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不忌嘴,郎中跑断腿”,10月6日中秋,建议6不吃,别大意
发布时间:2025-10-05 06:18 浏览量:1
中秋将至,月圆夜、饼香时,家人围坐,热闹非凡。但节日的桌上若是菜肴满汉、饮食无度,节后的医院自然就成了“第二个饭桌”。为什么每逢中秋,内科、急诊科的医生都忙得脚不沾地?
这个问题,或许从一句老话里就能找到答案:“中秋不忌嘴,郎中跑断腿。”不少人嘴上说着“就吃一点”,实际却把肠胃、心脑、血糖、血脂一口口地送进了“节日危机”。10月6日中秋,正值秋燥上行、气血收敛之时,若饮食不慎,后患无穷。
近些年不少医生都发现,节后一周,是门诊“爆表”的高峰期。急性胃肠炎、胆囊炎、痛风发作、血压骤升、心绞痛,甚至中风、心梗等严重病情接连不断。这些病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点:中秋假期没忍住嘴。
第一个“不能吃太多”的,是月饼。这传统糕点,油糖含量极高,一个蛋黄莲蓉月饼热量堪比两碗米饭。糖尿病人吃一块,就可能需要加一单位胰岛素才能平衡血糖。而健康人若连吃几块,也极易引发血糖波动和胰岛负担。
其次要警惕的是螃蟹等高嘌呤海鲜。秋蟹正肥,确实诱人,但胆固醇和嘌呤含量极高,容易诱发痛风和血脂异常。临床上有不少人节后脚趾红肿、夜间剧痛,查血尿酸800+,才意识到“吃螃蟹是用命换口福”。
第三个危险角色,是酒精+冷饮+烧烤的“邪恶组合”。不少年轻人中秋夜聚餐,啤酒配烤串、冰可乐兑烈酒,一顿下来,不但肠胃崩溃,还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
医生接诊时发现,这类患者多为暴饮暴食后突发腹痛、呕吐、发热,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甜蜜陷阱”是水果拼盘。中秋时节,葡萄、哈密瓜、柿子、榴莲大批上市,不少人一边看月亮,一边“水果自由”。
可这些水果,含糖量高、升糖指数快,尤其是柿子,空腹食用易引发胃柿石症,导致胃堵塞乃至出血。
第五类应适量的是“进补类炖汤”。不少家庭中秋节讲究“贴秋膘”,老鸭汤、花胶炖、羊肉汤轮番上桌。但这些高脂高蛋白汤,对脾胃功能虚弱者、胆囊功能异常者极不友好。门诊中不少患有胆结石或脂肪肝的人,节后一碗汤下肚,就躺进了病床。
第六样“少吃为妙”的是咸蛋黄、腌制食品类。中秋期间,咸鸭蛋、腊肉、香肠成了家常菜标配,高钠、高脂肪、高亚硝酸盐,对高血压、肾病、心脏病患者来说,无异于“定时炸弹”。
医生提醒:血压高的人吃一口腊肠,可能顶得上一天的钠摄入上限。
从医学角度讲,中秋节处于“气候由热转凉、阳气逐渐收敛”的节气节点。人体代谢节律也随之调整,此时宜“润燥调中”,忌“燥热辛辣”。若饮食不节,容易伤及脾胃、耗损阴津,引发便秘、口干、咽痛、胃胀等一系列“秋燥病”。
不少人不理解,为什么节后明明没吃太多,却觉得乏力、腹胀、情绪低落?临床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医学上称之为“节日代谢紊乱综合征”,是由于高糖高脂饮食、作息紊乱、运动不足共同引发的短期代谢失衡,表现为血糖波动、肠道菌群紊乱、内分泌波动等问题。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中老年群体是节日饮食“受害者”中的高危人群。一些老人本身就有“三高”或冠心病,中秋期间亲友团聚,吃得多、说得多、睡得少、动得少,再加上情绪激动、烟酒齐上,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医生们在门诊中常见这样的例子:一位65岁老先生中秋夜吃完饭后突发胸闷,被家属送来时已是心肌梗死前期。
检查发现,他当晚摄入了过量高脂食物,血压飙升,引发冠脉痉挛。节日的饭桌,不该成为健康的“埋伏”。
也有不少年轻人节后出现腹泻、嗳气、失眠等“小毛病”,但医学上看,这些其实是内分泌系统和肠道免疫系统的报警信号。
饮食结构突然改变,尤其是暴饮暴食或摄入过多加工食品,会让肠道菌群失衡,影响整个人体的免疫力和精神状态。
从营养学角度出发,中秋饮食应讲究“节、调、温”。节,是节制,不暴饮暴食;调,是调养,注重脾胃功能;温,是温润,避免寒凉、油腻、生冷食物伤阳耗气。好的饮食不是节日一顿吃出来的,而是365天养出来的。
医生建议,中秋期间若想健康过节,可以尝试以蒸代炸、以煮代炒、以素代荤,多吃山药、银耳、莲子、百合、胡萝卜、南瓜等应季食材,既养脾润肺,又能减轻肠胃负担。
还有一点常被忽略:节日饮食之外,更要重视节后排毒和调整。医生建议,中秋后应多喝温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适度运动、早睡早起,帮助身体恢复代谢节律,减轻肝肾负担。
很多疾病不是假期中发生的,而是假期后才爆发。这正是因为节日期间身体处于“透支状态”,而节后一旦放松,就进入“反弹期”,一些潜伏的风险就趁虚而入。
健康从来不是靠“补”得来的,而是靠“节”养出来的。医生们一再强调,中秋虽是团圆节,但吃得科学、过得节制,才是真正的团圆保障。别让一次“放肆”,换来一场“病痛”,更别让家人团圆的笑声,被医院的报警器打断。
参考文献:
[1]钟雪梅,陈敏,凌雅韵,等.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25,36(06):732-736.
[2]李红,王磊,张晓燕.高脂饮食与中老年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4,32(03):215-220.
[3]周洁,胡志强.假期饮食结构变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3,29(10):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