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等于现代文明吗?
发布时间:2025-08-21 01:20 浏览量:1
先说观点,再阐述。避免引战和无谓争吵。
现代文明不是西方文明,但现代文明中有抹不去的西方基因。理解西方的现代文明进程,才能更好地把握现代化的根本逻辑,才有底气走出我们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清楚了观点,我们再心平气和地看一看西方开启的现代文明之路。
昨日之西方,亦如今日之中国。经历了无数的荆棘与坎坷,血泪与牺牲,才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走入现代化的光明,搭建起现代文明的基本框架:
国家的创立。准确的说,是现代国家的创立。在西方,现代国家的创立就是权力集中的过程。对于习惯了大一统王朝的我们来说,很难理解西方的集权之路。回顾西方历史,从古希腊的城邦林立、到古罗马的共和,再到中世纪的王国、教皇国——国王也好,元首也罢,哪怕凯撒、屋大维、查理曼这样的一代枭雄,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直到现代国家的逐步建立,权力才终于得到集中,国家终于拥有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为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建设和扩张提供了根本动力。时至今日,集权已成为所有现代国家的共识,只有强大的国家机器才能对内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外,维护国家的和平、完整、统一。
权力的制衡。伴随权力的集中,谁来掌握权力?谁来限制权力?限制权力的权力,会不会比权力更可怕?解开这个权力的循环死结,贯穿了整个西方现代化进程。最终西方找到了一套方案,为现代化的权力结构提供了基本的遵循——权力需要制衡:权力内部,通过权力分置,防止任何一方独揽大权。权力外部,依靠普遍选举,保护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各个群体阶层相互制衡。
精神的重塑。如果说国家的建立是搭架现代文明的基础,权力是保护现代文明的武器,那么民族精神就是指引现代文明的灯塔。经历过无数的战乱、饥荒和分裂,西方人也曾迷茫无助,苦苦寻找精神的栖息之所。从中世纪皈依基督教以求救赎,到文艺复兴寻根古希腊文明,最终他们找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武器,认清了“何以为人,何以为我”。从宗教改革、亚里斯多德革命再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人本主义最终战胜了神本主义,神权让位于人权,人不再是匍匐在神像前的奴仆,人带着有无穷的力量,成为了世界的基础和中心,君权神授的逻辑被彻底打破,国家的一切权力回归人民,人彻底成为国家的主人。
现代国家的创立、国家权力的制衡、人本主义的塑造,是西方为全世界带来的宝贵财富。
我们不能把骄傲变成傲慢,把自信变成自满,当外来文明来叩门时,应激地关上交流的大门,抗拒一切学习和反思。我们应该以更谦逊的态度、更博大的胸怀去认识现代化、拥抱现代化、掌握现代化,避免重蹈覆辙,重回那个愚昧、偏激的旧时代。
某种程度上,对外来文明的开放、包容、尊重和理解,决定了自身文明的存亡和高度。
总之,接纳西方文明、现代文明,不是为了成为新的“西方”,而为了成为更好的中国。
全文文,如果觉得还不错,烦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