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危机(3)李存勖的苛政

发布时间:2025-09-29 18:38  浏览量:1

后唐疆域

李存勖很幸运,因为郊天的各种道具,朱友贞都帮他备好了。郊天通常要劳军,所以这也是万众期待的时刻。有司说缺钱时,郭崇韬慷慨解囊,还说:

“臣已倾尽家财以助大礼,愿陛下亦出内府之财以助有司。”

见郭崇韬一下子拿出十万贯劳军钱,李存勖颇为震惊:你哪来这么多钱?

不好意思,这笔钱来路很明确,是受贿所得。 对于这种违法行为,不是没人劝阻,但郭崇韬照收不误,还给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吾位兼将相,岂少钱邪?但以伪梁贿赂成风,今河南藩镇皆主上昔日仇敌,如拒贿赂,其能不惧乎?吾特为国家藏之私室耳!”

这话听起来光明正大,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袁象先等人的行贿数量来看,郭崇韬的受贿所得,应该远不止于此。因为他献的是十万贯铜钱,又不是十万两银子。他用一笔小钱,把自己置于道德高地,然后胁迫皇帝放血,李存勖能不恨吗?良久,他才开口:

“吾在晋阳自有积蓄,可令租庸取来相助。”

结果还真就取来数十万金帛,不过,都是从李继韬的晋阳老家拉来的,等于一罪二罚。

李嗣昭救过李存勖的命,最后为国捐躯,他的家属却被敲骨吸髓,连士兵都看不下去了,怨恨开始积累。

由于契丹屡屡入侵,李存勖命李嗣源驰援幽州,他也北上来到魏州。在谈论时局时,他忽然感慨:

“朕思在德胜寨时,霍彦威、段凝皆予之劲敌,终日格斗,战声相闻,安知二年之间,彼皆在吾朝中。吾无少康、光武之才,一旦中兴,皆尔等同心辅佐之故。”

“朕有时梦中,如在戚城,思念昔日挑战鏖兵,劳则劳矣,然而扬旗击鼓,差慰人心,残垣断壁,依然在目。予欲往德胜故寨,与卿再陈旧事。”

郭崇韬道:

“此去澶州不远,陛下再观战地,益知王业之艰难,岂不善哉!”

于是李存勖从魏州出发,先登上德胜城,一面指指点点,一面给群臣讲解当时的战况。然后他又渡河来到杨村寨,还召来龙骧、神威诸军将校,问当时诸将哪个勇敢,哪个胆小。君臣一路说说笑笑,就到了戚城先锋寨。

李存勖摆酒设宴,忆往昔峥嵘岁月。就在这位超级讲解员滔滔不绝之时,忽有宦官来报:洛阳宫夜里闹鬼!

还有这事儿?李存勖将信将疑,便命人找巫师驱鬼。宦官趁机进言:

“臣当年侍奉懿宗、僖宗时,六宫嫔妃将近万人,今宫室大半空虚,故有鬼游荡耳。”

李存勖一听正中下怀,于是命宦官和伶人去民间选美。景进等人一口气搜罗了三千多民女,远至幽州、太原等地都不放过。李存勖也不问这些女人哪儿来的,全部装上牛车带走。

不料张宪却来上奏:魏州诸营妇女亡失千余人,臣担心护驾诸军挟持藏匿于车中,欲将其带走。张宪说得很隐晦,但意思很明确:希望皇帝把人交出来。

可到嘴的肉,怎么能吐出去呢?李存勖要把魏军将士的妻女据为己有,连朱温都干不出来的事,这个沙陀人干了。

李存勖入汴时,梁朝后妃号哭迎拜。他见一个石姓王妃颇有姿色,便想留其侍寝,没想到石氏破口大骂。李存勖可不是朱温,不会因为女人节烈就心慈手软。他当场杀了石氏,又召来朱友贞的次妃郭氏,说只要从命,就允许她收葬朱友贞。

然而李存勖不过是想羞辱朱家人。完事后,他还令郭氏出家为尼,赐名誓正。

朱友贞的尸体虽然被张全义安葬了,但首级仍藏在太社。郭誓正在屈辱中活了下来,直到十五年后,石敬瑭才允许她收葬首级。郭氏了无牵挂,伴着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李存勖虽然霸占了几千个女人,却没有得到一个真爱,就连深受宠爱的刘皇后,都在宫中偷偷种草。他在战场上赢了朱温,在情场上却一败涂地。

降龙大师

也许是老天震怒,李存勖回洛阳后不久,就出现了日食。各地还发生了旱灾,连续几十天滴雨未下。可李存勖却很淡定,因为他此次北巡,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到魏州请活佛来洛阳祈雨。

诚惠出家在五台山,他声称能降伏天龙,呼风唤雨,号称降龙大师。这种在神话小说里才有的技能,似乎不该出现在历史中,所以连信佛的王镕,都认为这是个妄人。诚惠大怒:

“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开一片石头,常山之人,皆为鱼鳖也!”

