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志怪故事2则:小二、桂林臬署三异

发布时间:2025-10-10 10:31  浏览量:1

① 小二

山东滕县有个叫赵旺的人,夫妻信佛吃素,被乡邻称为"善人"。他们有个聪慧美丽的女儿小二,六岁起和哥哥长春一起读书,五年内熟读《五经》。同窗丁紫陌(比小二大三岁)与她互生情愫,曾托母亲提亲,但赵家想将女儿许配大户,拒绝了婚事。

后来赵旺被白莲教蛊惑,随首领徐鸿儒造反。小二因天资过人,很快学会剪纸为兵、撒豆成马等法术,成为徐的得意弟子。赵家因女儿受重用。此时丁生已考中秀才,却仍惦记小二,偷偷投奔白莲教。小二以厚礼相待,二人常深夜密谈。丁生劝她:"邪教终将灭亡,跟我走吧!"小二醒悟,但认为不辞而别不义,便与丁生一同劝说父母。赵旺执迷不悟,二人只得连夜乘纸鸢逃走。

他们降落在莱芜地界,假称避乱租屋定居。初期穷困,小二却典当首饰与丁生猜书谜取乐。见西邻是绿林豪强,小二剪"判官纸人"施法,吓得对方主动献上千金。后购田宅、蓄奴婢,逐渐富裕。

盗匪夜袭时,小二一声呵斥令其僵如木偶,教训后释放。

放飞纸鸢使蝗虫不侵其田。

大旱时作法降雨,救活一方百姓。

早年囤积的野菜杂粮在饥荒时救活全村。

徐鸿儒兵败后,赵家被诛,丁生赎回了小二的侄子抚养。因遭官府勒索,小二变卖家产迁居益都,经营琉璃厂致富。她管理严格却赏罚分明,资助村民脱贫,晚年与丁生品茶下棋,善终而逝。

异史氏点评:小二的才能近乎天授,若非丁生点醒,早已随白莲教覆灭。世上误入歧途的英才何其多?只是缺少一个"丁生"罢了。《聊斋志异》

② 桂林臬署三异

第一异:山魈作祟

劳廉访(按察使)任职期间,雇了一名姓蔡的女佣,年近四十却风韵犹存,平日干活勤快,唯独就寝时不与他人同屋。某夜,有人路过她窗外,听见屋内似有两人私语,细听竟是狎昵之声,疑是狐妖作怪,但未深究。后来衙门内频发怪事:砖瓦无故飞掷、祭器自行飞上房梁、尿溺莫名出现在杯中。劳廉访以为是狐妖,虔诚祭祀却无果。

一晚,女眷乘凉时,忽见一黑衣人站在蔡妪身后,众人惊呼追赶,黑影却疾速消失。此后闹剧愈演愈烈。一名女巫私下告诉管事:“作祟的是山魈,与蔡妪私通。初现形时是俊美少年,常赠钱米讨好她;日久现出原形——独脚怪丑,但蔡妪贪财,竟与之勾结。其他雇主怕闹鬼,便贿赂蔡妪请她‘驱邪’。”劳廉访依计行事,重金遣走蔡妪,怪事遂止。此妇淫贪如毒蛇,勾结鬼魅,却能逍遥法外,实属漏网之鱼!

第二异:预兆升迁的黄金蟒

衙门背靠城隍庙,临近山林,潮湿处多生蛇虫。客厅窗后有芭蕉与假山,山脚有一茶杯大小的土洞,填土后总被掘开,原是巨蟒巢穴。此蟒通体金黄,头顶血红肉角,粗如木桶,长十余丈,平日深居简出。每逢官员即将升迁,它必从榻后现身,盘踞厅中,目光如电却无伤人之意,片刻即退。三日内,升迁消息必至。奇怪的是,榻后木板无缝,不知其如何出入。蟒虽为妖物,却懂韬光养晦避天雷,甚至提前报喜护主,比那些勾结鬼魅胁迫主人之徒,岂非天壤之别?

第三异:无首忠魂

衙门西侧有三间书房,对面建六角亭,亭下土坡高齐墙头,植有花木。夜深时,巡夜者常见一无头人双手捧金盆立于坡边或亭侧,片刻即隐,不扰人亦不被人驱赶。传言坡下是明末忠臣墓,但姓名已佚。有人猜测是“黄叶道人”魂魄滞留——道人本自刎于浙东,却为何千里迢迢栖身于此?唉!忠烈之士死后或化猿鹤,或为神龙,岂是山精野怪可比?《夜雨秋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