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28句智慧金句,自省以明德,慎独以守心,诚意以致远
发布时间:2025-10-07 14:35 浏览量:1
释义: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感悟:学习的终极目标,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唤醒自己内心的善良和潜能,然后去影响身边的人,大家一起变得更好,最终让社会充满正能量。这就像点亮自己,再照亮别人。
释义: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感悟:人得先知道自己想去哪儿,心才能定下来。心定了,遇事就不慌了;不慌了,才能冷静思考;思考明白了,自然就能找到方法,做成事情。这是成功必备的心理链条。
释义:掌握了国家的权柄,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教唆。
感悟:一个领导者如果把心思全放在搜刮钱财上,那肯定是身边有小人带偏了。这说明方向错了,团队迟早要散。
释义:用违背道理的话待人,人也用违背道理的话待你;财富以不正常的方法得到的,也以不正常的途径丢掉。
感悟:你对人说话不客气,别人也会对你不客气;钱来得不正经,去得也容易。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怎么回报你。
释义:喜欢人们共同所厌恶的,厌恶人们都认同并喜欢的,这是违背人们公认的道义原则的恶意行为,那么,灾难必定就要落到他身上。
感悟:别总跟大多数人对着干,显得自己特立独行。要尊重普世价值观,比如大家都认同善良、诚信,你非要去推崇奸诈、狡猾,迟早会众叛亲离,惹祸上身。
释义:为政者能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感悟: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无论是管理国家、公司还是团队,核心都是赢得支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释义:君子有一种“絜矩之道”(即度量事物、规范行为的原则,可以理解为“推己及人”的法则)。
感悟:简单说,就是“将心比心”。你讨厌上司对你颐指气使,你就不要对下属呼来喝去。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先怎么对别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释义: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
感悟:聪明人用钱来成就更好的自己(比如学习、做慈善);愚蠢的人为了赚钱不惜牺牲健康、家庭甚至性命。别成了钱的奴隶。
释义: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
感悟:无论是管理国家还是公司,老板如果太抠门,只顾自己捞钱,手下的人就会离心离德。老板大方,懂得分享利益,团队才有凝聚力。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释义: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意念真诚。
感悟:有钱可以把房子装修得很漂亮,但有德行才能让你这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魅力。德是内心的装修,比房子的装修重要一万倍。
释义:如果心思不端正,心不在焉,那么就会眼睛看着东西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耳朵听着声音却像没有听见一样,嘴里吃着东西却不知道食物的味道。
感悟:做事不专注,等于白做。上课走神,老师讲啥根本没听进去;吃饭看手机,再好的菜也吃不出香味。专注,是对事情最基本的尊重。
释义:所以,喜欢一个人又能看到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又能了解他的优点,这样的人普天之下非常少见。
感悟:人很难不感情用事。喜欢一个人就觉得他什么都好,讨厌一个人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能客观看待事物,对事不对人,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能力。
释义:人总看不到自己儿子身上的恶习,总不认为自家禾苗比别家硕壮。
感悟:这是人性的弱点——偏爱和贪欲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家长容易溺爱孩子,看不到孩子的毛病;人总嫌自己挣得少,看不到自己已经拥有很多。得知足,也要保持清醒。
释义: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
感悟:这就是“以身作则”。你想让别人做到,自己得先做到;你自己都做不到,就没资格指责别人。别总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释义:自身存在着不合于“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言行,却能够去教育别人实行恕道,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感悟:自己都做不到宽以待人,却总要求别人宽容你,这怎么可能呢?教育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做到了没有。
释义: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枝末。
感悟:赚钱很重要,但做人更重要。靠缺德赚来的钱,迟早会赔进去;用高尚的品德赢得的事业,才能长久稳固。别为了“末”丢了“本”。
释义: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感悟:如果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那就坚持每天都更新自己。成长不是一次性的,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像手机系统需要持续升级一样。
释义: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感悟:想真正搞懂一个东西,就得扎进去研究透。比如想学会做菜,不能光看菜谱,得动手实践,才能明白火候和调料的门道。
释义:内心的所想一定会真实地表现到外表上,反映在行为中。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纵使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戒惕。
感悟:心里想什么,脸上藏不住。所以独处时更要管住自己,别觉得没人看见就放飞自我——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
释义: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感悟:想让自己心诚,先得多涨知识。比如要真心尊重一个人,得先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否则所谓的“尊重”只是浮于表面。
释义: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感悟:民心是最大的靠山。无论是当领导还是做朋友,能让大家信服,路才能越走越宽;失了人心,再大的摊子也得垮。
释义: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
感悟:只要真心实意去努力,就算没完全达到目标,也差不了太远。比如考大学,拼尽全力了,结果总不会太差。
释义:要端正自己的心,先要做到意念真诚,没有杂念。
感悟:想让自己心态摆正,先得清理杂念。就像手机用久了得清缓存,心里干净了,做事才不跑偏。
释义:君主的家族仁爱,整个国家就会兴起仁爱;君主的家族礼让,整个国家就会兴起礼让;君主一个人贪婪凶暴,整个国家就会发生动乱。
感悟:领导的家风能带动整个团队的风气。老板一家子明事理,公司氛围就好;老板要是贪得无厌,底下肯定乌烟瘴气。
释义:做子女的,行为规范只限于孝经;做父母的,行为规范只限于慈爱。
感悟:做儿女的,尽孝是本分;当父母的,慈爱是责任。各守其位,家庭才能和谐,角色不能错位。
释义: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感悟:想管好家庭,先管好自己。自己整天刷手机却逼孩子学习,谁服你?榜样比命令有用。
释义: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感悟:从自己到家庭,再到社会,是一环扣一环的。把自己修炼好了,才能带动更大的局面,小事做不好,大事更没戏。
释义:人的心非常灵慧,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人不能够知道的;而天下万物,没有哪一个事物不包含一定道理的。因为事物包含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
感悟:人都有悟性,万物都有规律,但世界太大,道理永远学不完。保持谦虚,不断探索,别以为自己啥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