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高!外省公务员辞职来珠海当合同工!

发布时间:2025-07-01 06:55  浏览量:1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考编。

“尽头的尽头”总不可能是合同工吧?

现实总是让人意外,真的有人这么干了。

从北方到南方,从公务员到合同工。

一等一的人才曾是公务员

事情是这样的。

珠海有一家很牛的企业招人,要求“笔头硬、学历硬”。

通常来说,好单位为了避免各路人等“打招呼”和“硬塞人”,招聘主要是通过猎头和内推,这家也不例外。

观城哥由于认识一些写东西的人,也被叫来帮忙搜罗人选。

具体操作也简单,就是问问在媒体的年轻人有没有兴趣,从体制内朋友那里打听有没有符合条件的合同工。

很快就收集到一些简历,其中有一个人很特别。

这个人本硕都是211,之前在北方一个地级市给市委主要领导写材料,在各类理论刊物上发表过诸多文章,曾获评“优秀公务员”,综合素质极强。

几个看过其简历和文章的人都认为这是个“一等一的人才”,美中不足的就是年龄偏大,超过了35岁。

这个人之前通过一场全国公开招聘来到珠海,身份已不再是公务员,而是合同工。

观城哥了解到,此人选择来珠海的原因包括“收入至少翻倍”,以及珠海、横琴比内地更有发展前景。

另外,其本人并未有明确“挪窝”的意思,是体制内的朋友随手转发简历过来试试看。

体制内人员“南下”不稀奇

珠海近些年发展快速,人口也持续增加,其中就有不少人是北方体制内人员。

观城哥了解到,早些年珠海公开选调公务员,有不少北方城市的优秀人才通过层层选拔来到珠海,公务员身份也能得以保留。

后来随着跨省选调收紧,以及员额制、聘用制等选才用才形式的灵活多样,异地公务员来珠海的虽然少了,但更多的编制内外人才仍在持续大量涌入。

不过,勇于舍弃公务员身份的人确实少见。

这一方面说明人才对自身能力的充分自信,另一方面也说明珠海的吸引力强、收入待遇高、发展潜力大。

这些天,曾读过清华、北大、南洋理工、牛津的丁远昭由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未续约,如今做起了外卖骑手,引发热议。

还有清华美院硕士毕业的女孩转行当文眉师,让父母难以接受。

在短视频网站上,人大硕士、电视台主播送外卖,曾经的医生摆摊卖烤肠都引起关注,他们或是环境所迫,或是主动选择,“换轨式”切换赛道似乎变得常态化。

通过媒体报道可知,北方人早些年对编制的执念之深可以说是深入骨髓,早在2012年哈尔滨就有研究生应聘月薪不足3000元的环卫工,只因有编制。

不过,近些年由于经济和行业等原因,北方人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

有在北方的同学对观城哥说,当地电视台、报社以及文体部门都有在编人员主动离职,舍弃编制去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寻求事业发展,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下岗时期很像。

“公务员不干去干合同制的还没听说过。”同学说,“你们珠海的工资到底有多高?交个底,我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