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为企业设立开放日 :分享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每月限制30人
发布时间:2025-10-22 14:42 浏览量:1
“2万元能学到胖东来的‘幸福密码’吗?”10月20日,胖东来宣布11月起推出企业开放日的消息引爆商业圈——每人2万元参访费,每月两场、每场限15人,全年仅360个名额的设置,让这场“商业取经”从一开始就自带高门槛。当无数企业苦求胖东来经营秘籍而不得时,这场限量开放的分享会,既是“零售神话”的首次系统性解密,更成了检验商业价值的独特试金石。
胖东来的开放日,早已跳出普通企业参访的浅层模式。根据官方方案,参访者将深入其核心运营场景:从投资5.7亿元建成的中央厨房看“零添加豆芽”的生产全流程,到天使城门店体验“沥水称重”“价签标进货价”的服务细节,再到综合流通加工产业园了解3个专业检测室的品控逻辑。这种“从供应链到终端”的全链条展示,精准击中了企业最想破解的运营痛点。
分享内容更直指胖东来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于泛泛而谈的经验交流,其重点围绕“人本经营”展开:如何通过“基层年薪11万、店长月薪最高10万”的薪酬体系实现1.2%的超低离职率;怎样用“9大文明价值奖励”“30天带薪年假”构建员工归属感;如何建立“不满意就退货”“投诉奖10万”的诚信体系。为保证交流深度,胖东来不仅限制人数,更要求参与者提前提交企业经营困惑,现场配备核心管理层针对性答疑。
高门槛的背后是严格的筛选机制。参访需通过官方公众号预约,经资质审核、电话沟通后方可缴费,且每人每年仅限一次机会,同企业最多5人参与。这种设计既避免了流量化干扰,也暗合了胖东来“价值观一致才值得同行”的逻辑——正如其官方所言,此举是“与认同真诚经营的企业共促行业进步”。
开放日消息一出,“天价门票”立刻引发热议。质疑者直言“这是割企业韭菜”,有网友算过一笔账:3小时演讲50万元的于东来出场费,堪比顶流经济学家的5-10倍,2万元参访费更是远超同类企业交流活动的定价。但支持者认为“物超所值”:“胖东来13家店创造170亿营收的秘籍,若能学到十分之一就足以回本。”
追捧热潮从预约数据可见一斑。首场开放日预约通道开启10分钟内,30个名额即被抢空,不少企业甚至愿意加价求购名额。求学者中,既有永辉、步步高这类商超同行,也有餐饮、零售等领域的中小企业主。一位江苏超市老板的话颇具代表性:“我们学了三年‘不满意就退货’,但员工执行总打折扣,就是没摸到背后的管理逻辑,这次想亲眼看看他们的员工激励到底怎么做。”
胖东来的底气,源于其不可复制的实践成果。当行业普遍面临“员工流失率超100%”的困境时,它靠“四高政策”(高薪资、高福利、高培训、高尊重)实现了团队稳定;当商超陷入“价格战泥潭”时,它以“高品质+性价比”的选品策略,让门店成为“单日客流超60万的6A级景区”。这些经市场验证的成果,让2万元门票从“消费”变成了“投资”。
这场高门槛开放,绝非简单的“经验复制”。胖东来早已坦言,其模式受限于低线城市的成本红利与管理半径,外扩难度极大,但“真诚、善意”的价值观内核具有普适性。开放日真正想传递的,是“让员工幸福、让顾客幸福、让社会幸福”的经营哲学,而非可直接照搬的操作手册。
从行业意义来看,这是一次对商业本质的唤醒。近年来,零售业不乏“模仿胖东来”的尝试,但多数停留在“周二闭店”“增加服务”的表面功夫,却忽略了其“民主评议管理层”“员工申诉机制”等底层设计。胖东来通过开放日展示的,正是这些“看不见的细节”——比如价签公示进货价的背后,是“不赚黑心钱”的诚信底线;宠物寄存、免费煎药等服务的背后,是“永远为顾客多想一步”的思维习惯。
对胖东来而言,开放也是自我沉淀的过程。于东来曾说:“分享的同时也是梳理,能让我们更清楚哪些理念是真正有价值的。”这种“开放中反思”的姿态,让其脱离了“神秘化”标签,更显商业文明的温度。
当首批参访者结束行程,带走的不仅是厚厚的笔记,更是对“商业与人性关系”的重新思考。2万元门票的价值,或许不在于学到多少技巧,而在于亲眼见证“真诚能当生意做”的可能性。正如于东来在内部会议上说的:“我们不是老师,只是想告诉同行,商业不用靠套路,靠真心也能活得很好。”
这场限量开放的背后,是胖东来对商业文明的一次温柔启蒙——它用2万元的门槛筛选出真正的求道者,也用自身实践证明:在流量喧嚣的时代,坚守“人”的价值,才是最坚实的商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