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的动态平衡
发布时间:2025-09-30 08:05 浏览量:1
有多大的池子容多大的水,只蓄水池会溢,直排水池会空。蓄水排水两不误,且维持在动态平衡,那么才是最好的状态。
水路通则路路通,一處不通则为水患。而水患人本能认为需要堵,正所谓水来土掩,实则应该是堵疏两不误,看看古人的都江堰,伟大的工程。再看看今人的大同御河,世纪工程。李冰父子人民景仰,大同书记人民爱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人民的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在EDU领域,当年的排水口涓涓细流,入水口严格把关,在蓄水池里的培养,出去就是精英,是普通大众阶级跳跃的不二之选,真才实学,独当一面,为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再后来,入水口洪流勇进,排水口,开闸放水,还好供求关系自然平稳,出去的水,几乎能得到对应的位置。在这超速发展的阶段,超前成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而超前的泡泡,是越吹越大,破裂是早晚的事。
而如今,蓄水池外,河道泛滥,排水口又成了涓涓之流,而入水口依然激流勇进,而蓄水池只能外溢,外溢意味着空间有限,空间有限就存在剧烈的竞争,而如此竞争,不存在公平,蓄水池下面的水就能高枕无忧,而上面的水,岌岌可危。
如此境况如何处理,不在蓄水池,而在蓄水池外的河道泛滥。河道一天不治理,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疏吧,别再堵了,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
千年来,古人留下的经验也足够用了。万里长城、京杭运河、都江堰等,哪个不是智慧的结晶。长江后浪推前浪,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吧,追寻自然规律,不惧现在,不畏未来。
物理中也有动态平衡,而动态平衡的问题,一般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会简单很多,这也不就是疏和堵两不误,但一定要疏对,一定要堵对,切莫本末倒置,一锅粥。
- 上一篇:中国老农民为什么七八十岁还要干活
- 下一篇:下个月,只要上18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