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开不完的会,我们距离「信息自由」还有多久?

发布时间:2025-09-28 22:22  浏览量:1

文 | 阑夕

信息自由,很可能是现代人最难实现的目标之一。

根据政府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来看,2024年主流平台日均上线的短视频数量多达1.3亿条,如果每条视频都按一分钟的时长算,短视频平台每天新产生的内容,就足够一个人不眠不休地连续观看超过240年。

这还只是短视频一种媒介,换算到我们每天工作中都需要处理的文本信息上,这个数字只多不少。

所以FOMO(错失恐惧症)才会变成当代人普遍性的情绪,微信群聊里999+的未读消息、微博榜单上每小时轮换一批的热搜、抖音私信中朋友们轰炸式的短视频分享,每一个都让人恨不得暂停时间去慢慢消化。

开会,本来作为应对职场FOMO的高效方法,但最近也成了我们的焦虑来源。

现实中,经常碰到好几个会议堆在一起开,哪个会都重要,哪个会我都想参加,我却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这反而让我陷入了更深的信息焦虑。

直到最近,偶然发现腾讯元宝和腾讯会议新上线了「AI托管」功能,我好像找到了回归「信息自由」的一种新思路。

· · ·

如果你是腾讯游戏的玩家,一定不会对「托管」感到陌生,事实上,在AI还没有火起来的年代,QQ斗地主就有智能托管的服务,玩家在打牌中途若是有事要离开,依然可以委托系统替自己把这局打完。

而AI托管把这个功能搬到了会议中——如果没时间或要中途离开,就委托AI替你开会。

在场景端,腾讯会议提供了会前托管会中托管两种选项,分别长这个样子:

我会根据会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用法。比如在我以「听」为主的会议上,提前点击「AI托管」,在腾讯元宝内就创建了一条托管记录,帮我实现完全脱手的体验,整场会议结束之后,会议纪要会自动同步到元宝内,不但支持文档保存,还可就地取材,进一步向元宝提问,在超长的文本里锁定自己想要的信息点。

在我的工作模式里,这种靶向RAG能力绝对是刚需,因为多线并行的项目太多,每次开会之后虽然都能生成纪要,但是只要平铺的文本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大脑带宽就会吃紧,典型表现就是每个字都看得懂、连在一起就会到处遗漏。

和元宝对话,能够立竿见影的摆脱「人找信息」的低效性,转而驱动AI来根据我的需求重组信息,实现「信息找人」的质变体验,这很畅快。

至于重要程度较高的会议,「AI托管」能给我提供的帮助就更大了。

简单来说,哪怕由于突发状况的中途离场,通过会中的「AI托管」也不会再遗漏掉重要信息,元宝在我离会的时候就会开始帮我记录要点,事情处理完后重新入会,我就能通过这些要点清晰看到会议的讨论进度,避免一脸懵逼的脱节状况。

更重要的是,和其他只会转机械录的速记类产物不同,元宝生成的会议纪要能捕捉到发言者的情绪、并推理出情绪背后的「言下之意」。比如发言者提及某件事时语气不太满意,这也会被元宝精确识别出来,最后强调在纪要里。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常常需要向未参会的第三方转述会议内容,而传统的会议速记是体会不到发言者情绪的,这导致我只能用最原始的记忆法尽量还原当时的会议氛围,准确度低不说,还常常会出现遗漏。

而元宝的情绪理解技能,让我在转述时直接省略了九成以上的沟通时间,毕竟这份AI纪要已经做到概览和细节兼备了,再加上对情形的精准识别与理解,可以说转述会议内容这项工作,已经成为了我代办清单里的历史。

至于本人亲自参与的会议,有时候时间长了,也很容易陷入信息丢失的错乱。此时,用上腾讯会议里的「AI纪要」功能,帮助我增强了对信息的掌控感。

在腾讯会议中打开AI纪要,每隔2分钟就能自动生成一次总结。无论是信息量太大抓不住重点,还是自己走神没认真听,我都能通过浏览纪要快速把握整体讨论的要点,不会偏离主题。

这种无损化的信息传递,几乎重新塑造了开会的自由成分。

· · ·

开会需要员工尽可能多的在场,但员工又无法确保自己时刻在场,是现代分工体系下的时间悖论。

比如有些跨部门的会议会让负责协同的同事参会旁听,其实是为了对齐信息,为了满足这样的在场需求,他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实际收益不成正比,以致于在场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

而在多场会议的交叉进行中,除了在日程上排不过来之外,同时处理多线生成的新增信息也是让人叫苦不迭的脑力工程,尤其是原生的会议记录不可避免的加载了大量无效信息,去噪化也会导致效率低下。

腾讯会议和元宝的组合,在事实上打破了「信息获取必须绑定肉身在场」的忠诚度检测,让开会回归信息流通与组织的本质,还用户以自由。

亚马逊早就实践过这一点,杰夫·贝佐斯在全公司主导的开会原则就是,所有会议禁止用PPT,内容最多不能超过6页纸,而且必须要以文档形式让人能在短时间内轻松读完。

作为可能是全球效率最高的科技巨头,亚马逊的开会方式在业内一直备受推崇,但在同时也没有多少公司能够学会,因为优秀的制度永远知易行难,同样的流程未必能够复制同样的质量。

不过,技术创新的成果,也从来都会让「多数方」均等受益,好的工具,就是能帮助使用者跨越原本遥不可及的鸿沟。

这就是科技的人本主义精神,让信息为人服务,而不是反过来,驱使人去追赶信息。

面对这个时代里遍布的信息焦虑,腾讯会议和腾讯元宝通过「AI托管」和「AI纪要」等创新性功能,再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会议的全新信息协同方式。

或许未来,在AI的协助下,我们迈向「信息自由」的脚步也会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