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吴石的于和伟悄悄把全部片酬捐了,这种行动能带来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5-10-28 17:33 浏览量:1
1200万片酬捐出去了,都用在了纪念馆
说实话,最初刷到有演员把全部片酬都无声送给烈士馆,我还以为这是哪家宣传团队作秀。直到看到后续不少真实细节,被这件事打动的网友可不止一两个。
最近,于和伟,这个名字又被大家关注。一方面是新剧热播,他演吴石;另一方面,因为传闻与风波。他那个“炒CP”、“小道消息”好像没断过,就连私人生活也时不时上新闻。但外界怎么议论,人本人倒还是自顾做自己的事情。在《沉默的荣耀》里顶着压力拍戏,把角色塑造得有人味、有担当,还能做到背地里悄悄拿出全部片酬,为英烈做点贡献。这种行为吧,你要让我夸两句都觉得词穷——低调、直接,不讲花活儿,全靠行动。
就这么一个大额善举,如果不是还有圈内朋友偶然提及,说他当年匿名操作根本没人知,很可能永远不会曝光出来。现在反而成了网络的话题,有人叫好,自发安利,也有少部分质疑声音:谁知道是不是临近上映才想起来树形象?但凡翻一下这个人的履历,你会发现这些担忧多余。从早年的龙套,到后来主演正剧,《觉醒年代》、《巡回检察组》,一路走来其实很难找到什么负面黑料。他真正让观众服气,从未只是因为屏幕上的表演,更重要的是私下撑场子的底线感。这时代,其实特别缺这种榜样人物——既肯努力工作,又甘于承担责任,无论是在舞台聚光灯下,还是普通日常中,该干啥都是一样认认真真去落地。
网上铺天盖地那些八卦流言,一旦玩梗带节奏,总容易让恩怨真假混淆。有段时间关于他的婚姻状态、“特殊关系”等等,各种边角碎语飞满全网。平心而论,要放在更敏感一些的时候,只怕舆情都会崩盘。而现实却证明,当年所有捕风捉影最后基本都是谣传,而面对突如其来的争议,本人、甚至整个剧组没有一次跳出来骂战甩锅,全程选择用证据静音回应,让流水线式抹黑硬生生哑火。某种意义来说,在娱乐行业站稳脚跟十几年,从头到尾还能保持初心,并且愿意亲手操作这样的大尺度公益举措,比单纯讨论职业成功已经高出了一截。不吹不黑,现在艺人在慈善领域很多时候都有复杂账目,对比下来敢于公开或者确定金额并进行实名透明的不算多数。“我的资源来自社会,那我该懂得如何尽自己那份力”,听起来挺简单,但落实下来却只有极个别人(尤其一二线明星)真的坚持长跑,好处可以立见分晓!
实际情况也是,大型影视项目通常预算紧张,每个人工费精确到了每小时收入,多数主创哪舍得如此豁出去赞助。例如之前类似义务出演革命历史类项目的人物,中间休假割腕赶进度的小故事屡见报端,可最终抽身参与之外还能按耐性子埋伏幕后搞付出的寥寥无几。所以于是乎碰上这样的闪光决定,会引起集体鼓掌也正常,“戏里面杀伐果断是真汉子,生活中奉献爱国精神是真的楷模。”再加上一些独特中国氛围,比如去年清明档院线上映革命电影期间,不仅掀起全国缅怀活动,全国各城市相关展览纪录参观量直飙高峰,可以看得到老百姓对英雄前辈敬仰一点没变。如果说文娱产业归根结底就是公众注意力兑换信用币,那么窝藏流量糟粕久必惹民愤,相对应遇到令人信任的艺术从业者,就是治愈焦躁的一帖良药。
换句话说,如今大众理解明星不仅只凭脸值票房作品,他们更多希望领略责任与温度高度同频共振类型人才出现,所以事件本身毫无悬念成为热点爆款。同时我们不得不警觉收敛自身判断思维:“路透图一句闲聊截图随便拼凑就能毁掉多年辛勤积累?”这恐怕任何行业人士都有切肤之痛。如若天天揪着绯闻盲猜阴谋,却忘记推动守序向阳方向发展,将影响整条价值链迭代升级。有能力主动维护规则空间,用事实击退恶俗推定,也是眼下面临整体生态转折关口必须迈过去的一环。如你所见,此次除了圈内同行竖拇指激励,还有许多受益少年群体留言:“这些钱用了修缮红色遗迹,以后咱们学生游学终于不用排队挤破门!”……仔细品,这是最接地气改变现状表达法之一,与炫富攀比完全不同层级,看似微不起眼,却汇聚千万人共同拉升文化基建水平。当明星开始身体力行教科书一样践行文明理念,我们当然乐意见证并鼎力支持无需置疑!
所以对于此番全民称颂浪潮,是非曲直相信智者自辨。我始终倾向包容理性、多元视角解析公共事件,而且坚信值得尊重和值得点赞的人应该留住他们美好的东西,再大的流水席饭局错综交织功名离合之后,好人应当被铭记、不因虚妄扼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