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急抓政绩,谁来做冤大头?未批先建背后的欠薪与维权困局

发布时间:2025-11-01 02:02  浏览量:1

“我们只是普通施工方,原本只想靠勤劳挣辛苦生活费,却没想到成了这场政绩游戏的冤大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棚户区一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负责人,站在空荡荡的工地前,声音沙哑,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这个本应有着政府背书的项目,却因“未批先建”的违规操作和后续的资金拖欠,让施工方和数百名农民工陷入了绝境。

2024年12月,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政府因办公场所紧张,急需对棚户区一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装修。覃塘区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覃塘城投”)作为项目业主,找到了项目施工队。

口头承诺诱导进场

“当时覃塘城投的副总经理(项目负责人)亲自找到我们,说政府急着用办公室,让我们在一到两个月内把需要用的办公室装修出来,给覃塘街道办和部分局机关用。”施工方负责人回忆道:“他们只给了口头协议,让抓紧组织人员进场施工,手续边施工边补办。还说图纸会抓紧找设计单位配合我们现场设计,资金春节前会付给我们不少于150万元的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基于对地方国企的信任,以及政府公信力的背书,负责人没有多想,便迅速组织人员进场施工。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没有报批、没有设计图纸、没有资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三无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重重困难

项目启动后施工队麻烦不断,由于没有具体施工方案,图纸频繁变动,工程量不断追加,导致施工队严重窝工和成本增加。

“临近春节,工人本来就难组织,很多工人都要采购年货,不愿意出来干活。”施工队负责人无奈的表示:“材料也是大问题,当地很多烂尾项目,供应商都要求现款,而且还不敢确保能供应上,因为材料也需要定制时间,春节前一个月很多厂家就停止接单了。”

基于对项目的负责,施工队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甚至加班加点苦战,截止到2025年1月27日,他们已经完成了工程总产值的70%以上。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期待着春节前能拿到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时,覃塘城投的领导却给出了令人心寒的答复。

欠薪与欺压

“在2025年1月27日前,一直承诺和表态让我们安心干,钱不是问题,政府不会食言。”施工方愤怒地说:“可是到了1月27日下午4点多,城投公司副总说他已经回到家,钱付不出来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先过节。”城投公司副总说过完节后马上给我们补办手续马上给我们付款。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施工队措手不及,导致不仅无法支付农民工的工资,还面临着材料供应商的催款压力。负责人绝望的控诉着:“工人都是从东北和四川大凉山、贵州等地来的,怎么和人家说?怎么给人家交代?”

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施工方多次发函催款,但对方视而不见没有任何回应,个别主管领导甚至表示,这个项目本身没钱,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既然项目没有钱办手续,签合同还有什么意义,更让人难以理解的为什么要开这个项目,为什么要诱骗施工队施工呢?难道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欠款的打算吗?

更让施工方感到愤怒的是,覃塘城投在施工即将全部完工的情况下,才逐步补办各种手续,并和施工方签订正式合同。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让施工方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

绝望维权

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令第712号)第二十二条规定:“政府投资项目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覃塘城投作为区属融资平台公司,在无立项、无预算、无合同的情况下要求施工企业进场施工,已涉嫌违规。

同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覃塘城投未履行前述义务,且长期拖欠工程款,导致农民工工资无法支付,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

面对覃塘城投的欠薪行为,施工方去了自治区信访局、市信访局、区劳动局、区信访局等多个部门,但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得到的答复永远都是“等消息”,或者让施工方自行和覃塘城投协商,理解一下政府,现在发工资都困难,但覃塘城投根本就不搭理。

社会反思和呼吁

这场“未批先建”的闹剧,暴露出部分地方政府和国企在政绩观上的扭曲,为了追求短期的政绩和形象工程,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将风险和责任转嫁给施工方和农民工。

有专家指出:“这种政绩观是非常危险的,它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更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稳定。”为了避免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必须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对于已经发生的欠薪问题,必须落实支付责任,确保农民工和施工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政绩不是“政绩秀”,民生才是硬道理。我们呼吁政府和国企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民生放在首位,切实保障施工方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希望更上级监管部门能尽快介入,和施工方结清欠款,让其不再成为政绩游戏的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