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金钏撵走晴雯,全面抄检大观园,王夫人坑儿坑女没商量

发布时间:2025-10-27 19:22  浏览量:1

王夫人此人在什么场合都是闷闷的,不善言辞,也没有文采,很少见到她有出彩的地方。

贾母评价王夫人:“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木头似的王夫人确实很难跟上贾母的思路和想法。

不过刘姥姥倒提到过王夫人年轻时候也是个爽利人:

“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

刘姥姥这话,有可能是溢美奉承之词,但也可能王夫人当时是真的爽利,毕竟后来文中也说王夫人“天真灿漫,喜形于色”。

看来爽利是真,天真灿漫也是真,但还有一点也是真:不是很有脑子,到老了脑子还是不太好使。

第三十回,宝玉跟金钏儿调笑,说要跟太太讨金钏儿,两人在一处。

金钏儿却说,“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她让宝玉往小院子里拿贾环同彩云去。

王夫人一听,马上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

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后来不管金钏儿如何求情,她都执意撵走金钏儿。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后,隔天就投了井。

虽然事后王夫人给了五十两银子作为封口费,并赏了新衣服给金钏儿装殓。

但这事不可能没人知道,宝钗和袭人不就撞见一个婆子慌慌张张的乱嚷吗:“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

更甚者,贾环在贾政面前是这样说的:

“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宝玉会被打个半死,除了蒋玉菡的事情,这个更是导火索。贾环话未说完,就“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

而这一切的原委却是王夫人引起的。

你说,其他人往宝玉头上扣个下流胚子的帽子也罢了,想不到给他扣屎盆子的居然是他的亲妈王夫人。这都叫什么事啊。

王夫人天真烂漫,做事没有多想一步的,金钏儿这事,一口咬定金钏儿是“娼妇行为,教坏了宝玉”。一个巴掌打不响,金钏儿是“娼妇”,那宝玉又能好到哪里去?

这事被有心人传出去之后,传的不就是宝玉调戏母婢吗?

若没有王夫人的奇葩操作,贾环哪有机会在贾政面前说“宝玉对金钏儿强奸不遂”这档子破事?王夫人的蠢在这个事上就是明证了。

虽然王夫人本意不是想给宝玉扣帽子,但她的话和她做的事被有心人一利用,就促成了这个炸裂的效果。

02

晴雯是贾母安排给宝玉的人,因她长得漂亮,还有几分林妹妹的模样,王夫人看她便百般不满。

王夫人说晴雯“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

后来趁着抄检大观园,硬是将正在生病的晴雯赶出去了,不久晴雯就病死了。

同时被赶走的还有芳官四儿等人。原因都一样,她们都是妖精似的会勾引宝玉。

因为“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

所以这些被赶出去的女孩子都是“不干净的”,这样说的话,宝玉到底“祸害”了多少女孩子啊。

事后王夫人还假惺惺的跟贾母汇报,说晴雯得了女儿痨,说袭人沉重知大礼云云的。

贾母顾全大局,没有正面和她起冲突,但实际上还是肯定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对袭人,贾母的意见“你这不明说与宝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

既然袭人是暗中内定,那就一直不公开,一直处于暗中好了。一句话断了袭人的前路。

对晴雯和宝玉的维护:

“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贾母这话,看似说笑,其实已经很明显是在警告王夫人了,你看中哪个丫鬟我管不了,但是你别什么屎盆子都往宝玉身上扣。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撵走晴雯,你觉得她行事不中你意,打发出去可以,但是别开口闭口就“狐狸-精狐媚子”的,涉及到宝玉的名声,你最好给我懂点轻重。

王夫人的做法就真的很难让人苟同。紫鹃试探宝玉的真心那回,宝玉都快死了,薛姨妈还懂得说宝玉是个实心眼的孩子,为宝黛的名声遮掩。

从这点来说,薛姨妈的情商还可以,但王夫人也是王家的姑娘,怎么能蠢到这种地步。

少爷婚前收用几个丫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贾府也有这样的规矩。

可是王夫人却非要搞得尽人皆知,好像自己的儿子比孙绍祖还要淫乱荒唐似的。你说她图的啥,她是不是傻?

晴雯是贾母的人,所以她除了貌美这重罪,另一方面也确实容易成为王夫人和贾母婆媳矛盾的牺牲品。

但是王熙凤呢,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也是贾府的当家少奶奶。王夫人连自己王家出来的姑娘都信不过吗?怎么一见邢夫人拿来的绣春囊,马上就认定是王熙凤的东西呢,这简直太离谱了吧。

王夫人果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她完全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王熙凤这个亲侄女,贾府放了这么大的权给她,管理着贾赦贾政两房的事务,贾母也信任她。王夫人不说情感上拉拢一下王熙凤,反倒随便捡到个绣春囊直接摔倒王熙凤面前,王熙凤又急又愧的只能双膝跪下为自己申诉。

王熙凤为了这个贾府劳心劳力,可谓鞠躬尽瘁,但一有事王夫人就疑到她头上。这换了谁不心寒啊。

绣春囊事发后,王熙凤还是很冷静很中肯的提了两个处理方案的:第一暗暗访查,第二如果丫鬟大了有想法了,拿个错嫁出去。不得不说,王熙凤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可是王夫人却比她的侄女儿差了十八条街。王善保家的几句话,王夫人就作出了抄检大观园的决定。

可以说,她不但蠢,还孟浪。

大观园是皇妃的省亲别墅,贾妃开恩让妹妹们进去住,又因格外了解和爱重宝玉才命宝玉也挪进去。王夫人这样大晚上明火执仗的抄检,在那个时代可是大大的不敬。这事被皇家知道,元春的脸面往哪放?

王夫人既知道性命脸面,她怎么就偏偏不顾元春的声誉,还有园子里的姑娘-们和儿子宝玉的名誉呢?

外面的人都说宁国府除了门前的两个石狮子,只怕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而荣国府也渐渐的来了,难怪探春流着泪说了这番话: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探春气愤之下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可惜她能扇蒙王婆子,却扇不醒王夫人这位当家人。

王夫人这位当家主母的能力真的是堪忧,她让王熙凤帮忙管家,不是她乐于放权,而是她实在没有能力去管。

别说整个贾府的事务,就贾政这个小家,她都管不好,赵姨娘和贾环无法无天,她一点办法都没有。贾环撞倒蜡烛烫伤宝玉的脸,她也只能唯唯诺诺的骂两句。

她的房子里丢东西了自己也无法处理,还得靠探春和平儿等人。更别提拿着绣春囊去质问王熙凤,金钏投井,撵走晴雯等等,发生在王夫人身边的蠢事还真是不少。

其实在第四十回行酒令也能看出来王夫人的无才,其他人自不用说。薛姨妈的酒令是自己说的,就连乡下的刘姥姥都能说上几句“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蔔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虽不文雅,但也是现成的本色,通俗易懂好笑。

可是当家主母王夫人呢,“至王夫人,鸳鸯代说了个”。

由此可知贾政不宠爱王夫人并非没有原因的,贾政本也是诗酒放诞之人,整日对着木头似的王夫人是有多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