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最怕有个太能干的人
发布时间:2025-11-13 16:30 浏览量:1
前几天回老家,那位“十项全能”的表嫂又在饭桌上跟我妈诉苦。
本来一家人聚餐,气氛还算融洽。
可聊着聊着,表嫂就开始了她的保留节目。
先是抱怨表哥是个甩手掌柜,连瓶酱油倒了都不知道扶一下;然后数落上大学的侄子,在家连个鸡蛋都不会煎,让她操碎了心。
中途她起身去厨房端菜,我去帮忙,被她一句“都坐着,别给我添乱”给挡了回来。
只见她一个人在厨房和饭厅间来回穿梭,端茶倒水添饭盛汤,忙个不停。
饭后她一边麻利地收拾碗筷,一边长叹一口气:“这个家,要不是我撑着早就散了。”
我看着她疲惫的背影,再看看沙发上悠哉玩手机的表哥和侄子,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个家或许正是因为她太能干,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01
为什么突然想说我表嫂呢?
因为我发现很多家庭的不幸,都源于有一个人“爱”得太过用力,“能干”得没有边界。
她们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特别爱奉献。
但很多人忽略了,家庭里最重要的一种责任是“成长责任”。
那个太能干的人凭着自己的勤劳,承包了全家人本应共同承担的部分。
饭做得太好,孩子就丧失了学习烹饪的兴趣;地拖得太干净,伴侣就习惯了衣来伸手、视而不见;所有事都安排妥当,家人就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主@静妈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她曾是个典型的“超人妈妈”,从儿子小学到高中她包办了一切。
每天早上做好早餐端到桌边,晚上削好水果送到书桌前,儿子的袜子都从没自己洗过。
就为了让他能专心学习。
结果儿子考上外地大学后,第一个月就打电话闹着要回家,因为他完全无法适应集体生活,都不知道怎么用洗衣机。
好的家庭关系,不能一个人负重前行,要拉着一群人走。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相互扶持,像齿轮一样,彼此咬合共同转动。
02
高分剧《坡道上的家》中,有一个令人叹息的细节。
女主角沙子的婆婆,就是一个极其“能干”的人。
她每天变着花样给全家做饭,家里打理得一尘不染,对孙女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
但与此同时,她会用“我是过来人”的姿态,否定沙子的一切育儿方式;会一边抢着干活,一边抱怨沙子什么都做不好。
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沙子从一个开朗的职业女性,变成了一个压抑、自卑、濒临崩溃的家庭主妇。
那个“太能干”的人,常常会成为家里的“权力中心”。
她们用付出作为筹码,用辛劳作为武器,理直气壮地掌控着家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现实中当然没有那么戏剧化,但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警惕这种“软控制”。
我有一个发小,他老婆就是个凡事都要插手的人。
他想给书房换个书桌,老婆说:“乱花钱,我来挑。”
他想在阳台种点花草,老婆说:“肯定养不活,我来弄。”
久而久之,他对家里的事彻底失去了兴趣和话语权。
用他自己的话说:“反正做什么都是错的,那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一个家,最怕的就是这种局面:一个人干得热火朝天,一群人闲得心安理得。
最后,那个干活的人累到崩溃,抱怨没人体谅;而那些闲着的人,也因为毫无参与感和价值感,变得冷漠疏离。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有边界,才是爱。
真正智慧的家人,都懂得“示弱”和“放权”。
他们会故意制造一些需要对方的时刻,创造一些让对方能够发光发热的机会。
▽
一个真正好的家,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闪闪发光。
可千万别做一个最能干的人,学会偷懒和示弱,该放手就放手。
责任还给每个人,家才能成为真正的家。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收藏或者转发,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观点,多谢支持!