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不行,后面再牛也没用?这个潜规则,早把人分了三六九等

发布时间:2025-09-30 18:23  浏览量:1

你以为毕业进了社会就能靠本事吃饭?错。现实是,你第一张文凭从哪出来的,早就悄悄给你的人生划了道线。

这道线,不写在合同上,不挂在公司墙上,但它真真切切地藏在HR的简历筛选系统里、藏在领导看你的眼神里、藏在你永远拿不到的面试通知里。

投行、券商、基金这些地方,嘴上说着“唯才是举”,背地里早就把“目标院校清单”列好了。你硕士再牛,海归再光鲜,只要本科是个“双非”甚至普通一本,简历初筛那关,大概率就被系统自动归到“待阅人才库”——说白了,就是永远不会被翻牌的角落。

有HR直接说:“我们内部打分,本科院校占三成权重,比实习、项目加起来还高。”这不是歧视是什么?这不是赤裸裸的“出身论”是什么?

你以为大厂开放、包容?那只是表面。秋招一开,简历如雪片飞来,HR哪有时间一个个看?系统自动筛,关键词一设:本科院校层级、是否211/985。你要是没达标,哪怕你研究生是清华北大,也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捞不着。

有人投了两百多份简历,只换来三场面试。最后在终面被一句“你本科是哪的?”问得哑口无言——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早就被划在了“非目标人群”里。

这些单位更“稳”,也更“老派”。内部有一套完整的“院校评估表”,什么学校算“重点”,什么算“普通”,清清楚楚。你第一学历不行,哪怕后面读了研、拿了证,在晋升、评优、甚至调岗时,都会被“综合评估”一下——说白了,就是“你底子不够好”。

更离谱的是,有些公司连“双一流”名单更新都能影响你的前途。原来学校是211,结果新名单没进“双一流”,一夜之间,你的简历就“贬值”了。这不是荒唐是什么?

你以为体制内公平?某些岗位报名时就写明“本科须为双一流高校”,连研究生学历都不认。你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因为高考那一次“没发挥好”,就被拦在门外。有人高考前生病,有人报志愿失误,这些人生里的小意外,却成了终身洗不掉的“污点”。

有人专科毕业,最后自己创业当老板;有人本科普通,靠项目经验和硬本事,在大厂站稳脚跟;还有公司开始搞“盲审简历”,把学校名字遮住,先看能力——结果发现,招进来的人反而更稳定、更拼。

说到底,一个人能不能干,不是看他第一张文凭从哪来的,而是看他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扛事的肩膀,有没有一直往前走的劲头。

别让一张十年前的毕业证,决定你未来三十年的人生。

这世界不该是“一考定终身”的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