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切记“十言一行,身败裂名”,古人早已说透

发布时间:2025-10-31 18:00  浏览量:1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周易·系辞上》

在传统文化中,“言行”是衡量一个人之德行、预示其祸福的根本。所谓“十言”,不过“祸从口出”中的典型十类,按理说言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是为祸所伏之跟脚,此取“十”为普遍之言。而“一行”则更是事态发展的关键,是春风得意还是万劫不复往往都是那关键一“行”之功劳。

1,躁言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是孔夫子的名言,听起来有些难懂。配合“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的俗语想必便可意会。未经深思、脱口而出的急躁之言,极易出错,招惹过失。三国杨修,恃才放旷,言语急躁,终招杀身之祸。于我们常人而言,急躁之言未经深思虽不及杀身之祸,但必然暴露长短贻笑大方,让知人者远而小人则近,成为他人的垫脚石。

2,妄言

“智慧出,有大伪” 是《道德经》中颇具争议的名言,可以理解为智慧是“伪”最好的工具,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可以把一件大事“伪”得光明正大堂而皇之。放到现在各种诽谤、绯闻、谣言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加上如今AI的飞速发展更是让人难辨“魍魉”,虽然算不上大智慧,但说句“小聪明”却毫不为过。不过散布谣言、虚构事实,往往毁人清白甚至酿成惨祸,比如《战国策》中曾参杀人的谣言,所以历来都被视为德行有亏的直接表现,用民间的话说就是“损阴德”,结果注定是自遗其咎。

3,谄言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是朱夫子的名言,当然不是说娇美俊美的人不能做伴,而是在强调越是美丽越容易埋下祸端,应该谨慎,古人讲究“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他们干脆远离。当然,虽然他们实际行动往往很诚实,不过这话却也有其道理。言语更是如此,孔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样的历史人物数不胜数。为私利而说的巴结话,不仅败坏风气,还会反噬自身。其实久经社会的人必然深有体会。

4,矜言

“满招损,谦受益”是家喻户晓的名言,出自《尚书·大禹谟》,可以说是来自几千年前古人的告诫。自我夸耀,炫耀功劳,不仅会引人嫉妒,为自己埋下祸根,还容易沦为众矢之的。三国关羽威震华夏,但其不屑黄忠、蔑视孙权、苛刻部下留下不少矜傲之言也为他后来“大意失荆州”埋下了伏笔。所以《三国志》评价其“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5,漏言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周易》中关乎成败的名言之一。所谓机密便是只能在特定的机会下才能说而其他时候都要保密的言论。听起来好像和我们常人关系不大,其实不然,我们家庭情况,我们的收入详情,都是秘密,是不能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谈论的。不守机密,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个人隐私,都必然会埋下祸端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

6,恶言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想必熟悉抖音的人必不陌生。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必然经历过或大或下的恶语相向,那种被人侮辱轻蔑的感觉显然不是滋味,甚至让人忍不住还以拳脚,这正是其危害所在,不仅伤害了别人,同时也在拿自己作赌注。因为恶意攻击、诽谤他人的人,必然结怨,反噬己身。其结局无疑是积怨与日俱增,爆发不过早晚而已。

7,嗔言

孙武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因为人在愤怒时说的话,往往失去理智,没有计算后果,对于一国之主或是三军将帅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于常人而言,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那句“那都是气话,别放心上”,然而这样的气话一而再再而三,三生无数,许多人间悲欢皆源于此。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蜀汉张飞因关羽之死嗔怒部下,最终被部下所害。

8,戏言

“长者不及,毋儳言” 是《礼记·曲礼》中的名言,这里说的是尊长谈话的时候不可轻浮插话。这样的情形我们应该也不陌生,很多人不懂礼数随意插话扰乱话题,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会来一句“开个玩笑”。实际上,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玩笑,会显得轻浮,有失庄重,甚至引发误会。历史上最大的玩笑莫过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军国大事为戏言,终致身死国灭。

9,两言

所谓“两言”便是“两面三刀”之言,可以理解为没有诚信的言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生活中朝令夕改、言行不一,或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情况真是屡见不鲜,结果都是彻底丧失信誉。就如现在的“画大饼”,只要某人一开口我们就知道他又开始“画饼”了,那么他此后还想通过言论来达成目的话那是万万不可能了。

10,多言

《鬼谷子·中经》中有一句名言叫“言多必有数短之处”,用现在的话说叫“言多必失”。我们虽然没有过人的识人本领,但大多还是可以通过言谈举止来形成一个大体的认知,当下的工作面试便是最直接的体现。当滔滔不绝浑然忘我的时候许多短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暴露出来,虽然人人都有短板,但随时暴露只会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

以上十言对于我们常人而言虽然不至于“身败裂名”那么严重,但必然在生活中地位丧失,名誉败坏,当我们因为不当言论而失去该有的地位和声誉时,人生将变得愈发的孤独和无趣。

所谓一行,即为失“度”之行

“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纴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也”是兵书《六韬·农器》中名言,人行天地间,心中有尺才能行之有度。而失“度”之行即突破底线、放纵欲望的行为。所有不当的“言”,最终都可能导向一个不当的“行”。而真正导致身败名裂的,往往是那个在大是大非、名节操守上犯下的关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