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吃达格列净出事!内科医生提醒:冷天使用的人注意这2点
发布时间:2025-10-27 12:23 浏览量:1
起初是听到她说最近总觉得冷,尤其是脚心发凉,晚上盖两床被子也不顶事。
她六十出头,糖尿病有五六年了,平时血糖控制得还行,前阵子医生换了药,说是“新药”,吃着能减重、还能保护肾。
她吃的是达格列净,通用名叫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用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血糖不算太高但肾功能有点问题的。
她说刚开始确实精神了一点,饭后血糖也稳,体重还轻了两斤。
但没过几周,她开始觉得不太对劲。
尿频得厉害,一小时要跑一趟厕所,尤其是晚上,睡得断断续续。本来一点小便意都能忍的,现在一有感觉就非得去厕所不可,不然心慌得不行。
这种药本来就有利尿作用,原理是通过尿液把多余的糖排出去。天热的时候问题不大,出汗多,水分流失得快,尿多点也没事。
但一到冷天,问题就显出来了,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基础代谢慢,水分补得跟不上。
她白天还好说,晚上一冷就不愿多喝水,可药还在催着身体往外排。
结果就是脱水,血压也跟着低,头一抬就晕,走几步路心跳就快。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药的问题,可又不敢停,怕血糖反弹。
其实这不是个例。达格列净这类药物在冬天用,确实有两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一是脱水,二是泌尿系统感染。药让人多排尿,本身就容易把身体的水分拉空,尤其是老人,本来体内水分就少,再加上不爱喝水,结果就更明显。
还有一点不少人忽略了,就是尿路感染的风险。
糖尿病人本身免疫力弱,尿里糖分高,又老是憋不住,细菌滋生得快。她后来出现了尿急、尿痛,去检查才发现是轻度感染。幸好发现得早,不然再拖下去,怕是要住院。
她那阵子还说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原本以为是血糖波动,后来才发现其实是脱水引起的低血压,让她整夜睡不踏实。
这种状态下,情绪也容易起伏,一会儿烦躁,一会儿又发怔,整个人像是被掏空了。
很多人吃这类药时没太在意这些细节,总觉得医生开了就放心吃。
其实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跟季节、饮食、生活节奏都有关系。特别是过了五十,身体对水分、电解质的调节能力变差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随便对付。
她吃这药的时候没调整饮食,还是习惯晚饭咸味重,结果就是钠排得多,水排得更多,血压跟着低,整天头晕乏力。有人以为是血糖低,其实测一下才发现是低血压惹的祸。
还有人身体不舒服了,第一反应是停药,这也不保险。达格列净一旦突然停用,对血糖控制影响不大,但对心肾保护的连续性会被打断。
更麻烦的是,如果停药后又吃得咸、喝得少,反而容易加重肾的负担。
那阵子她常说自己“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是哪儿不对。其实很多身体的不适,都是慢慢堆出来的,不是哪一顿吃错了,哪一次药没吃,而是长期忽略了身体的变化。
这类药物本身没问题,问题是用的人没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底子”。
像她这样体型偏瘦、血压偏低、又不爱喝水的老人,吃这类利尿性质的药时,就得格外注意水分补充和血压监测。
她后来调整了,每天定点喝水,特别是晚上八点前要补足水分,再就是注意保暖,不让身体因为冷而收缩血管,进一步影响血压。
这些看起来像是小事,其实正是这些小事,决定了药物到底是帮手,还是负担。
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还行”,不愿意麻烦医生,也不愿意麻烦自己,该吃什么药、该怎么吃,就随大流,别人吃什么就跟着吃。但药这个东西,不是看别人用了好不好,而是看自己合不合适。
她在那次尿路感染后,开始主动记录每天的体重、饮水量和排尿次数。
一旦体重突然下降,或者尿特别多,就会多喝水、适当加点淡盐水,避免电解质紊乱。这不是“讲究”,而是年纪到了,身体的调节能力不再那么灵活,必须靠人为补上。
有时候她也会说,吃药吃得人都小心翼翼的,真累。但换个角度想,这点小心翼翼,换来的可能就是少住一次院,少一次跌倒,少一次低血压引起的晕厥。
冬天对中老年人来说,本来就是个“考验季”。身体对冷的反应慢,血管收缩快,本身就容易高血压、心梗,再加上吃利尿作用明显的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风险就更高了。
她的经历不是个例,也不是偶然。达格列净这类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确实表现不错,能改善糖尿病人的心肾结局,但那是在严格监测和管理下的结果。
现实生活里,很多人吃了药,生活方式却没跟上,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是药还是身体的反应。
很多老人其实不怕吃药,就怕麻烦。怕医生问东问西,怕自己记不住,怕别人说“你是不是病入膏肓了”。但其实,主动一点,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尊重。
她现在每次去复查,都会带上几张纸,记录着日常的体温、饮水、排尿、心率。
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数据,其实比一次血糖、一次血压更能说明问题。
她现在每天早上量体重,晚上固定喝水,睡前不吃咸食,偶尔还泡泡脚。这些看起来像老太太的“讲究”,其实是她对自己身体更清楚之后,自然做出的调整。
有些药吃着舒服,有些药吃着心里打鼓。关键不是药本身,而是你对自己的身体有没有数。冷天吃达格列净的人,尤其是五十岁往上的,最好多留个心眼。
水喝得够不够,血压是不是太低,尿是不是太多,这些不是“玄学”,是身体在跟你说话。
别让药成了误会,更别让身体吃了哑巴亏。
说到底,药是帮你过日子的,不是来添堵的。你听得懂身体的意思,药才真能帮上忙。天冷了,别只顾着加衣服,身体里那点水,也得顾一顾。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年.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药品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2021年.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老年人合理用药指导手册》.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