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服务国计民生显行业担当

发布时间:2025-09-29 21:38  浏览量:1

本报记者 方凌晨

9月29日,由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信托业协会”)组织编制的《2024—2025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记者了解到,今年已是信托业协会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第13年。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方凌晨/摄

中国信托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新闻发言人蔡概还介绍,新中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以来,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金融改革浪潮中,逐步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合规发展”,再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金融力量。2024年,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从“开局起步”走向“全面深化”;进入2025年,行业更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为全面展现信托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果,宣传信托文化理念,《报告》结合信托行业特点和信托业社会责任模型,从党建责任、民生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公益责任、人本责任、责任管理8个方面介绍了2024年至2025年信托业社会责任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系统反映了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务实行动与具体进展。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信托业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9.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其中,资金信托规模为2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02%,占受托管理资产规模75.27%。资产服务信托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末,家族信托规模为6435.79亿元,保险金信托规模为2703.97亿元,其他个人财富信托规模为1149.06亿元,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规模为12611.46亿元;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规模为24099.78亿元。公益慈善信托业务方面,公益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余额为49.65亿元。

2024年,信托业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使命,精准发力,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末,信托业管理的22.25万亿元资金信托中,28.81%直接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另有46.17%通过资本市场间接支持实体经济,二者合计规模达16.68万亿元,基本涵盖了实体经济各个行业。

同时,信托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进程,围绕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拓展信托服务民生的边界,展现出服务国家大局、回应人民期待、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担当。2024年信托投向普惠金融领域的资金总量达1.6万亿元,设立养老服务类信托项目1148个,投入金额144.93亿元;乡村振兴相关项目289个,资金投入43.04亿元。

信托业也持续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切实发挥慈善信托在助力共同富裕中的载体作用。截至2024年末,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到2244单,累计备案规模达到85.07亿元。其中,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备案单数539单,较上一年增加85单,同比增长18.72%;新增备案规模16.61亿元,较上一年增加3.84亿元,同比增长30.07%。

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信托业也积极行动。2024年,绿色信托规模实现快速发展,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信托项目新增390个,同比增长21.50%,新增绿色信托规模1779.44亿元,存续规模为3253.88亿元。

人才是行业的宝贵资源,是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信托行业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才强企”战略,在队伍建设、培养机制、权益保障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工作。截至2024年末,信托行业员工总数达17884人,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从年龄看,40岁以下员工占比超过六成,中青年已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从学历看,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稳步提升,反映出信托行业人才素质的不断增强。

蔡概还表示:“展望未来,信托业将立足金融强国建设新征程,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在做精专业服务与深化受托功能中,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与人民美好生活的能力;行业将在规范中稳健转型、于创新中寻求突破,以更加开放、专业的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属于信托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