没想到第二年真的发大水,还冲坏了镇州的关城,从此再也没人敢质疑活佛了。所以李存勖才带着后妃、皇弟和皇子拜见诚惠。诚惠也很有活佛的派头,天子拜他,他居然端坐不起。

百官和百姓也不敢不拜,唯独有郭崇韬鹤立鸡群,冷冷地看着这场闹剧。他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个妖僧的真面目,就会大白于天下。

诚惠到了洛阳后,开始装模作样地祈雨,市民纷纷仰着脖子围观。然而活佛发完号令后,什么也没发生,估计是龙王不在家。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别说下雨,连云都不动一下。这时,老百姓早已没有了先前的热情,活佛也不淡定了。有人就吓唬他:官家因大师祈雨无效,要把你烧死!

诚惠终于装不下去了,立即开溜。李存勖也没找他算账,因为他很快就吓死了。

还得说大师定力不足,因为他只要再装十天半个月就能下雨了,而且一下就七十五天,下得日月无光,江河泛滥。也就是说,发洪水了。于是李存勖给降龙大师赐号“法雨大师”。这回不用祈雨,要“祈晴”了。

这场闹剧让李存勖颜面扫地,本来他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只因刘后信佛,他才爱屋及乌信了佛。在刘氏看来,她能有今天,都是佛祖保佑,所以穷极无聊时还抄抄佛经,馈赠僧尼也非常慷慨。至于百姓死活,她毫不在乎。

丰财赡国功臣

这一年盛夏,宫中酷热潮湿,宦官就说:

“臣见长安全盛时,大明、兴庆两宫楼阁数百,皆雕梁画栋,今日宫殿竟不及旧时公卿之家,以至宅家无纳凉之处!”

说着,又是摇头,又是叹息。

“吾富有天下,岂不能作一楼!”

“然郭崇韬愁眉不展,常为租庸惜财,陛下虽欲营建,其可得乎?”

“吾自用内府钱,无关经费。”

他又让宦官去问郭崇韬:

“今岁盛暑异常,朕昔在河上,与梁人对垒,行营卑湿,披甲乘马,亲当矢石,犹无此暑。今居深宫之中而不胜其热,何也?”

“陛下昔在河上,劲敌未灭,深念仇耻,废寝忘食,心在战阵,故不以盛暑为意。今汴寇已平,中原无事,故虽在深宫,犹如蒸笼。倘陛下不忘创业之艰难,则暑气自消矣。”

见皇帝沉默,宦官又进言:

“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

郭崇韬的房子如何,李存勖能不知道吗?所以宦官是不敢说谎的。可见郭崇韬的受贿所得,主要还是用于个人享受。他有了权,有了钱,还要图名,对皇帝进行道德绑架。

所以李存勖当时就怒了,下令立即盖楼,而且要快!

得知皇帝让上万民工在酷暑中开工,花钱如流水,郭崇韬连忙劝谏:

“今年河南、河北遭遇水旱,军粮不足,请陛下暂且停工,以待丰年!”

然而李存勖却变本加厉,恨不得明天就能把楼盖好,因为他有的是钱。

这就得说孔谦理财有方,此人本来有望当上租庸使,只因出身卑微,遭到群臣抵制。郭崇韬也不想让这个人精掌管财政大权,但为了不得罪这个小人,还是让他当了租庸副使。

但孔谦还想再进一步,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不断横征暴敛,甚至在李存勖郊天大赦,宣布免税后,他还要继续征收。因为李存勖还是戏剧演员,经常说几句戏言,也算职业习惯。

除了收税,孔谦还搞放贷业务。放出去的款子,他要百姓用丝来还。当然了,丝价是要评估的,比如你家的丝,品相不好,半价!

权知汴州卢质赶紧上疏:

“梁赵岩为租庸使,举贷厚敛,结怨于人。陛下革故鼎新,为人除害,而有司未改其所为,是赵岩复生也!今春霜害桑,茧丝甚薄,但收正税,犹惧百姓流亡,今又举贷,人何以堪!臣惟事天子,不事租庸,愿早降明命!”

然而奏书上去后就石沉大海了。孔谦又重金贿赂伶宦,还叫景进“八哥”,终于当上了租庸使。为了提高吸血的效率,他把租庸使帖直接下发各州,就地征缴钱粮。

有节度使抗议,说制敕不下支郡,刺史不得专奏,孔谦破坏大唐传统,迟早要搞得天下大乱!

李存勖自称中兴大唐,只得下令:今后刺史奏事,必须由本道节度使转奏,租庸使征缴钱粮,也必须下牒给观察使。然而这份敕令也是戏言。因为他想学后梁,要把藩镇的财权收上来,所以默许孔谦继续发帖。

为了填平皇帝夫妇的欲壑,孔谦还请求削减百官俸禄,裁减官吏人数,又在各地设关卡,征收过路费,搞得民怨沸腾。看到钱财越来越多,李存勖心花怒放,还授予孔谦“丰财赡国功臣”荣誉称号。

英武盖世的李存勖,就这样一路狂奔着,冲向了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