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糖最快的主食被查出,是白米饭的5倍,医生:糖尿病人别再吃了

发布时间:2025-10-29 20:34  浏览量:1

本文1773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每天吃得不多,怎么血糖还是控制不住?”
“你主食吃什么?”
“红薯、南瓜这些健康粗粮啊!”

在不少糖尿病患者眼中,“粗粮”几乎就是“血糖友好”的代名词。但你知道吗?有一种你以为很健康的主食,升糖速度竟然是白米饭的5倍,已经被多项研究点名:糖尿病人要慎吃,甚至不吃。

它就是——糯米制品

糯米,粘糯可口,做成的汤圆、年糕、粽子、糯米饭,是不少人心中的“米香美味”。但从营养结构上来看,糯米和我们常吃的大米、白面并无本质区别,甚至在升糖指数(GI)上更胜一筹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

白米的升糖指数约为 83糯米的升糖指数高达 115

什么意思?简单说,糯米进入身体后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比白米还要快得多,就像“火箭”一样冲击你的血糖。而对糖尿病人来说,这就相当于雪上加霜

这和它的内部结构有关。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支链淀粉,相比普通米中的直链淀粉,它的分子结构更松散、更容易断裂,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得更快、吸收得更快

打个比方:

直链淀粉像一根绳子,消化起来费点劲;支链淀粉像一堆散开的线头,肠道一“抓”就化。

所以,吃了糯米之后,血糖“刷”地一下就上来了

很多糖友可能有类似的经历:吃了一点点糯米做的点心,没多久就头晕、出汗、心慌。一测血糖,飙到了十几甚至二十多。这不是个例。

一项发表于《中国糖尿病杂志》的研究指出:进食含糯米的食物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远远高于进食等量白米饭血糖波动幅度更大胰岛素负担更重

更可怕的是,这种波动会加速胰岛功能衰竭,让病情更快恶化,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糯米饭就没事了,但你真的了解糯米的“伪装术”吗?日常生活中,这些看似普通的美食,其实都在偷偷“投喂”你高升糖的糯米:

糯米糍汤圆粽子年糕驴打滚八宝饭糯米鸡米酒、甜酒酿

尤其是节假日、早市夜市、小吃摊,这类食物出镜率极高。

对于糖尿病或血糖异常人群来说,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踩雷”

除了糯米,以下几类主食也要引起注意:

白面包、馒头:精制碳水,升糖快油炸面食(油条、麻花):热量高、升糖快米粉、米线:加工度高,消化快甜玉米制品:玉米棒不甜,但玉米糊、玉米饼升糖高部分“粗粮制品”:如市售“粗粮饼干”,其实糖分并不低

升糖快≠吃得多才有问题,哪怕吃一小块,也可能让血糖飙升。

并不是说主食就不能吃,而是要学会选择、搭配、控制量

医生建议的“控糖三板斧”:

1.选对主食种类
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

糙米全麦面荞麦燕麦藜麦

这些主食含有更多膳食纤维,消化慢、升糖平稳

2.搭配蛋白质和蔬菜
比如吃全麦饭时加个鸡蛋、拌点凉菜。这样可以延缓碳水吸收速度减少血糖波动

3.合理控制分量
主食不在多,而在“刚刚好”。每餐主食推荐:

女性:25–40克碳水男性:30–60克碳水

相当于一小碗饭或一个拳头大小的红薯。

不少老年人认为,吃点糯米、喝点酒酿是“滋补养生”的好办法,尤其是产妇坐月子、体寒怕冷的人群。但实际上,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补法”可能是慢性伤害。中医讲温补,但不等于高糖高GI。

糖尿病人本就“糖火中烧”,再来一口糯米,等于火上浇油。

如果真想调养身体,可以选择低糖高蛋白的方式,比如:

鸡胸肉炖汤苦荞粥黑豆浆

既能补气血,又不升血糖,何乐而不为?

很多人控糖盯着糖果甜食,忽视了主食才是“血糖的主力军”。那些看起来“无害”的一碗饭、一块年糕,才是真正左右你血糖的“幕后黑手”。特别是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人群,更要从主食结构入手。

总结一下,糖尿病人吃主食,牢记这三句话:

糯米少碰,升糖太快粗粮优选,升糖更平稳搭配合理,血糖才稳得住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202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年第44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