡了。后来项羽、刘邦都怕走秦朝的老路,项羽干脆当西楚霸王,让诸侯们认自己当老大,不当皇帝。
刘邦更厉害,搞了个郡国并举的法子——朝廷直接管的郡大概十五个,剩下的地盘全分给诸侯王,让他们自己管理。这些诸侯王权力大得吓人,能自己造钱、收赋税,到了汉文帝、汉景帝那时候,地方诸侯的势力已经超过中央,成了大麻烦。
晁错就是带着解决这个麻烦的削藩办法登上历史舞台的。他早年就跟着还是太子的刘启读书,当了二十多年老师,刘启登基后,把晁错提拔成御史大夫,让他管监察的事,还一个劲跟晁错打感情牌。晁错一看学生这么信任自己,就一门心思推进削藩,想把诸侯手里的地盘收归中央管。
可晁错的老爹,比他看得明白多了。老人家从河南老家赶到长安,找到晁错就劝他,别把人家宗室亲戚的关系都搞僵了。晁错却没听进去,他觉得自己的主张是为了国家好,而且有汉景帝这个学生撑腰,再多人恨他也不怕。
晁父一看儿子听不进去,气得直跺脚,父子俩闹得不欢而散,晁父回去也没多久就自杀了。晁错却没当回事,还觉得老爹不懂眼下的形势。
结果没等晁错看到自己名垂青史的那天,麻烦就来了。晁错推进削藩后,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很快打着不反皇帝,只是帮皇帝除掉晁错这个奸臣的名号造反了。这就是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叛军的兵力比中央军还多,汉景帝一下子就慌了神。
说起来,这七国之乱跟汉景帝自己还有点关系。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吴王世子来长安做客,两人一起玩六博棋这种桌游。玩着玩着起了争执,刘启脾气暴躁,直接举起棋盘砸过去,把吴王世子活活砸死了。吴王刘濞本来就对中央削藩不满,现在又有杀子之仇,干脆就借着杀晁错的名义造反了。
汉景帝慌了神,首先想的不是怎么平定叛乱,是怎么把自己摘干净。有人给他出主意,诸侯造反说是要杀晁错,皇帝只要把晁错杀了,说自己是听了奸臣的话才削藩,诸侯就没理由再反了。汉景帝一听,觉得这主意挺好,就是有点对不起老师。他琢磨了半天,想出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想杀老师,是为了天下人,只能牺牲他一个。
理由找好,汉景帝半点没犹豫。他先让丞相、中尉、廷尉一起联名弹劾晁错大逆不道,请求判处腰斩,让他全家在闹市被杀头示众。晁错到死都没弄明白,自己忠心耿耿帮学生稳固江山,最后怎么就成了替罪羊,连全家都保不住。
汉景帝的刻薄,可不止对晁错一个人。之前有个叫张释之的大臣,是汉初有名的公正法官,官做到了现在最高法院院长的位置,叫廷尉。
当年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跟弟弟梁王一起乘车进司马门,这司马门是皇宫的禁地,按规矩只有皇帝能走,太子也得下车步行。张释之不管他是太子,直接拦了下来,还向汉文帝弹劾刘启大不敬。汉文帝觉得张释之做得对,还夸了他。
结果汉文帝一死,汉景帝登基,确实记起了这笔仇,但没马上动手。张释之知道汉景帝小心眼,赶紧说自己生病想辞官,怕被杀头。可汉景帝不让他辞官,过了一年多,才把他贬到淮南国当丞相。张释之那时候年纪已经大了,到了淮南国后,过了一段时间就去世了。就因为当初张释之按规矩弹劾过他,汉景帝能记恨这么多年,连个老臣都不肯放过。
还有个叫邓通的,是汉文帝跟前最得宠的人。汉文帝后背上长了个毒疮,流脓又流血,疼得根本受不了。邓通天天守在旁边,用嘴帮汉文帝吸脓水,把文帝伺候得那叫一个舒服。
有一回汉文帝问邓通,天下谁最疼自己,邓通想讨好未来的皇帝,就说肯定是太子。结果汉文帝还真信了,等刘启来看病,就让他也帮忙吸脓水。刘启哪下得去嘴啊,脸涨得通红,别提多难堪了。
后来刘启一打听,知道邓通常帮老爹吸脓水,心里又羞又恨,觉得邓通这是让自己丢了大脸。他登基当上皇帝后,没直接找邓通的麻烦,而是有人告发邓通偷偷铸钱,汉景帝趁机下令彻底调查,把邓通的家产全给没收了,还让他背上一大笔债。
馆陶长公主,也就是汉景帝的亲姐姐,看邓通过得可怜,偷偷给了他点钱和粮食,结果汉景帝知道后,立马派人把这些东西也给没收了。最后邓通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活活饿死在街头。
其实晁错、张释之、邓通这几个人的悲剧,说到底都是封建皇权搞出来的悲剧。在皇帝眼里,臣子再忠心、再有本事,也只是维护自己权力的工具。用得着的时候,能喊“老师”“功臣”,说得比啥都亲;用不着的时候,就能随便找个理由把人除掉,连半点情分都不讲。
汉景帝算不算好皇帝?单看治国能力,他算,因为他稳住了汉朝的江山,给后来汉武帝的盛世打下了基础。可要是看做人,他自私、刻薄还记仇,根本算不得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