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惊魂桥:醉汉怒打假鬼案
发布时间:2025-10-29 07:22 浏览量:2
明代奇案演义:装神弄鬼者终自食其果
明万历年间,江南水乡有座百年古桥,名唤"断魂桥"。此桥建于前朝,青石斑驳,桥下流水湍急,两岸芦苇丛生,常有水鸟惊飞。每逢月黑风高之夜,桥下便传来怪异声响,民间传言有冤魂作祟。
话说这年七月十五中元节,天色阴沉,细雨蒙蒙。城中酒肆"醉仙楼"内,有个名叫张大胆的屠夫,因生意兴隆,多饮了几杯烧酒,踉踉跄跄往家走。这张大胆生得虎背熊腰,平日杀猪宰羊,胆量过人,偏不信鬼神之说。
那桥下黑影,青面獠牙,眼冒绿光,身披白衣,手持铁链,口中发出"呜呜"怪叫,活脱脱一个索命无常!
与此同时,桥下藏着两个歹人:王二麻子和李三癞子。此二人本是市井无赖,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近日赌钱输光了本钱,便想出这装神弄鬼的伎俩。王二麻子披着白布,脸上涂了磷粉,手持铁链;李三癞子则躲在暗处接应。
三更时分,张大胆行至桥中央,忽听桥下"哗啦"水响。他醉眼朦胧,只见一个白影"嗖"地从桥洞窜出,青面獠牙,直扑而来!
第二章 醉汉怒打假无常
说时迟那时快,张大胆虽醉得厉害,但屠夫的本能反应仍在。他大喝一声:"何方妖孽!"抄起随身带的杀猪刀就劈。那"鬼"没料到这醉汉如此凶猛,慌忙闪避,脚下一滑,"扑通"掉入河中。
原来那王二麻子不通水性,身上白布浸水后越发沉重,在急流中挣扎几下便沉了下去。躲在暗处的李三癞子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往邻县去了。
张大胆见"鬼"被自己打落水中,酒醒了大半,跌跌撞撞跑回家中,对妻子王氏道:"娘子!我方才在断魂桥打死了一个真鬼!"王氏只当丈夫醉后胡言,扶他上床歇息。
第三章 县令明断奇案
次日清晨,有渔夫在桥下游发现王二麻子尸首,报到县衙。县令周文彬,乃进士出身,为官清正,素有"周青天"之美誉。他带仵作验尸,发现死者面上涂有磷粉,怀中还揣着几两碎银,显非正常死亡。
经查访,得知昨夜只有张大胆经过此桥。衙役将他带到公堂,张大胆如实相告:"大人明鉴,昨夜小民确实打死一鬼,那鬼青面獠牙,从桥下突然跳出,小民为自保才出手。"
周县令拍案道:"夜半装神弄鬼,惊扰行人,实乃咎由自取!张大胆醉酒自卫,情有可原,当堂释放!"
周县令又命人缉拿李三癞子归案。李三癞子到案后供认不讳,称与王二麻子合谋装鬼抢劫。周县令判道:"尔等不务正业,装神弄鬼,扰乱乡里。王二麻子已自食其果,李三癞子杖责四十,发配边疆充军!"
此案传出,百姓无不称快。有诗为证:
装神弄鬼计谋深,岂料醉汉有杀心。害人终将害自己,青天断案显威神。
自此,断魂桥再无"鬼怪"出没,而那醉汉打鬼的故事,却在民间流传至今,成为劝人向善的警世恒言。
以上故事根据明代民间奇案改编,人物情节虽有艺术加工,然"假鬼吓人反被吓"之核心案情,确有其事,载于《大明律例·刑律》附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