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停车拒当冤大头!3个收费硬标准,违规直接说“不”!
发布时间:2025-11-13 13:19 浏览量:1
开车出门,路边停车乱收费堪称“糟心事Top3”。停10分钟被要10块、无公示拦车要钱、免费时长被否认……这些场景,不少车主都遇过。
其实路边停车收费早有明确规矩,不是谁画条线就能收,更不是想收多少就多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2975号)是全国统一遵循的核心政策,再加上2025年多地密集落地的停车新规,把合法收费的底线划得明明白白。今天就拆解3个硬标准,说说维权技巧和免费情形,让你停车心里有底,不当冤大头!
城市道路是公共资源,归全体市民所有,绝非个人或公司的“摇钱树”。
想在路边划车位收费,必须过“三道审批关”——当地发展改革部门(核收费标准)、住建部门(管设施规划)、公安交通部门(审泊位设置)联合批准,少一个都不合法。
合法收费点还有两个“硬凭证”:政府核发的收费许可文件和唯一备案编号,这些信息可公开查询。现在多数城市有官方智慧停车APP或政务服务网“停车服务”板块,输入路段或备案编号,就能查到审批部门、有效期、收费单位等关键信息。
若查不到备案,或收费员拿不出审批证明,大概率是私人圈地收费。2025年5月,开封市就查处过这类案件:赵某未经审批擅自划泊位收费80元,最终被训诫,违法所得被没收。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拒付即可。
还有个细节:政府投资的路边泊位,收费属于政府非税收入,需全额缴入国库。若收费员让扫私人二维码、不给正规票据,大概率是违规收费,可拒付并举报。截至2025年10月,全国36个重点城市已清理18万个无资质违规泊位,车主可放心凭政策维权。
很多车主被“宰”,是因为不清楚收费有明确限制。路边停车收费仅两种合法模式: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收费方无权随意定价。2025年各地新规都强化两点:必须设免费时长,必须明确24小时最高收费限额。
免费时长是政策福利,各地标准15-30分钟不等:北京、上海核心区15分钟,广州、潍坊20分钟,肇庆四会市30分钟(且22:00-次日7:30夜间免费),济南除交通枢纽外均保障30分钟免费。未超免费时长,一分钱不用花。
24小时封顶价按城市繁华程度设定,有明确上限:肇庆四会市一类路段25元、三类路段17元,西安一类区约40元,北京核心区80元,上海内环内100元,三线城市普遍30元上下。若收费员说“停一天收100多”,基本超标,可直接拒付。
计费单位也有新规,2025年多数城市调整为15分钟一计费,不足15分钟按15分钟算。比如4元/小时的泊位,停1小时10分钟,以前按2小时收8元,现在按5个15分钟算仅5元,能省不少钱。
新能源汽车有专属优惠:西安1小时内免费、超1小时8折,济南充电期间免停车费。老旧小区周边泊位也有倾斜,济南、西安等地要求出台包月优惠,保障居民停车,无优惠且漫天要价可向街道或城管反映。
合法收费点不会“藏着掖着”,会主动让车主明明白白消费。
按《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路边停车收费点需在入口、泊位旁设公示牌,高度不低于1.5米,字体清晰无遮挡。公示牌必须写全5项信息:具体收费标准(分时段/时长)、免费时长、收费时段、备案编号、监督举报电话,少一项都算违规。
若收费点只写“停车收费”不标价格,或仅线上公示、现场无牌,可要求出示完整信息,拿不出来就有权拒付。广东仲恺高新区就有案例:某商圈泊位未标15分钟免费政策,车主停20分钟被收费,以“公示不全”拒付后,收费方被责令整改并退费。
现在多地推行智慧停车,即便智能计费、无感支付,现场也需公示核心信息。2025年各地推进收费透明化,正规收费点会主动公示,避免车主疑问。
缴费后务必索要发票,正规单位需提供税务监制发票(含电子发票)。若收费员说“无发票”“发票用完”,或给手写收据,大概率是违规收费,可拒付并举报。
除违规收费可拒付,以下情况路边停车本就免费,别花冤枉钱:
一是政府划定的免费泊位。2025年各地新增免费泊位,截至10月,全国36个重点城市已划定120万个,占路边泊位总数28%。其中成都15万个,北京、上海各10万个左右,均有明显“免费停车”标识。二是特定时段免费。比如肇庆四会市22:00-次日7:30夜间免费,部分城市法定节假日全天免费,西安非核心区域21:00-次日7:00免费,具体可留意当地公告或智慧停车平台提示。三是特殊车辆免费。军车、警车、消防车、救灾抢险车等执行公务车辆免费;残疾人本人驾驶机动车(持残疾证、驾驶证、行驶证三证)免费,西安新规将范围扩大到持C1、C2、C5驾照的残疾人,符合条件可直接享受。遇到乱收费别慌,按以下步骤高效维权,不激化矛盾:
第一步,保持冷静,不争吵、不发生肢体冲突,理性维权才能解决问题。第二步,留存完整证据。用手机拍摄泊位位置、现场环境(无公示牌需重点拍)、公示牌信息、计费页面截图,若有收费员工号也一并记录,证据越全维权越顺。第三步,明确告知违规点。可直接说:“你这不符合2025年停车新规,没有备案编号/未执行免费时长/公示不全,我有权拒付,已留存证据将投诉。” 亮明政策后,收费员通常不会再强行收费。第四步,若被阻拦车辆,直接报警并拨打举报电话。全国通用渠道整理好了,记下来备用:●1. 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电话:专管明码标价、违规收费,处理快、反馈及时;
●2.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万能热线,会转派对应部门,南宁曾通过该渠道查处智慧停车非法收费,4名责任人被免职;
●3. 12358价格监督举报电话:针对收费标准异议,专门受理价格违规;
●4. 当地智慧停车平台投诉入口:APP内上传证据、说明情况,处理更高效。
即便已交违规费用,只要保留缴费记录、发票、照片等证据,仍可举报要求退费。根据《价格法》,违规收费单位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损失大概率能追回。
提醒一句:合规费用需按时缴纳。现在不少城市将路边停车欠费纳入信用体系,长期欠费经催收仍不缴,可能影响征信、限制使用公共泊位,维权≠逃费,要区分清楚。
维权不是找茬,是守护共同利益❤️
路边停车收费的初衷,是规范停车秩序、提高泊位利用率。城市路边泊位有限,合理收费能避免长期占用,让有临时需求的车主找到位置,是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国家出台政策、各地更新细则,就是为了让收费透明合理,既保障车主权益,又让公共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作为车主,记住“审批合规、定价合理、公示清晰”3个硬标准,遇到违规收费就勇敢说“不”。
你的一次较真,不仅能要回冤枉钱,还能推动停车环境更规范,让更多车主受益。毕竟,公共资源属于全体市民,不该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
你在路边停车时,遇到过哪些乱收费情况?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成功维权的经验可以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更多车主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